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 317 章 穿越第三百一十二...

作者:似伊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美人女配带崽二嫁[七零]》全本免费阅读


    第317章


    看到沈美云一意孤行,宋玉书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那如果,最坏的结果——”她还没说完,沈美云便开口说道,“我能承担。”


    无非就是把所有的生意赚的钱,全部都贴在这个大华上面。


    她一早就做了最坏的准备。


    甚至,沈美云还笑着安慰宋玉书,说道,“嫂子,生意之事本就没有定论,赔也好,赚也好,自有天命。”


    “我尽人事,听天命。”


    她无法和对方说,将来这块地皮会暴涨到百倍千倍以上。


    不管做什么投资,只要把房子建起来了,她就不会亏!


    只是,这话没法说。


    宋玉书叹口气,低声,“你想好了就行。”


    沈美云嗯了一声,“我看下预算分析书。”


    宋玉书把草拟的分析书递给她,“看不懂的地方找我,我做的比较匆忙,所以上面的东西写的也很潦草。”


    很多地方怕是只有她自己才能看得懂。


    沈美云嗯了一声,不过十几分钟就看完了,她心情也慢慢变好起来,“嫂子,你说我拿着这块地皮,去银行抵押贷款,这建商业综合体的钱是不是就有了?”


    宋玉书没有沈美云这般盲目的乐观,不过却还是点点头,“理论上是可以。”


    但是不知道银行这边能给沈美云批多少贷款。


    沈美云,“我去问下就知道了。”


    她的速度很快,当天就跑来一趟银行,结果最后这块地皮外,就能贷款三十万。


    沈美云瞬间熄火了。


    这块地皮比她想象中的还不值钱。


    算了算了。


    等设计图好了以后,就开始想办法建起来吧,毕竟,后面她手里还有源源不断的资金。


    去年的净利润在三百万,按理说今年也有,大不了把两年的净利润全部都耗上去。


    这点胆量沈美云还是有的。


    见她一意孤行,宋玉书便不在相劝,等把所有的预算书都补齐了以后,当天下午她便离开了羊城。


    直奔北京,她的女儿还在家里等着呢。


    宋玉书说来南方两天,还真是两天,一点都没多的。


    她一走,唐敏他们这边的压力也跟着


    骤然一增加,之前宋玉书的话他们都是知道的。


    他们怕沈美云赔本,也怕大华建不下去。


    所以,在设计图纸上面,他们尽量想办法节约。


    一个星期后,所有的图纸都出来了。曹梅负责检查了一遍图纸,确定没有任何问题后,这才把图纸交给了沈美云,“可以开工建设了。”


    “你找好建筑队了吗?”


    沈美云,“还在早。”


    鹏城这边的建筑队紧俏的很,到处都在开发建设,以至于沈美云已经在外面找了好久了,还没找到合适的。


    “你要是没有好的建筑队,我倒是可以给你推荐一个。”


    沈美云,“这感情好。”


    曹梅,“我们单元楼之前就是给他们承包做的,对方姓刘,我们叫他刘行甲,人会来事,做工程的手艺也不错,最重要的是值得信任。”


    这是他们当时找的乙方,建设局的正式职工就那些,等需要盖楼的时候,自然要找外包了。


    沈美云一听,当即便问,“还在羊城吗?”


    “这我要问问才知道。”


    他们单元楼也才竣工,想来以对方的大队伍,应该还没那么快接到新工程。


    曹梅在中间负责联系,不一会那边就接通了,“曹主任啊?你这边是不是有活了啊?”


    刘行甲的队伍有一百多人,这种大队伍接小活人家不愿意,大活这个要碰机会。


    “有。”


    “刘工头,你过来下,就到之前你盖楼的三单元二楼来,我找你谈一个大工程。”


    这话一落,刘行甲顿时挂了电话,也不管自己还在冲澡了,套了个衣服,立马就往白云区赶了。


    他们人多,住在南沙的村子里面,这边房租便宜,而且还租了一块菜地,自己种菜吃,基本上解决日常开销。


    不然一百多个汉子,每天光吃饭都能把他给吃穷了。


    不过一个小时的功夫。


    刘行甲就开着他的三蹦子,从羊城的这一头窜到了市中心的位置。


    沈美云他们早已经在家等着了,而且还准备了不少水果,这是陈秋荷出去买的。


    香蕉,荔枝,番石榴足足装了一大盘子放在桌子上。


    听到外面的敲门声,沈美云便去开


    门,见到是她而不是曹梅的时候,刘行甲还愣了下,“我是不是走错了?”


