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 闻家情况

作者:大鹅踏雪泥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七十年代随军日记》全本免费阅读 []


    特殊时期,灵堂只给摆一天。


    主要是最近天气热得要命,隔壁县城又出现传染病,大队是不可能同意这么多具遗体在队里留个六七天的。


    这几年大力推行火葬,所以第二天一大早公社便开了辆拖拉机来,直接把人拉到县城去进行火化。


    村里不少老人对此表示羡慕,纷纷道:“也不晓得咱死了有没那个福份用拖拉机运走。”


    闻嘉嘉:……


    她哭丧个脸在旁边啥也不敢说。


    随着闻家几口人的运走,敲锣打鼓的哀乐队也立刻安静下来。


    闻嘉嘉拉着原主的两个外甥女坐上驴车,跟在拖拉机后头,到县城后来到火葬场,人在里头火化,两孩子就在外头哭。


    她呢?


    默默流泪就好。


    一是原主自小就离开了家,要说感情有多深厚其实是没有的,就是换成原主来,想必也很难哭出天崩地裂的动静。


    二是闻嘉嘉始终认定闻家几口人重蹈了她的命运,也随着时空长河去往了另外一处世界生活。


    哭啼声渐渐降低,跪在地上的两个外甥女被队里的妇女主任方柳玉同志给抱了起来,怕两个孩子的膝盖跪伤。


    闻嘉嘉自然还是得跪的。


    直到落日西斜,如同咸蛋黄般的太阳挂在天际处时她才抖着腿站了起来。


    她带着两个便宜外甥女坐上驴车,怀里抱着几个陶罐,在夕阳中摇摇晃晃地往浮阳大队行驶而去。


    大队长偷摸说了,闻家几人属于横死,所以这几个罐子还得放家中先供着,得悄悄算个好日子才能下葬。


    夜晚。


    从穿越而来就忙碌个不停的闻嘉嘉终于能歇口气,照顾照顾她那快跪废了的腿和折了的腰了。


    “造孽啊——”


    她坐在堂屋门口的板凳上,背靠门框,满脸生无可恋。


    闻嘉嘉心中愤懑不已。


    刚刚她试了好多遍,发现自己不管是空间还是系统都没有,这可是都穿越的标配!


    这跟判她死缓有什么区别?


    别说下地上工了,她做家务都够呛。


    不过说归说,能死而复生闻嘉嘉还是很高兴的,毕竟死刑转死缓是她占了大便宜。


    她是个能折腾的人,在得知自己无任何外挂所依靠时,就立刻头脑风暴,想出一二三条存活之道来。


    奈何仔细一想都是空中阁楼,时代的限制使得她一条存活之道都没办法落地实行。


    就比如说赚钱吧,作为农村队员,目前只有队里年底分钱这一条来钱道。


    至于年代文中常出现的黑市?


    别傻了,人家是凌晨开张的,反正当地的黑市是凌晨才开。


    闻嘉嘉也是翻阅原主的记忆才晓得,没有门路的人还不晓得开在啥地方。因为一般人压根不敢和黑市沾边,她养父母都没去过。


    看来还真要指望闻家攒下的老本了。


    她站起身,看眼漆黑如墨的大门口,走上前将大门关好锁紧,这才回房。


    闻家因为是外来人口,在队里的地理位置不算好。


    位于村口,还位于山口。


    平常家里稍微有点动静就瞒不过人,还得时刻提防后山的野猪野狼。


    不过这十多年来连续的冬猎,使得野猪野狼这一危险逐渐消失,闻家人也就安心在这里安家了。


    三年前,逃荒来后仓促搭出的几间黄泥房被推倒,建起这座还算体面的房子。


    房子周围是黄泥砌出的围墙,不算高,防君子不防小人,闻嘉嘉住得都有些心惊胆战。


    最近一段时间,想必是没人会来招惹她们家。


    但几个月过去,一年两年过去,她这一拖二的人家可就成软柿子了。


    若是想在这里长长久久的住着,还是得想办法把围墙加高点才行。


    浮阳大队隶属于进步公社,而进步公社隶属于青城市高阳县。


    青城市位于祖国之南,是座山城,当地山多水多,高阳县也不例外。


    因此,当地房子大多用木头所制造,配套防火墙天井院和阁楼,除了要防着点火外没啥缺点。


    不过她家附近没有邻居,大家都瞧不起这地方,所以建房子时连防火墙都不必建造。


    闻家有个天井,天井两侧放着两大水缸,下雨时能接雨水用。


    说到这儿,闻嘉嘉不得不吐槽了,闻家没有水,每天都得去队里挑井水,亦或者去河边挑河水。


    因为闻家位于河下游,村里洗衣亭建在中游,所以闻家人一般是挑井水吃。


    穿过天井旁的小通道,就能来到堂屋。


    堂屋正中的墙壁上挂着□□,两边是四扇门,一边各两扇。


    靠近天井这边的两扇门是房间门,左手边的是原主父母的房间,右手边的是原主大姐和大姐夫的房间。


    闻家父母生了三个闺女,大闺女招赘,赘婿是隔壁县的孤儿。


    二闺女儿浓眉大眼,自有股英气在,是队里公认的漂亮姑娘。


    闻家父母原想把她嫁去公社,却没曾想她看上一位知青。


    闻二姐性格倔犟,闻家老两口拗不过她,便同意让她和知青在一起,同样住在家中。


    要不怎么说不懂法容易吃亏呢。


    闻二姐和知青结婚后并没有领结婚证,前年人家知青找着回城门路,拍拍屁股走人了,再没回来过,闻家人彻底傻眼。


    去找吧,天南海北找不着。


    不找吧,心里憋气不甘心。


    最终这口气还是憋在肚子里,憋得闻二姐大病一场,病好后只一个劲儿地猛赚工分,从恋爱脑蜕变成事业脑,不理其他。


    家里闻二姐的房间在哪儿?在二楼的阁楼上。


    右手边有条楼梯,上楼后是一个露台,平常衣服都晒在这儿。此刻露台上还放着各种菜干,都是闻家人晒的,这两天也没人管它。


    闻嘉嘉今天本想收的,但抬头看看那晴朗的天空,想想还是明天收。


    明天再晒一天大概就会干了,今天收了明儿还得再搬去晒,嫌麻烦。她此刻累着呢。


    而露台左侧有个门,推门而入里头就是阁楼。


    阁楼分内外,外间放的就是各种干货,如菜干木耳干和各色草药。


    内间便是闻二姐的房间。


    至于两个孩子,闻大姐家的闺女闻春平日和闻家父母睡,闻二姐家的闻萱则是在阁楼和同闻二姐睡。


    这会儿闻春和闻萱倒是都在阁楼,两位小姑娘对她这位便宜小姨不熟悉,正跟两个受惊的小猫儿似的缩在一起抱团取暖呢。


    闻嘉嘉也不多管,她确实是借着原主的身体重生一回,但不代表着她就要给两小孩当老妈子。她相信就是原主来,原主也不会如此。


    不过让她撒手不管她也做不到。


    她如今住的是人家屋,今后好一段时间吃的也是闻家人挣的饭,她没脸不管这两位才将将三岁的小姑娘。


    “咕噜”一声,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