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 185 章 穿越第一百八十天

作者:似伊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美人女配带崽二嫁[七零]》全本免费阅读


    第185章


    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年头收徒弟就相当于是多了个孩子。


    不然,师父师父,先是师,后是父,这可不是白叫的。


    面对老支书的再次确认。


    沈怀山和牛大夫都跟着点头,“确认。”


    这下——


    老支书忍不住看向他们两人,“这孩子做你们两个谁的徒弟?”


    得了。


    这话问的,沈怀山和牛大夫一下子起了争执,“做我的。”


    “做我的。”


    牛大夫强调。


    “老沈啊,我知道你未来大概率不会留在我们前进大队,但是我不一样,我的根在这里,我以后老了后继无人,大队的社员们想看个头疼脑热都艰难,所以,我要有个徒弟,来为以后的社员们看病。”


    这是牛大夫想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当然,这也和姚志军有天赋脱不了关系。不管是牛大夫还是沈怀山,两人都起了爱才惜才的心思。


    见了牛大夫都说到这个份上了。


    沈怀山退了一步,“这样吧,志军这孩子算是我们两个人的徒弟?”


    “一人一半,你不能独吞。”他急眼,连独吞这词都说出来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吃到啥好东西,或者是去分赃物了呢。


    旁边的老支书哭笑不得,不过,他转头去看姚志军,“你这孩子有福气。”


    姚志军的小身板,天生就不是种田的料,在乡下来看,他虚岁十三了,正常庄稼户家里十三岁的男孩。


    都能顶得上大半个壮劳力了。


    但是,姚志军不一样,他还和那五六岁的孩子们差不多,跟在后面捡稻穗,遛花生,挖猪草,做的都是这些轻便的活。


    若是让他去地里面,种地锄草拔花生割稻谷收麦子这些活,他也有拼命去做,但是他做工就是赶不上同龄的孩子。


    同龄的孩子都能割一亩地出来,他连三分地都还没割完,若是旁人肯定要以为这孩子在躲懒。


    但是老支书特意观察过,姚志军还真没有躲懒,他甚至一分钟都没停下,但做活的速度,就是赶不上旁人。


    而且,每次做完这种重的农活后,稳稳的要病三天,是真的生病,不是咳嗽就是发烧


    ,再或者是躺在床上动弹不得。


    后来,老支书得出了个结论,姚志军这孩子天生就不是庄稼人的料子。


    他或许能做别的谋生,但是唯独种地这一方面他不行。


    只能说不适合。


    这也是姚志英为什么养不起弟弟姚志军的原因,他身子骨差,动不动生病看病拿药。


    一来二去,她自然也就欠了生产队的钱。


    当然,这也是她要嫁人的最直观原因,她要去找一个富裕的家庭,尽量能帮她养活弟弟的。


    她一个人哪怕在怎么拼命的做,做到死都是养不活弟弟的。


    如今,姚志英瞧着沈怀山和牛大夫,两人争抢着要收弟弟姚志军,她当即便忍不住喜极而泣。


    她的弟弟能活下去了。


    不用在死在这么一个无人得知的地方了。


    有了老支书的见证,很快姚志军的关系就从知青点转出去了,转到了牛大夫名下的诊所。


    而从今天开始,姚志军便不用去参与生产队的集体劳作了。


    对于他来说,或者说在外人的眼里,姚志军几乎是一步登天,一下子从庄稼人变成了大夫。


    他的未来,明显和大家不一样了。


    等沈怀山和牛大夫走了以后。


    老支书的大儿媳妇嘟囔囔道,“爹,你也是的,这么好的机会,怎么不给咱们家阿虎和阿牛留下来?”


    阿虎和阿牛便是老支书的孙子,年纪也不大呢,算起来,也就和姚志军差不多大。


    老支书抽了一口旱烟,看了一眼自家大儿媳妇,语气淡淡道,“你看阿虎和阿牛是这块料子吗?”


    两个孩子看到书本就头疼,说上面的字是蝌蚪,完全是字认识他们,他们不认识字的那种。


    就这种情况,还是别去当大夫了,毕竟,这可是救人的营生,别弄到最后变成害人的营生了。


    老支书家大儿媳妇不服气,“阿虎和阿牛不是读书的料子,但是银花和银叶是啊?”


    俩丫头挑灯读书呢,平日有事没事,拿着一根烧火棍,在地上写写画画,不说别的,就冲着那俩丫头的架势一看将来就是读书人。


    老支书,“你就不问问这俩丫头愿意吗?”