    沈美云问他,“刘工头?”


    “是我。”


    “那就没走错。”刘行甲松口气,差点以为自己私闯名宅了。


    好在曹梅这会出来了,“刘工头这里。”


    她一在乎,刘工头就放心了几分,跟着要换鞋进去,沈美云却让他直接进来了,不用换。


    刘工头把这件小事记在心里,这才跟在沈美云身后过去。


    客厅的大桌子上,摆放着满满的图纸。


    他一到,曹梅就把图纸推过来,“看下这种房子能盖吗?”


    刘工头和曹梅也算是打交道了快两年了,两人之间也是熟悉的,他当即就拿起来图纸看了下。


    约摸着半个小时候,他把每一个细节都看了一遍。


    “有难度。”


    “但是能盖。”


    他手底下的那些工人,都是最好的建房人,要不然当初那么多人争北京建设局这一项目,怎么别人没争上,倒是被他刘行甲争上了呢。


    有了他这话。


    沈美云顿时松口气,“那就行。”


    曹梅介绍道,“这位就是沈老板,是她要盖商业体,而且地方还不在羊城,而是在鹏城。”


    这——


    刘工头迟疑了下,“如果在鹏城的话,那这价格可能要加一些。”


    曹梅,“你这就坐地起价了不是?”


    “哪里哪里。”刘工头立马摆手,“曹主任你有所不知,我手底下一百多号人,各个都是大肚汉,之前在羊城,那时候我们是住在村子里面,房租便宜,吃的菜又是自己种的,每天就只买点粮食。”


    “但是去鹏城了就不一样了,那边要重新找地方住,而且吃的也是问题。”


    沈美云,“住的地方我有,最开始几天先住在渔民家里,等你们在海湾或者是后海附近,盖了房子后,就直接住里面,我也不用要房租。”


    这——


    刘工头没想到还有这种好事,“住渔民家地方大吗?”


    沈美云,“最开始可以少过去一部分人,先把住的地方盖起来了,后面在把剩下的人接过去,刚好我在那边也有一块地皮。”


    “不过住进去后,床


    铺吃饭这些,可能要你们自己解决了。”


    刘工头,“没问题。”


    解决了住的问题,其他都是小问题了。


    吃饭的话大不了,每天让一个人往返羊城和鹏城之间,从他们南沙租的地里面,把那些菜运过来,只用买些粮食就好了。


    敲定了住的地方后。


    双方又商量了价格,半包出去,类似之前曹梅他们一样,会派人过来定期来检查工期,核验房屋质量。


    只是,这些沈美云是不懂的,到时候肯定要仰仗曹梅和郭克俭他们,他们才是这方面专业的人。


    双方又沟通了下价格。


    沈美云不管工人工资,她直接对接刘工头,所有的钱由她取给刘工头。


    谈到这里,沈美云发现自己需要一个会计,而且还是随身的会计,专门对接这个工程的。


    沈美云没法子,只能联系宋玉书,宋玉书果然介绍了一个小徒弟过来。


    宋玉书接到电话就笑了,“我早给你安排好了,我家夏兰已经上火车了,我估计按照时间,差不多明天就到了,到时候你去接下。”


    她从羊城回去后,就发现了沈美云这边最大的问题,就是少一个出纳,她回去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了胡夏兰。


    这是她以前在钢厂曾经带过一段时间的徒弟,只是后面胡夏兰家里出了事,她辞职后就在也没了工作。


    刚好这一次倒是机会。


    胡夏兰是个孤家寡人,一听说南方要人,她二话不说就买票下南方了。


    沈美云接到她后,便直接领到了鹏城,和刘工头介绍道,“这位是我们的出纳,她会长期驻扎在鹏城,你这边需要货款,直接找胡夏兰支取。”


    “夏兰,你在找我拿单子签字就行,如果遇到紧急的时候,你提前支取,事后拿着发票和收据以及进货单来找我。”


    胡夏兰点头,“我知道了老板。”


    见她乖巧机灵,沈美云便点头,“接下来你跟着刘工头就行。”


    胡夏兰,“那我住哪里?”


    沈美云思索了下,黄豆那边有宿舍,但是那边都是男同志,倒是不方便,不知道曾晓丽那边怎么样。


    “你是想住招待所,还是想住我朋友家?”


