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3. 第 13 章

作者:清澜皓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全本免费阅读 []


    于朵心头一松,王科长太帮忙了!


    辛主任想了想,刚办出来的板报好像字迹是有些不同。但办得确实还不错。


    他点点头,“嗯,想着给厂子里储备人才、梯队配置,也是你把事做在了前头。”


    他没再追究,在场三人都松口气。


    而且,于朵也算是在未来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那里挂上号了。


    后勤主任虽然还不是厂领导,但级别也不低了。


    宣传科进个临时工,本来王科长说了就基本能算的。


    辛主任如今点了头,就更稳妥了。


    辛主任看看于朵,小姑娘蛮漂亮啊!


    系一条那么土的、毛蓝色的围巾,还戴个挺滑稽的报纸都遮掩不了。


    “于朵,这恢复高考了,你怎么没去读高中啊?”


    于朵道:“我爸妈前几年过世了,哥嫂还有儿女要供养。还有个姐姐刚从乡下回来。”


    等辛主任走开,王科长道:“行了,好好干活。如无意外的话......”


    后面他就打住没说了。


    于朵心道:我就怕你说如无意外!


    不过,也不能要求人家王科长拍胸脯保证吧。


    她点点头,“好嘞!”


    于凌下午骑着自行车顶着寒风出了门,一路往京郊的方向去。


    正常是40分钟的车程,约莫10公里距离。


    遇上这样的天气,她骑得慢一些,骑了50分钟才到了钟言说的地方。


    她和钟言是在乡下插队结的婚,还真从来没来过钟言老家这个城乡结合部。


    以前虽然都是北京的,但她基本也就在家附近方圆三里以内打转。


    顶多去去城中心那些名胜古迹转转,这种靠近农村的地方没怎么来过。


    不过,大家都去了大西北,那就是老乡了。互相照顾一些也是有的。


    这也是两人在乡下渐渐走近的一个缘由。


    于凌下了自行车一路问着过去。


    也没好说她是钟言的前妻,就说是和他一起插队的。


    便有人给她指了路,“钟家那个刚从乡下回来的儿子啊,这会儿应该在他家自留地干活吧。别说,下乡插过队干农活还挺像样的。”


    城乡结合部嘛,有人家自己开垦了一些荒地种了一点菜吃。


    于凌推着车一直找过去,就见到穿着旧棉袄的钟言在给庄家施肥。


    她也是在乡下待了十年的人,自然不会像刚下乡那阵一样看到农家肥都避之唯恐不及。


    她扶着自行车喊道:“钟言——”


    钟言个子挺高的,听到有人喊扭头看过来,“于凌,你来了——”


    他放下粪勺过来,脸上并不是多开心的表情。


    回城了,但哪哪都没有工作可以给他这样刚回城的知青。


    他昨天把能找的地方都问了个遍,也只有一个‘等通知’的答复。


    他昨天晚上还是在两根长板凳上面搭着门板,然后铺一床垫褥镶在两个侄儿床边一起睡的。


    因为家里过冬的厚被子不够,只能三个人一起挤一挤。


    他下乡的时候哥嫂就结婚了,这十年生了两儿一女。


    两个侄儿自然把他的房间占了。


    侄女儿睡的是堂屋隔出来的一间。也就没地儿能给他再隔一间出来住了。


    天气太冷了打地铺肯定是不行的,只能那么安排。


    说实在的,还不如在农村睡的炕呢。


    他这一回来,父母、哥嫂也都挺愁的。


    虽然家里干活多个人手,但一个大男人要吃、要喝啊。


    他家人还不知道他在乡下结过婚了。


    还在犯愁他马上30岁的人了,终身大事怎么办?


    家里可一点钱拿不出来。


    拿不出彩礼,也没钱给他盖房子,打发他结婚了出去单过。


    钟言走过来,看着于凌推着的自行车道:“你家的情况......还行啊?”


    他家父母还在,他都过这样的日子了。


    她家父母都不在了,哥嫂当家。


    于凌道:“这我哥的车,我问他借的。不然走路起码要走三个小时。不过我争取到让他们补偿我500块钱,算是我嫂子把我那个工作买去的。”


    “500块钱?”钟言眼睛一亮。


    如果有500块钱就好办了啊。500块钱都够在农村起一栋房子了。


    于凌赶紧道:“他们也拿不出现钱来。是让我住家里,每月扣十块钱的伙食钱。另外再每月拿给我十五块钱。”


    钟言皱眉,原来是这样啊!


    不过,“你之前不是说你爸妈肯定留了钱么?按说不该拿不出现钱来。”


    “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我不是刚回去么,今上午又忙着去回迁户口。还没来得及从我小妹嘴里把那些钱的去向套出来。”


    两人互相交流了一番,对视一眼都是发愁。


    在乡下十年,就这么一个支撑下去的指望:回城!


    结果回来了是这么一副景象。


    工作、工作找不到!住处,都只能在家里紧紧巴巴的挤着。


    搞得他们像是这座大城市的边缘人似的。


    这种情况下自然就没法子说什么复婚的事了。


    两人在乡下自然是没攒下什么钱的,能不饿肚子就不错了。


    于凌道:“唉,如果咱们俩能有一个找到工作都好些。我一个月能从哥嫂那里拿到15块,花5块钱租房子,再留10块钱办生活。大不了吃简单些。再有一份哪怕临时工的工资,这日子也就能过了。”


    跟他们要一个月25块,估计是怎么都不肯的了。


    家里确实除了她都还有五张嘴。


    就这15块,回头他们领了工资她也得赶紧催着让他们给自己。


    于凌在家就半张床。


    钟言晚上镶在俩侄儿床边,白天那门板和板凳还得收起来。


    尤其板凳吃饭还要用的呢。


    也只能等天气暖和些了,再想办法在旁边配一间屋起来。


    这种是不会批的,算是违章建筑。


    但等闲也不会有人来管,逼着你拆了。


    于凌听他这么说了眉头皱得更紧。她是不愿意来住这样家徒四壁的地方的。


    那他们还回城干嘛?在大西北好歹是一家三口团聚呢。


    回城时要‘趁着还年轻,抓紧拼一番事业’的豪言壮语,言犹在耳。


    可他们回来了,面临的却是这样的困境。


    于凌把自行车停好,“我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