    银花和银叶听到这话,两人齐齐的


    摇摇头。


    大儿媳妇忍不住抬手拍了下银花和银叶,“俩妮子知道啥?这种好机会都不知道要。”


    银花想了想,“我想读书,考出前进大队,考出漠河。”她眼里带着希冀的光,“最好是考到北京去。”


    她好想去北京啊。


    她从绵绵口中知道了前进大队以外的事情,对于银花银叶来说,北京就是他们的梦想。


    大伯娘一听到这话,差点没笑岔气,“青天白日的你们别做梦了,考出前进大队我倒是相信,你们还想考到北京去?这不是开玩笑吗?”


    “只见到北京的娃娃来咱们前进大队的,还从来没见过咱们大队的娃娃去北京的。”


    这无疑是在做白日梦。


    银花和银叶听到对方这话,脸上顿时黯然了下去。


    不知道过了多久。


    银叶鼓起勇气,“我会去的。”


    大伯娘想要嘲笑,但是银叶小脸坚定,一双眼睛亮晶晶,带着希望的光,“我会去的。”


    “我一定会去的。”


    她是在告诉对方,也是在跟自己说。


    这话一说,大伯娘也顿时不说话了,头一次面对孩子的坚定,她没再去泼凉水。


    只是回头看了一眼阿虎和阿牛,骂骂咧咧道,“一天到晚就知道玩玩玩。”


    在看看人家银花和银叶,小小年纪就有了目标。


    说起来,老支书家四个孩子去读书,阿虎和阿牛每次考试都是不及格,但是银花和银叶却是次次得优等生。


    只能说,是不是读书的料子,往学校一送就知道了。


    *


    出了老支书家门后。


    沈怀山和牛大夫就领着姚志军直接去往小诊所了,这是现场教学起来,不耽误一点时间。


    而姚志英则是回到知青点,拿了?头去地里面干活,瞧着那精气神都不一样了,脸上带着盈盈笑容,还有希望的光。


    解决了弟弟的问题,这对于姚志英来说,就解决了心头大患。


    她现在只需要把地种好,多挣一些工分,这样日子就有了盼头啊。


    不像是之前,她每天都在想死和坚持下去两者中间徘徊。


    想死,丢不下弟弟,坚持下去日子太难熬,说个不好听的,姚志英真


    的就差去卖身了。


    当个妓..女了。


    不求别的,就求自己拿身子换来的粮食和钱,能够让她和弟弟活下去。


    在这个艰难的世道上活下去。


    仅此而已。


    *


    晚上生产队放工后,也才六点多,小诊所也下班了。姚志英从牙缝里面省出来一块五,去了一趟供销社,想要买两包白糖,拿着去感谢沈怀山和牛大夫。


    但是——


    一块二太少了,根本买不到两包。


    临到最后,她就买了一包白糖,看着那一包白糖,姚志英突然就沉默了下去。


    “姐?”


    姚志军见姐姐不说话,一连着喊了好几声。


    姚志英眼泪突然就下来了,“军军,是不是姐姐太没用了啊,想送礼,连礼都送不起。”


    就这一袋白糖,送给谁都容易得罪人。


    可是,她全部的加糖就那一块二了。


    姚志军抱着姚志英的胳膊,安慰她,“我姐很厉害的,是天底下最厉害的人。”


    “姐,你看你以前都不会做饭,也不是种地,现在全部都会了,是不是好厉害?比军军还厉害。”


    “我才是一个废物。”


    他都来生产队一年多了,却还没有学会种地,说实话他才是拖后腿的那个人。


    姚志英听不得这种话,她深吸一口气,“军军,你不是,你才不是废物。”


    她咬着牙,似乎想要做决定。


    “你说,姐拿着这白糖去黑市,做投机倒把的事情怎么样?”


    这是万不得已的一步,不,对于姚志英来说,这是她想过嫁人,都没想过的一步。


    为什么?


    不是姚志英胆子不够大,而是因为她家就是这样没的。


    她对投机倒把的生意事,有着天然的畏惧和害怕。


    但是看到弟弟这样,她似乎又不怕了。


    弟弟有了出息,她要给他打底子啊。


    姚志军听到这话,骤然呆了下,“姐!?”


