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 25 章 秦

作者:五十岚飞鸢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在历朝历代假冒国家意识的那些年》全本免费阅读


    竹青霭翻了翻资料库中的史料,没有找到这一段,但……历史上也没有高产粮种不是,这种只算是小偏差,问题不大。


    她披上‘秦’的马甲开始上班……


    ****


    嬴子楚本人先是谦虚几句又态度极为强硬,直言自己得位名正言顺,先王在时无人敢反对他为太子,如今却在先王灵前这么闹起来,仗着自己宗亲身份也是不把先王放在眼里。


    这么大的动静当然引来了‘秦’国本国,她并不是直接出现在灵堂内,而是从外缓缓走来。


    跪在灵堂前的人不自觉为她让开道路,在她经过之后又跪回原位,就像是海面被人为分开又自然收拢一般。


    嬴政被赵姬拉着跪在左侧,避开了被调动的范围,在他眼中众多人一起膝行的场景诡异无比,偏偏他们毫无察觉,也没有发现从外面走进的‘秦’。


    没有人觉得这般景象有什么不对,他们的注意力还在前方的华阳太后身上,最多再算上那个跳出来质疑新王即位合法性的宗亲。


    ‘秦’路过那挑事的宗亲时看了他一眼,他乍然觉得周身冷风飘过,一个激灵,不过现今天气变冷他只觉得是天气问题。


    华阳太后给站起身想要拉那人下去的阳泉君使了个眼色,阳泉君接到姐姐示意语气急速,呵斥道:“先王早在生前便立大王为世子,如何算不上正统?”


    “我看你是失心疯了,来人带他下去冷静冷静。”


    那人还在挣扎,也开始狡辩:“公子子楚既非先王长子,也非太后亲生,难道要学那周王……”


    ‘秦’脚步一顿后退两步,抬手虚虚搭在这宗亲的肩膀上,侧首看他:“你想说周幽王?妄图灭长立幼……”


    也不知这是嬴子楚哪个兄长推出来和他作对的人,这脑子不太好使。


    这几任秦王没有她很讨厌的,自然也讨厌这人的口无遮拦。


    那人没有发现自己被消了音,周围人也不以为意,他们只以为这人没打算直接说出那个名字而使用的暗示。


    大脑会自动忽略那些危险的诡异之处,而‘秦’只是随手抹去了一个词汇,对他们理解这个世界没有造成阻碍,他们自然也就不会在意那些奇怪的地方。


    唯有嬴政看见了他母国的动作,明白这人是被强行消音了。


    华阳太后听懂那人的暗示,也气的不行,若先王是周幽王,那她成什么了?


    阳泉君芈宸急姐姐所急,眼珠一转就想起了昭襄王在时还留有一道诏书,当时还特意点名了公子子楚,要他世事不明时可取诏书出来看。


    现在一想,那位可真是有先见之明,早就预料到了今日之事的发生。


    于是阳泉君无比自信地开口说道:“你这全是无稽之谈,大王得两位先王认可,受先王重用,所负责的……也是机密场所,多次受到嘉奖,就是立幼又何妨?”


    阳泉君越说越嗨:“大王在赵为质多年,有功于社稷,你呢,你为我大秦付出什么了?”


    听的‘秦’都看了他一眼,她没记错的话,这


    人是楚国贵族吧,怎么喊‘我大秦’喊的这么顺口。


    “更何况先王曾留有诏书,点名给大王的,你既然不服,那我们便取出看看上面写的什么,好叫你死心!?()_[(.)]???+?+??()?()”


    阳泉君觉得自己这个主意好极了,不出无耻的话!


    他根本没有考虑过那匣子里的内容是不是他所想的那样,在他看来都那么暗示了公子子楚了,里面的东西不是立太孙也是立太子的。


    那就是事了。


    嬴子楚自己的心情是比较复杂的,因为他可以猜到里面的内容,绝不是像阳泉君所猜测那样,里面的内容极有可能是要他立政儿为太子的,和他有关系但不多。


    不过这诏书拿出来……确实也可以为他即位的合法性背书。


    出来**的人显然忘了这件事了,一年前昭襄王驾崩时确实在议事的正殿房梁上放了个木匣子……他安慰自己万一不是诏书呢,就算是诏书也不一定和嬴子楚有关。


    他隐晦地往后看去,想要看看那位公子是什么意思,急速看了一眼,却没有看到那位公子的任何动作。


    顿了顿,他这才道:“阳泉君所言有理。()?()”


