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81. 殿试开始 殿试结束

作者:岳麓图漳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首辅的农门夫人》全本免费阅读


    四月二十一,阳光明媚,草长莺飞。


    大庆三十七年的五十名新科进士,此时全部站在皇宫的保和殿里。


    保和殿是用于平常接待外宾和殿试的地方。


    此时殿里面已经摆放好了考试用的桌椅板凳。


    桌椅板凳的整个布局呈“凸”字形。


    前八名考生的位置排布为两排四列,后面的四十二名考生的位置为七排六列。


    前后左右都有间距隔开,避免相互抄袭。


    考生们的考试位置是按着上一次考试的录取名次站立的。


    叶瑾春闱第四名,在保和殿里刚好是从左往右数的第一排第四位,也是从右往左数的第一位。


    此时考生们正站在各自的座位旁边,等待着圣上亲近,正式开考。


    来参加殿试的所有考生们,都是卯时也就是早上五点半到达皇宫的。


    先是由皇宫门口的侍卫搜身检查,然后被内侍领进保和殿偏殿前厅。


    再众位考官点名、核对身份、教导礼仪等等,把一系列流程走完。


    做完这些之后,众人才随着内侍到保和殿偏殿的中厅吃早饭。


    大庆国殿试是会给考生提供餐食的,一日两餐,朝食和午食。


    朝食一般都是稀饭馒头包子之类的,稀饭是上好的精米熬成的,馒头和包子也是白面做的。


    拳头大的包子有素馅儿的,有肉馅儿的,随考生们挑选。


    叶瑾怕一会儿殿试的时候如厕,便只吃了两个肉包子,其他的都没动。


    殿试是需要进行一整天的,日出开考,日暮结束。


    所以考生一整天的吃喝拉撒均在保和殿的偏殿里。


    若是今天吃的太多,或者是喝水过多。


    在考试途中一直频繁的从保和殿到偏殿去如厕的话,就会给考官和圣上留下不好的印象,从而落到一个不好的名次。


    这事儿还是唐梨在叶瑾殿试的前一天晚上给叶瑾说的。


    以前她看的一些电视和历史就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然后导致成绩不理想的。


    叶瑾当时听了这事之后,觉得唐梨讲得有道理,便记在了心里。


    毕竟考试的时候是圣上亲自监考,若是频繁的如厕确实会引起注意,算是御前失仪了。


    吃饭的时候叶瑾把这个也给俞修远也讲了讲。


    于是他和俞修远二人在保和殿的一天都吃的极少,只要保证肚子不饿就行。


    殿试只考策问一题,往常大多数是由内阁大臣提前准备好几个题目。


    然后皇帝再从准备好的众多题目里面,去圈出一道题目作为此次的殿试题目即可。


    这次殿试也不例外,庆仁帝拿着内阁大臣拟好的题目。


    对着其中一道题目画了一个圈之后,这个题目便是这次的考试题目了。


    不过意外的是庆仁帝这次除了内阁大臣拟的题目以外,还自己加了一道附加题!


    巳时,庆仁帝下完早朝,随着内侍来到保和殿。


    他一踏进保和殿,便看见站在考桌旁边的众位考生。


    此次参加考试的位置是按照会试考试结果的名次站立。


    所以庆仁帝一进去便看到的是高矮肥瘦、年龄不一的各位贡生们。


    众位考生自从偏殿出来后,就站在各自的考试桌旁,一直低头等待圣上亲临,以示恭敬。


    一柱香的时间,大家终于听到大门处传来内侍高呼:


    “陛下到……”


    内侍的话落,众位考生们便纷纷下跪行礼,高呼:


    “参见陛下……”。


    叶瑾跪在自己的座位旁边,低着头,目不斜视。


    两双眼睛只盯着自己面前的地砖。


    直到庆仁帝从殿门口走到保和殿的皇椅上坐下,才道“免礼”二字。


    叶瑾离得近些,自然能听见庆仁帝的声音。


    但是后面的离得远的考生肯定是听不见的。


    于是庆仁帝的话落,后面又传来内侍的声音:


    “众贡士免礼……”


    考生们听见后,才纷纷站起身子。


    可能是庆仁帝的到来,保和殿的氛围变得更加紧张起来。


    大家都是垂着头,目不斜视,不敢有丝毫御前失仪的表现。


    “众考生落座………”


    内侍的声音又传来,考生们纷纷落座。


    这次主考官是庆仁帝,其他人都沦为副考官。


    考官大臣们把试卷一一发到落座的考生手里。


    等到最后一位考生拿到试卷之后,庆仁帝示意了一下内侍。


    随即内侍的声音传来:


    “殿试开始,众生员开始答题……”


    周围开始传来一些拿动毛笔的声音,一些研磨沾墨水的声音,还有浏览试卷翻动的声音……


    叶瑾拿到试卷的第一步便是浏览试卷。


    一看试卷竟然比往届的策问还多了一道题。


    意思就是说要写两篇策问了?


    虽然是两篇,但是最后一道题也写了有字数限制。


    所以是一大一小两篇策问!


    往常几个时辰的时间只需要写出一篇策问即可。


    这次同样的时间需要写出两篇策问,可见可见这次殿试的难度上升了不少。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到了午食的时间。


    午食是皇帝与众贡生一起堂食的,吃完之后又开始答题。


    酉时下午五点半。


    保和殿里传来内侍的声音:“考试时间到。”


    众位考生很快停笔,等待着考官大臣们把试卷收走。


    收走后,等待皇帝离场,众位考生便可以随着引导的人出宫回家了。


    考生们是可以回家了,八位考官大臣却不能回家。


    他们需要在保和殿呆上一天的时间,把今天殿试的试卷全部批阅出来。


    考官们把试卷收走之后,很快进入了紧张的评判阶段。


    五十份试卷,有八名考官大臣评判。


    每人只需要阅卷六份,多的两份试卷谁先阅完,谁就再多阅一份。


    很快试卷便被批阅完,八位考官大臣对所有批阅完的试卷进行初次排名。


    他们需要初次将把一甲、二甲、三甲的榜单全部排出来。


    所有参加殿试的考生们,在这次考试之后都将成为进士。


    身份上将会更上一层楼。


    大庆国一甲总共有三个名次,参加殿试的成绩前三名便叫一甲。


    分别是: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这三名考生会被皇帝赐进士及第出身。


    “进士及第”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荣誉。


    有了这个身份就能直接进入官场并担任重要职务,比进士还高一级。


    一甲之后便是二甲。


    二甲里面的头名,也就是第四名被称为“传胪”,其后的排名就没有称呼了。


    二甲的榜单是第四名到第十五名,这些考生会被赐进士出身。


    “进士出身”的考生进入官场不像“进士及第”的考生们顺风顺水。


    他们则是需要经过一些历练和学习才能有机会晋升。


    大部分都是呆在翰林院或者是外派到其他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