    向来老实厚道的姚志英,眼里带着几分癫狂,“一袋白糖不够分,那就把一袋白糖变成两袋,军军,爸妈都能做到的事情,我也一定能的。”


    解决了弟弟的未来问题,姚志英就没


    了后顾之忧。


    她之前不敢做,怕自己被抓了,弟弟就彻底完了,没了依靠。


    但是现在不一样,弟弟有了师父,大不了真到那一步,她断绝关系!


    看着这样的姐姐,姚志军微微拧眉,“姐。”


    “你冷静一些。”他虽然还小,但是脑子却分外灵活。


    眼见着弟弟这样,姚志英便问,“你不支持我?”


    “不是!”


    在某一种方面,姚志军甚至比姚志英还冷静聪明,他若是不冷静聪明,也不会在姐姐要做出重大决定的时候,出来干扰对方。


    不让姐姐嫁人了,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姚志军的聪明。


    只能说,从小被当继承人培养长大的孩子,是花了人力物力以及金钱的,这远远不是乡下孩子所能比拟的。


    “你想过路线吗?知道黑市在哪里吗?”


    “你要去卖东西,你卖什么东西?”


    这——


    一连着几个问题问下来,把姚志英给问懵了,她还真没想到过这里。


    “军军,你有什么想法?”


    弟弟是胆子小,但是姚志英比谁都知道,弟弟比她聪明很多,以前家里条件还好的时候,爸妈请来教课的老师便说过。


    弟弟若是好好培养,最起码也能是个大学生。


    姚志军站在原地,他不说话,脑子却飞快的转动,“你手里还有钱吗?”


    姚志英摇头,“就只有四毛钱了。”


    她一共才一块二,买了一斤白糖,就去了八毛,剩下的也只有四毛钱了。


    姚志军叹口气,“白糖还在?”


    “白糖不能动。”


    “这是要送人的。”


    身为姐姐,她太懂弟弟的心思了,对方想让她拿着白糖去换鸡蛋,在拿鸡蛋去黑市。


    她知道,但是白糖要送人。


    姚志军突然换了话题,“当初咱们来的时候,爸不是给钱了吗?”


    “当时走的着急,一共就五十多块钱,这一年多基本上都花完了。”


    弟弟三天两头生病,买药钱,吃饭钱,开销很快就没了。


    姚志军叹口气,“先拿四毛钱去村里面买鸡蛋,在拿着鸡蛋去黑市。”


    “我去。”


    这


    话一说,姚志英顿时愣了,她下意识地否定,“你不能去。”


    “我去!”


    姐弟两人僵持不下。


    “那就都别去。”


    向来脾气软和的姚志英,第一次拒绝他。


    “不行,志军,我们两个人要保存一个。”如果肯让弟弟去的话,她早都去黑市了。


    但是,她没有,一直挺到了现在,给弟弟找好了出路,她才走上这一条路。


    微微麻的天色下,姚志军从未见过这样坚持的姐姐。


    “那你先去,等你熟悉了在带我。”


    他妥协了。


    姚志英点了点头。


    她的速度很快,拿着仅有的四毛钱,趁着天黑去生产队的社员家里去换鸡蛋。


    她以前就经常换,那个时候弟弟身体不好,经常生病,她就拿着钱去买鸡蛋,三分钱一个。


    所以,这次来买鸡蛋,也是轻车熟路。


    四毛钱买了十三个,不算多,但是也不算少,趁着夜晚,她徒步是十多里路去了胜利公社。


    她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黑市在哪,她也清楚,因为这是她曾经想过无数次的事情。


    也是她想过无数次,却不敢来的地方。


    那时候弟弟还没依靠。


    现在不一样了。


    姚志英打起了精神,警惕地看着周围,见没多少人,这才往那一条熟悉的路上走。


    *


    沈美云安顿好了绵绵,打算趁着天黑去找一趟金六子。


    她也是抹黑出去的,头戴了一个大帽子,到了公社后,便直奔那一条巷子。


    只是,走到半路,突然迎面撞上来了一个女同志。


    “要鸡蛋吗?”


    沈美云茫然了片刻,觉的对方的声音好熟悉,一低头看过去,就见到月光下,那摸了锅灰,却依然能看出来面貌的姚志英。


    沈美云,“?”


    “志英?”


    “美云?”


    四目相对。


    两人都跟着安静了下去,空气也是一样。


    不知道过了多久,沈美云,“你做这行多久了?”


    姚志英老老实实道,“第一次。”


    “怎么想起来突然做这个了?”


    姚志英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