    ‘秦’直接轻笑出声,叹道:“真是促狭。()?()”


    作为见证‘人’之一,她是知道诏书的全部内容的,和立子楚为秦王一钱关系都没有。


    那封遗诏全是嬴稷在感叹他曾孙如何如何优秀,遗憾为什么没有太曾孙的说法,不然他少不得立一个太曾孙试试,可惜他自己走的太早,没有机会搞这个骚操作。


    ‘秦’只能说还好嬴柱和嬴子楚不知道这封诏书内容,否则一定会对那句感叹自己走的太早产生异议。


    也还好嬴柱走的早,没有看见这封遗诏就走了,嬴子楚还要取出诏书阅读一下,承受来自祖父的爱的暴击。


    “既然如此,诸位


    便一同前往议政殿吧。()?()”


    华阳太后的想法和弟弟阳泉君差不多,她也不信昭襄王会放无用的东西在议政殿的房梁上,木匣中的诏书将会是一锤定音的东西。


    一群宗亲再加上重臣,呼啦啦就跟着华阳太后一起走了。


    赵姬牵着嬴政跟在华阳太后与嬴子楚后面,‘秦’不想挤在人群中,就走在了最前面,左右她对咸阳宫最熟悉不过。


    太叔九站在原地犹豫了一下,他要跟着一起去吗?


    他好像只有爵位没有官位的……这种事应该不关他事……吧?


    还是阳泉君芈宸路过他的时候顺手拉了人一把,要不是先王灵前不能笑,阳泉君多少要对这位传奇大良造微笑以示友好。


    即使是现在想想也还是很遗憾,为什么这样的人才就从齐国跑到秦国种地了呢,为什么不去他楚国呢。


    要知道自从粮种开始从咸阳往外推广,他也是偷偷……咳咳,拿了点送回楚国试种的,但产量就比不上秦境内的,最后那些农家人认为应该是环境气候问题,造成


    粮种在楚国境内并不适应。()?()


    根本没有去想农具的问题,毕竟种子还可以偷偷取些不被人发现,新式农具都是保存在官府,等到要用时才以低廉的价格出租给农人。


    囍想看五十岚飞鸢写的《在历朝历代假冒国家意识的那些年》第 25 章 秦吗?请记住.的域名[(.)]囍?囍????囍


    ()?()


    这导致了七国如今依旧是秦国的粮食产量一骑绝尘,其余国家在秦后面吃尾气喝飞灰。()?()


    阳泉君有意和太叔九交好,去往议政殿的时候就跟在他身边。()?()


    因知道太叔九不常出门,他还时不时为太叔九介绍一下咸阳宫内的殿宇。


    太叔九记下阳泉君所言,一一与面前殿宇对上名字,只是他怀疑自己真的有经常入宫的一天吗。


    想了想,他果然还是更喜欢在城外种田,今日一见两边争锋的样子,他只觉得朝堂果然可怕,不适合他这种刚做人的。


    ****


    议政殿平日里并不开放,但此时众人都要前来,为首的更是太后和未来新王,守在殿前的侍卫赶紧将人放了进去。


    阳泉君低声同太叔九说了句失陪,就疾步上前,他抬头看向上方的房梁,还能看见木匣子的边角。


    后面跟着的侍从早就有眼色的人推来了小型云梯,这东西自从一年前用过一次之后就一直放在侧殿内,像是就等着今日一般。


    在众人注视下,阳泉君亲自上去,取下木匣子,一路捧着东西走下来,让这木匣子一直在众人视线之中。


    最后匣子被放在一旁侍从所捧着的木制托盘上,这匣子并不是复杂的机关匣子,只上面贴着一张薄薄的封条,纸张上面还能看见国君玉玺盖上的印子。


    太叔九眼尖,站在人群后也认出了那是他给昭襄王的那叠纸做成的。


    尘封的记忆翻了出来,他想起来当年一直在研究粮食的事,就把造纸给抛掷脑后了,现在想起来也可以提上进程,要不然每次用完了他都要自己再造一批纸张,太麻烦了,还是教会给底下的工匠更方便。


