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5章 袁琮攻城,蔺闵遇袭

作者:我是龙岛主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水浒:开局成为店小二》全本免费阅读 []


    应天府、兴仁府、单州、徐州、兖州大军兵合巨野县下山口镇。


    山口镇也是漕运市镇,因潴水河而发展起来。


    袁琮之所以选择驻扎山口镇。


    除了此地与济州城相隔不远,最重要的是水运交通发达。


    潴水河西通五丈河,东入泗水,并流经济州城外,还连着桓公沟,与梁山泊相通。


    攻梁山少不得水军,袁琮一开始就已调集水师,水陆并进,在山口镇汇集。


    本来信心满满的他,到了济州城外犯了难。


    据探子的情报,济州城如今四面环水,马步两军已无法攻入,只能依靠水军。


    而水军要攻济州城,必须从五丈河或者桓公沟进入梁山泊,再绕到济州城来。


    第二天,袁琮亲率大军达到济州城下。


    看着如水上堡垒的济州城,以及城墙上的梁山大旗。


    袁琮怒不可遏。


    “架浮桥,强攻南门!”


    济州城南门外护城河宽十丈,距离城墙五十丈,如此距离,令袁琮大军中威力巨大的投石机失去了作用。


    虽然有轻便投石机也能勉强达到六十丈射程,却很难对城墙造成伤害。


    不得已之下,他只能选择架设浮桥强行攻城。


    只要能将攻城器械运进城下,攻破济州城便不在话下。


    在火炮还未应用于战争之前,投石机是杀伤力最大的武器。


    投石机也称为“砲”,象棋中的“炮”字的前身。


    宋代投石机发展到了巅峰,据《武经总纲》记载,常用的投石机就有十几种之多,其中最大的投石机需要拽手250人,长达8米多,发射的石弹近百斤,可射一百三四十米。


    后来随着**的应用,投石机退出了历史舞台,战争中逐渐看不到这种耗费巨大人力的杀伤性武器。


    袁琮大军中有攻城器械,济州城也有守城器械。


    这一切来自汤隆的功劳。


    在众多守城器械中,也有投石机存在。


    不过由于城墙上的条件所限,其上架设的是一种小型投石机,又叫“旋风炮”。


    最早的旋风炮是三国时机械发明家马钧所发明,传至宋代由于材料等技术革新,已升级成更轻便,发射更精准,速率更快的新型旋风炮。


    就在袁琮大军强行架设浮桥攻城时,济州城上的旋风炮开始发挥作用。


    一轮石雨落下,护城河岸的士卒被砸得血肉模糊。


    看到同伴的惨状,幸存的士兵往后疯狂逃蹿,后面的人一时也不敢上前。


    袁琮冷眼下达军令。


    “畏缩不前者,斩!”


    如此命令下,士卒们不得不拿血肉去铺设前进的道路。


    济州城上,陆云亲自镇守南门。


    看到城下黑压压的攻城大军,守城士卒不由得双腿打颤。


    陆云一脸云淡风轻,指挥着旋风炮的发射。


    每一轮石雨,就要带走一批年轻的生命。


    陆云眼里毫无怜悯。


    这就是战争,若是心软了,死的就是自己!


    看到投石机的效果后,守城士卒的信心逐渐恢复。


    一旁的王伦和吴用,看着陆云的眼神充满了感叹和敬佩。


    一开始他们不知道陆云为何疯狂开挖护城河。


    他们并不认为,一条小小护城河能挡住朝廷大军的脚步。


    现在才发现,这仅仅才十丈宽的护城河,居然如一道天堑,恰好将攻城大军隔挡在外。


    那些威力巨大的攻城器械,也因这条护城河而无法发挥作用。


    攻城大军架设浮桥铺路,却要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


    不过,王伦眼里依然有担忧。


    城上的旋风炮虽然猛烈,但朝廷大军铁了心要铺架浮桥,在消耗一部分士卒后,这浮桥还是能铺设完成。


    到时候,那些攻城器械依然能往前推进。


    他望着陆云,见陆云脸色平静,他也不觉心安了些。


    有陆云在,奇迹自然会发生。


    也许,济州城真能扛过这一劫。


    浮桥架设的进程缓慢无比,袁琮脸色阴沉。


    他倒不是可惜这些士卒的命,而是因攻城受阻觉得尊严有失罢了。


    “传令下去,水军出动,四面环攻!”


    都总管李福及都钤辖杨锦烁各领一半水军,一路从五丈河进入梁山泊,一路从桓公沟进入梁山泊。


    朝廷的大型战船上载有攻城器械,无论是投石机还是攻城梯等,只要接近济州城,四面环攻,济州城绝对难以抵挡。


    与此同时,梁山泊北岸,数十艘战船沿济水进入梁山泊,在船上抓来的渔民指引下,往梁山方向驶去。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