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5. 第七章

作者:洛重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明月照星》全本免费阅读


    杨家别院。


    新岁被含灵、含露带着,到了这里。小姑娘今年八岁大,出生时便逢江都战乱,被侍女护着逃了出来,好不容易杨晴派暗卫寻到了她,索性就在扬州安顿下来,精心养了这么多年。虽然瘦瘦小小的,但是气色看起来不错。


    “见过二公子。”含灵、含露行礼。


    “新岁?”言合刚从山岭中跑马回来。


    新岁温温柔柔的行礼:“二哥哥。”


    “原本以为前几日就到了,怎么推迟了几日?现在已经九月下旬了。”言合牵起妹妹的手进了别院。


    “路上娘子有些身体不适,所以休整了几日。”含露回答。


    “阿娘早就吩咐把你的住处收拾好了,阿兄的鸿宁阁和兄长的墨砚楼中间有一处拂柳榭,不算太大,但是正房、厢房还有书房一应俱全,还有前后两个小院子。而且那里挨着鸿宁阁,你要是不舒服了就去找阿兄。虽然他更善毒,但是医术多少也会一些,也有好多救命的药丸。”言合带着新岁走向拂柳榭,“阿娘昨日带着恪儿和小愔出门了,估计明日会回来。现在这里只有我和阿兄,等你安顿好了,我带你去用膳。”


    新岁声音很是温柔:“谢谢二哥哥。”


    “不必谢,我们是一家人。”


    “嗯。”新岁声音清澈的应下。


    含露、含灵带着新岁进去看看拂柳榭的布置,言合想了想,就在拂柳榭的院子里等着。不一会儿,新岁出来了。


    “怎么样?可还满意?”


    新岁点头:“嗯,满意。”正房屋子里用的都是清新舒适的青、蓝之色,看起来很是舒服。


    “衣裳的话,阿娘给你准备了夏秋冬的,春装的话等过了年再说也不迟。”言合认真打量了一下新岁,“两年未见,你倒是看着健康了许多。”


    “二哥哥还记得?”新岁很意外。


    “怎么会不记得?那可是我第一次去扬州。”言合带着她,去了杨侑的鸿宁阁,“阿兄,新岁来了。”


    杨侑这些年倒是经常往扬州跑,也照顾过新岁一段时间:“新岁,来,我来看看你的身体如何了。”


    新岁坐过去,由杨侑给她把脉。


    “养的不错。”杨侑满意的点点头,“多出去走走,见见新鲜的空气。对你的身体更好一些。”


    新岁颔首:“我知道了。”


    “对了,这是我们平素里经常用的饭菜,你看看,有没有不合胃口的,我叫她们注意一点。”杨侑把他们日常的菜单给妹妹看了一下。


    新岁摇了摇头:“我不食辛辣的,其他的并没有太多忌口。”


    “行,我记住了。”杨侑记下,“言合,你带妹妹去家里各处转转,一会儿用晚膳的时候我叫人叫你们。”


    “好。”


    言合领着新岁在别院中闲逛,顺便带她认一认路。


    “从正门进来时正院,绕过正院向西就是柳叶池,周围有连廊,柳叶池再往西是明月湖,中间有九曲桥和湖边的曲溪亭。明月湖往后是小树林和演武场,演武场东边是百珍阁与藏兵阁,往前就是正院了。正院向东过一个花圃,就是平时我们用膳的青梧厅了。然后从正门往东,是厨房和库房,然后是一片药田。往后走就是兄长的墨砚楼了。然后阿兄的鸿宁阁旁边是他的药阁,往西拐过去是九霄阁和星辰居,然后就是阿娘的清风小筑了。”


    言合领着新岁逛了一遍别院,见她有些疲倦之意,就送她回了拂柳榭休息:“新岁,你好好休息,一会儿晚膳好了的时候我来叫你。”


    “好。”


    次日,杨晴、萧夜、杨侗、洵安还有恪儿小愔回来了。


    “新岁,这是你小姑姑。”言合给新岁介绍,“这是墨宸叔叔,你见过的。”


    新岁上前行礼:“杨亿,见过姑母。”


    杨晴扶起新岁,眼中满是怜惜:“一家人,不必多礼。”


    洵安微微颔首:“新岁妹妹。”


    “见过阿姐。”李恪行了标准一礼。李愔眨眨眼,也跟着哥哥行礼:“见过阿姐。”


    新岁微微屈膝还礼:“两位阿弟好。”


    杨晴抱起了新岁:“我们先进去吧。”


    新岁没有见过杨晴。她甫一出生便遇江都宫变,心腹侍女带着她在江都躲躲藏藏了大半年。直到杨晴终于联络上了母亲,才知兄长尚有一女流落在外。遂立即派人前往江都、扬州,寻找幼女下落。待寻到幼女已是武德二年春。一岁的小姑娘瘦瘦小小的,抚养她的侍女已经病重。杨晴收到信后,决定就将侄女养在扬州,并将自己的贴身侍女含灵、含露派去了扬州照料。


    杨氏女杨亿,取字新岁。亿,安也,心亿则乐。


    新岁被杨晴抱着,安安静静的,伸手揽着杨晴的脖颈。新岁被养在江淮,说话也是温声细语,这让心心念念有个小闺女的杨晴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用过晚膳,新岁读了会儿书,便睡下了。杨晴陪着新岁待了一会儿,才回了清风小筑。洵安拉着李恪正在院中练剑,言合在书房看书,萧夜在锻炼李愔扎马步。


    李愔一边抖着腿一边哭。


    萧夜笑眯眯的:“小愔,你看,你哥哥们都会武功,你不会是不是不太好啊?”


