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章 系统升级

作者:我是龙岛主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水浒:开局成为店小二》全本免费阅读 []


    山寨库房。


    王伦在陆云的注视下端起桌上的小酒杯。


    他望着一脸神秘的陆云,也没多想,将酒一饮而尽。


    “咳!”


    王伦呛了一口,辣得眼睛眯了起来。


    “哈哈......”


    陆云大笑。


    这酒可是蒸馏出来的,度数有五十多,王伦居然一口干了。


    也怪他没有提醒,只让王伦尝尝新酒。


    这个时代的人喝酒大都拿碗,连小孩都可以干一大碗。


    谁喝酒扭扭捏捏,拿个杯子小口嘬。


    那还不被人笑死!


    王伦喝惯了低度酒,哪里喝过这么高度的酒。


    喉咙顿时就受不住,一股滚烫直接烧到了他心里。


    “没喝过这么烈的酒吧。”


    陆云颇为好心的拍了拍王伦的背,替他顺了下气。


    王伦好不容易才缓过来,拿着酒杯很不是滋味。


    陆云微微一笑,“你说这个东西,价值几何?”


    王伦深深吸了口气,道:“不可限量!”


    陆云点点头,说:“这就是我们梁山的第一个产品,我叫它梁山烈火酒!”


    王伦凝视着陆云,心道:“陆云啊陆云,你身上到底还有多少秘密!为何越来越看不透你?”


    陆云自是不知王伦心中所想。


    白酒蒸馏法在宋朝其实已经出现。


    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就记载过高度蒸馏酒。


    这时候的白酒蒸馏法还掌握在那些道士僧侣手中,这些人常年炼丹冶铁,发现蒸馏法并非什么难事。


    不过古人比较谨慎,认为高度酒“大热有大毒”,故不敢尝试。


    那些炼丹方士更是对蒸馏技术看得紧,秘不示人。


    一直到元朝时,白酒蒸馏法得以推广。


    市面上的蒸馏酒才大量出现。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记载有这一现象。


    陆云现在要做的,就是趁着市面上高度酒空缺,趁机推出新产品,把整个高度烈酒市场给牢牢占住!


    别人能弄出蒸馏酒也不敢卖,怕喝**。


    陆云却一点也不担心。


    今天叫王伦来,就是打算卖酒了。


    这第一笔交易,自然要找个有钱的主顾。


    这人就是柴大官人。


    柴进家大业大,养的江湖门客也多,对酒的需求量很大。


    王伦和柴进有交情,这件事就交给他去办。


    酒已经分装好了,清一色小瓮,每瓮五斤。


    瓮上贴着红纸,上面是陆云亲手书写的四字:梁山烈火。


    这一批不过五十瓮,还是昨天连夜赶工酿制。


    这些酒的作用倒不是卖钱,而是打开和柴进的贸易之门。


    当然。


    陆云这么急着让王伦去卖酒,还有一个重要目的。


    此时柴进府上有一个比较厉害的人。


    他就是从清河县逃难出来,到柴进庄上避祸的武松。


    这时候的武松在柴进府上正遭人嫌弃,还没人认识到他的价值,只有陆云知道这小子有多厉害。


    按照水浒剧情,武松打了人逃出清河县,跑来投奔柴进躲灾避难。


    一开始柴进对他以礼相待,他却醉酒**,把庄上的人都得罪了。


    柴进也就对他冷淡了。


    后来武松听闻自己没打**,就打算回去找哥哥。


    没想到染了疟疾,动不得身,半死不活一直等到宋江前来。


    常言道,马上林冲,马下武松。


    武松的悍勇在梁山一百零八将中排在前列,陆云没道理把他让给宋江。


    如今这马上马下,他全都要收了。


    他不怕武松不来。


    这武松最爱喝酒,有这新酿制的梁山烈火,都不用相请,武松闻着香味就来了。


    当然,陆云还是对王伦特意叮嘱了一番。


    武松虽看重情义,但比较好面子。


    一定要以礼相待,这样才能收拢住他的心。


    王伦带着杜迁出发了。


    此去有十余天路程,王伦武功低微,又押着这些酒,陆云怕他有闪失,就让杜迁跟他去了。


    梁山大局都在陆云掌控中,离了王伦也不会出问题。


    中午时朱贵来报。


    原来梁山新制推行后,陆云特意让朱贵暗中盯着,把那些挑事的刺头给抓出来。


    如今过了一阵,人也抓了好几个。


    陆云便要拿他们开刀,杀鸡儆猴,给自己立威。


    陆云一挥手。


    锦衣卫便将抓的人全押到了聚义堂前的广场上。


    随后一颗颗人头飞起,然后悬挂在旗杆上。


    处决这些人,陆云没有选择大张旗鼓,而是悄无声息进行。


    这样的


    效果反而是最好的。


    大张旗鼓做给人看,梁山山众一时半会被吓住,但时间一长就淡忘了。


    这种悄无声息的做法,会令人从心底恐惧。


    事先没有任何通知,人突然就没了。


    大家细细一打听,才知触犯制度的后果,此后便会铭记在心,谁也害怕自己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