    阳泉君指着那封条说道:“这一看就是出自太叔大良造之手,如今城中绝无人能模仿。”


    前面的人齐齐扭头往后看,这位大良造之名传遍咸阳城,不过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在咸阳宫内看见他。


    这位传奇般的大良造出了名的沉迷种地,和城中势力根本没有联系,平时不是秦王亲自派人请,轻易都不出自己地盘的。


    所以他们也相信,这匣子并没有人动过。


    太叔九:“……嗯,应该是我几年前造的那批纸。”


    阳泉君:“既然如此,便请大良造来打开这木匣子吧。”


    突然多了个差事的太叔九蹙眉:“这不好吧……我只有爵位,并无在朝中任职。”


    他只是被自己系统提醒来参加了一下嬴柱的‘哀悼会’啊,这事怎么就突然落到他身上了。


    谢邀,他并不想卷入他们这些人的争斗。


    **的宗亲眼珠一转,也撺掇道:“阳泉君动手我还不太放心,朝中谁人不知大良造一向不与人来往,若是由大良造来打开这匣子,是最能服众的。”


    已经聪明了不止一点的太叔九无力吐槽:我


    以前不和人来往,我要真答应了且念出诏书,那不就和你们有牵扯了吗?


    华阳太后也道:“太叔大良造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了,劳烦先生了。()?()”


    太叔九抬眼看向周围的人,只觉他们的眼神看的自己头皮发麻,他觉得自己都要间歇性社交恐惧症了。


    看着自己宿主这么个脸色,竹青霭如何不懂他在想什么,她紧急给人发了私聊。


    【系统99(竹青霭):你打开吧,诏书内容和他们想的完全不一样,你不觉得给人当众吹彩虹屁尴尬的话那就无所谓。】


    太叔九看见这话,很信任地直接向华阳太后作揖:“唯。?()_[(.)]???♀?♀??()?()”


    他行完礼才拿起木匣子,在众人注视中轻轻揭开了那张贴在木匣子外面的封条。


    木匣子打开后,匣子内躺着一卷绢帛制成的诏书,所有人看着这诏书都紧张起来。


    **的宗亲心里有些后悔,又强行压下恐惧的情绪,并默默安慰自己,他是宗亲,又没有做出实质性**的事,最多被斥责再蹲个几天牢,事情也不会变得更糟了。


    太叔九打开这卷绢帛,定睛一看,真的不是写给嬴子楚的啊。


    他偷偷看了眼嬴子楚,有点好奇嬴子楚本人知道这件事吗……


    嬴子楚察觉到了太叔九的视线,想要自嘲一笑,又因为国丧硬生生忍住了。


    ‘秦’这时已经站到了太叔九身边,去看那封遗诏,在太叔九声音响起的同时,‘秦’也在用缓慢优雅的语调念起:“吾曾孙政,自幼聪慧……()?()”


    “……()?()”


    华阳太后:啊?


    阳泉君:啊?


    嬴子楚:我早就知道……


    阳泉君很想打断太叔九,问问这诏书是不是哪里不对,这诏书他怎么觉得就差一句立太孙了呢。


    一众人被迫听了:好了好了知道你们祖孙感情好了,倒也不必留道诏书这么炫耀。


    不过很快就有人发现了华点,有没有一种可能……公子政是在昭襄王死后回国的,那这是怎么知道的自幼聪慧??


    在昭襄王死前,公子子楚也就刚回国,甚至都不是安国君世子,他流落在赵国的儿子就更不起眼了,根本就没有人去留意这个小公子。


    今日甚至是大部分人第一次见这位小公子,他们一边听着上面太叔九念的长文夸夸,一边下意识去看这位被夸的小公子本人。


    这位公子政如今也才十岁左右,虽然已经努力保持冷静自持,但还是能看见脸上些微薄红。


    有人嗤笑不屑,有人会心一笑,这还是个孩子呢。


    嬴政当然不是为了太叔九念的内容而脸红,曾祖这么夸他是让他有些不好意思,但也没有很多。


    更多是因为‘秦’跟着一起念出了声,虽然周围人听不见她的声音,但他心中还是有着少年人的雀跃。


    随着太叔九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