    李愔“哇”的哭了。


    “唉,等以后你长大了,你哥哥们游历四方行侠仗义,你只能跟在他们屁股后面拖后腿,唉。”


    李愔哭的更厉害了。


    “所以呀,你要好好努力,等以后让你哥哥们躲在你身后你保护他们。”萧夜继续说。


    李愔抽抽嗒嗒的,只听到了“你保护他们”,抽噎着说:“可是……可是……哥哥会保护……保护我……”


    “那你觉得,你哥哥能永远保护你吗?”


    “能。”李愔毫不犹豫地点头。


    “呃……”萧夜不知该怎么教他了。这小家伙,聪明是聪明,甚至有些地方比恪儿还要机灵,可就是心性不定,且被宠的有些骄纵了。


    李愔瞥见杨晴从清风小筑门口进来,眼珠一转,“扑通”一下坐到地上嚎啕大哭。


    李恪皱着小眉毛,急忙跑到李愔身边问他:“怎么了?”


    李愔小脸哭的通红,杨晴把他从地上提起来抱进怀里:“怎么了?”


    “阿娘!”李愔哭的惊天动地,“我不要习武!我不要!累!”


    “被你惯的。”萧夜毫不客气地说。


    杨晴闭口不语,毕竟这是事实,小愔确实被自己惯的有些骄纵。别看他年纪小,在长安的时候,可是敢与李世民对着干的。


    想了想,杨晴有些底气不足:“他还小……”


    “小?洵安、言合还有恪儿都是三岁开蒙,习文练武一日不落,怎么到了这小的这里就是还小了?”萧夜站起来,不紧不慢地说,“阿晴,我知道你心疼他,但是,该学的他必须要学,你想让他长大以后成为不学无术的浪荡子吗?现在不好好磨一磨他的心性,以后长大了,还能掰回来吗?恪儿在长安时,辰时起,戌时休,你再看看他,一天只学半个时辰。”


    李愔一听萧夜语气不好,立即嚎啕大哭:“阿娘!”


    杨晴很无奈:“我知道了,先缓缓吧。小愔现在这样,就算教他,也学不了多少。”


    “阿晴,你……”


    李恪见弟弟哭的如此凄惨,有些不忍心:“阿娘,小愔不爱学,那就先让他玩一玩。大不了,以后我保护他!”


    萧夜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练你的剑去!”


    李恪撇了下嘴,去找洵安继续练剑了。


    杨晴抱着李愔进屋,用温水给他擦干净了脸:“还哭吗?”


    李愔哭累了,摇摇头。


    倒好一杯温水,杨晴给递到了李愔唇边:“嗯。”


    李愔接过茶盏,大口大口喝起水来。


    “最近学了什么?”见李愔喝完水,杨晴把茶盏放回去,坐下来问他。


    李愔哼哼唧唧的:“读完了《千字文》。”


    “会背吗?”


    李愔不说话。


    “背一背,让我听一听。”


    “是。”李愔声音闷闷的,但还是听话的背了起来。虽然背的不情不愿,但很是流利顺畅,没有一处错误。


    背完之后,李愔嘟着嘴,不开心的看着杨晴。


    “为什么不愿意学习?”杨晴问他。


    “累。”


    “可是,做什么都是累的。”


    李愔垂着头,玩着手中的流苏。


    “小愔,你还记得,阿娘说过,要带你们去游历天下,玩遍四方吗?”杨晴又问。


    李愔点点头。


    “那你觉得,我们走遍四方,会累吗?”


    “嗯。”走那么多的路,肯定会累。


    “那你还想去吗?”


    “想。”肯定想啊,不同的地方,肯定有好多不同的好玩的。


    “可是,会很累啊。”杨晴伸手抚在他的头顶。


    李愔漂亮的小眉毛快拧到一起了。


    “小愔。”杨晴很是温柔。


    “嗯?”李愔看着母亲。


    杨晴温声道:“这样,阿娘向你保证,不会给你安排太过繁重的课业。但是你也要答应阿娘,每日的课业都要保证完成,不能半途而废,好不好?”


    李愔嘟着嘴,沉默了好一会儿,扑进杨晴怀中,缓缓地点了一下头:“那好吧,我答应你。”


    “记住,不能半途而废。”


    “嗯。”


    洵安一剑挑掉了璧月,将寒霜横在了李恪的脖子上。收了剑,洵安捡起璧月,交到李恪手中:“还不错,继续努力。”


    李恪接过璧月,点头:“嗯。”


    “哎呀,要我指点一下吗?”萧夜倚着树,嬉皮笑脸的。


    “你不是用墨刀吗?”


    萧夜得意的挺直胸膛:“嗯哼!我是用墨刀啊。可是并不代表我不会用剑啊。想当年,这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