    反正都是付钱。


    胡夏兰思索了下,“我想住您朋友家。”住招待所倒是方便,但是两眼一抹黑,她什么现场都了解不到。


    倒是住在当地人家里,反而能得知的消息多一些。


    一个会计,一个出纳,最紧要的就是了解当地的一切信息,这样在采买报账的时候,才不至于当睁眼瞎,被人欺骗。


    这是她在师父宋玉书身上学到的第一课。


    沈美云,“成,那我去联系下。”她打算让胡夏兰住到之前给黄豆租的那个小院子内,她当时住的那间房。


    安排好了这些,沈美云便松口气,给了胡夏兰一本账,上面有五万块,“最近刘工头如果要钱的话,你从这里给她支取,有问题随时找我。”


    胡夏兰看到那存折上的五万,心脏顿时砰砰跳起来,“老板,你这会不会给我太多了?”


    她还是第一天走马上任啊。万一,她卷款而逃了怎么办?


    沈美云笑了笑,“你是我嫂子介绍来的,这点信任我还是有的。”


    “在一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我手底下将来赚大钱的机会多的是,不至于为了面前这点蝇头小利就走向犯罪的道路,那不划算。”


    又是画大饼,又是敲警钟,这一手玩的极为顺畅。


    也让胡夏兰顿时心里一凛,“我知道的老板。”


    沈美云嗯了一声,“我去找刘工头说点事情,要不要一起?”


    胡夏兰自然没有不答应的。


    沈美云找到刘工头,“刘工头,你应该去看了海湾和后海两个村子的空地了,你看了,哪个地方更适合你盖房子暂住了吗?”


    刘工头,“海湾更适合一些,海湾这边的农田比后海多一点,这样可以种菜,而且平地打地基也更为牢固一些。”


    “那行。”沈美云,“你盖房子我就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把我批下来的地基,全部盖上而且最少要两层。”


    这个要求有些奇怪。


    但是刘工头见过更奇怪的要求,他想也不想的答应了下来,“没问题。”


    “但是如果建两层的话,可能就要更多的钱了。”


    沈美云,“钱的话我来解决。”


    这就好了。


    “另外,后海这边若是有时间,也帮我建个小两层起来——”


    这话一落,沈美云自己又否定了,“算了,后海这边不着急,先紧着你们住的地方,在接着就去南山二街道吧。”


    二街道才是重头戏。


    等二街道的房子建起来后,到时候她以及她的家人朋友过来住宿的问题,就跟着迎刃而解了。


    说到底,还是要有自己的房子,这样安置起来才会方便。


    刘工头,“也行。”


    “二街道才是大工程。”他看了设计图,光前面的广场就足够要花费好多时间的,那块地是凸起的,要挖平才能做建设。


    再其次就是后面的商业单元楼了,根据设计图上的效果,上面可一共能盖十六个单元的。


    没个一两年,这都弄不完。


    想到这里,刘工头心里热乎了起来,他手底下有活了,兄弟们也有钱赚了,大家自然要牟足劲去做。


    沈美云见他干劲十足,便提醒了一句,“海湾那边沟壑多,到时候可以把二街道广场的土,挖起来运送到海湾去填平。”


    “这样你盖房就能省事不少。”


    刘工头一听眼睛一亮,“对对对,沈老板你说的是。”


    沈美云笑了笑,“盖房这方面,你比我专业,对了,我这边手底下有几个学生,想跟着你一起观摩下建房子,不知道刘工头你愿意吗?”


    刘工头其实不喜欢自己盖房子的时候,有外人在场,那些人最会指手画脚,但是老板的意见,他又不想违逆。


    于是,想了一个折中的法子,“观摩可以,但是我盖自己住的房子,就尽量不要插手,人多意见也多,到最后我都不知道听谁的好。”


    沈美云,“自然。”


    她发现如果把郭克俭他们喊过来,还是要有地方住才行,住招待所不是长久之计。


    于是,她叹口气,认命的在黄豆他们住的小院子旁边,又租了一个。


    没办法,之前黄豆他们住的那个小院子住不下了,就那么大,本来就塞了一个胡夏兰进来,在塞三个人,怕是要不方便极了。


    索性,还不如放宽了条件,又租了一个小院。


    等这些都处理妥当后。


    沈美云便让郭克俭他们三人过来了,一起过来的还有绵绵和温向璞。


    得!


    一下子来了五个。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