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8. 第 58 章

作者:半山青黛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我在大虞攒功德》全本免费阅读


    庆明五年,十月二十二日,这是钦天监算好的近几年中最好的一个日子。


    这么好的日子,自然是为庆明帝成婚准备的。


    庆明帝已经十九岁了,在大虞十六七岁就可以结婚的年纪,这个年纪略晚了些。


    庆明帝结婚,不管是季珝还是其他兄弟姐妹,都要送上一份礼物,以贺两姓之好。


    吸取了上次过年礼物的经验教训,季珝开年后就在想要送什么了。


    想了几个月都没一点儿头绪,直到去到鄞州得到了那包种子,她才想着或许可以送一床棉花做的百子被?


    用大虞第一次种植的棉花做的百子被,一定很有意义。


    信是九月十七到的,棉花紧随其后,九月二十到了。


    离着十月二十二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这个时间也比较紧张。


    收到的棉花都是已经将籽去除的了,棉花和大部分的棉籽都被送到了季珝手中,鄞州庄子上只留了少许的棉籽做种。


    这床百子被,季珝依旧打算找尚宫局制作,天下最好的绣娘都在皇宫之中,她没必要舍近求远,至于会不会被自家二哥知晓,她二哥天天那么多事情要忙,那里有时间关注这个事。


    尚宫局专司寝具的赵女官来到了季珝的沁雨阁。


    “我要你们以这个作为填充物,做一床被子!”季珝将棉花展示给赵女官看。


    季珝不清楚做一床棉被所需要的棉花是多少,也不清楚一棵棉树能够收获多少棉花,因而当初往那包种子中塞了不少的棉籽。


    因而种下去的棉花有小半亩,现今收获了大概七十多公斤的棉花。


    棉花是虚胖产物,七十多公斤听着不多,但十斤一麻袋,也足足装了十五麻袋,占了大半个马车。


    看到那一车的棉花,第一次体会到棉花虚胖的季珝吓了一跳。


    而后便赶紧让宫人们卸到房间里面藏起来,又下令谁都不许说出去,就怕礼物还没送出去,就闹得人尽皆知了。


    尚宫局的赵女官看着那白花花的蓬松物品,有些拿捏不准。


    “九公主,这是什么,看着也不像是芦苇花!”


    季珝笑着解释道:“这是棉花,不是芦苇花,据说是从海外传回来的物种,现在只有鄞州那边有少许种植。且棉花也十分保暖。”


    棉被在轻盈、保暖的效果上虽然比不上蚕丝被,但是因着蚕丝产量少价格高昂,一般百姓也用不起,所以在这方面棉被意义非凡。


    赵女官上前嗅了嗅,气息清新自然,又伸手捏了捏,触感柔软蓬松不说,在她放手的时候,那被捏的地方竟然慢慢的回弹了回去。


    弹性那么好,赵女官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虽然对于季珝说的保暖方面还存有疑虑,但是赵女官还是问道:“公主想要做一床什么样的被子?”


    “赵女官,我想做一床百子被送给皇兄作为新婚礼物!”季珝扬起一抹笑看着赵女官。


    “所以这事情,暂时不可以泄露出去,你明白的吧!”


    “请公主放心!”赵女官刚忙行了个礼应承道。


    “那就行,我和你说下我的要求,被子底色要是大红色的,上面要绣有龙凤呈祥,记得要用金线绣……”


    季珝本想按照前世见过的百子被来提要求,奈何她前世没结过婚,参加别人婚礼的次数也少,实在想不起来有什么眼前一亮的设计了。


    “……算了,主要的龙凤呈祥必须要有,其他的细节,你们看着来吧!”


    “一个月的时间来得及吗?”季珝略有些担忧。


    将棉花整理成被芯不难,难得是被套上的刺绣,便是她没学过刺绣也知道这方面的耗时是很长的。


    “请公主放心,保准在陛下成婚前完成!”赵女官胸有成竹道。


    “那就好!”


    转眼一月便过去了,在庆明帝大婚的前三日,尚宫局终于将那床百子被给做好了。


    这事瞒的过庆明帝却瞒不过掌管后宫事务的太后,因而被子做好后不久太后便也知道了。


    母女两人一起验了货。


    被子足有八斤重,十分厚实,摸上去触感蓬松柔软,被套上绣的龙凤呈祥的图案也十分的漂亮。


    太后当即决定将这床被子作为帝后大婚当晚的喜被,十月下旬,顺京已经十分寒冷了,再往北一点的地方已经开始下雪了,因而这床被子完全是用得上的。


    帝后大婚的第二日,新任皇后的崔芷兰拜见了太后及各宫太妃,又给他们这些弟弟妹妹们送了见面礼。


    一套流程刚走完,季珝就被自家二哥给逮到了书房,还是季珝自个的书房。


    “说说吧!”季琰看了她一眼。


    “二哥不去陪着嫂嫂,把我抓这里来想让我说什么?”季珝佯装不明白。


    “别装傻!那床被子,我听宫人说是你捣鼓出来的?”季琰斜睨她一眼,拿起桌子上的扇子往她头上敲了一下。


    “哎呦!二哥你打我,小心我和嫂嫂告状!”


    “难不成你觉得她还会站在你这边!”季琰反问。


    季珝哑然,这还真不一定。


    “好了,别闹了,说说那棉花是何物?”


    见他神色严肃起来,季珝也不闹了,正色道:“这棉花是我在鄞州时偶然得到的,当时这种作物混在一堆种子里面……”


    编瞎话这种事一回生两回熟,如今季珝编起瞎话来更是连眼皮子都不会抬一下。


    “也就是说这棉花是从海外传来的?”季琰探究地看了她一眼。


    季珝不动如山,表情十分自然,声音铿锵有力:“没错!”


    “那你是如何发现它的用途的!”季琰又问。


    “这个嘛!二哥你稍等一下,我去拿个东西你就知道了。”


    季珝出了书房,来到了存放棉花的地方,当初给尚宫局的只是一小部分棉花,大部分的棉花都还在季珝的沁雨阁。


    而当初鄞州那边送棉花过来的时候,除了那十几麻袋的棉花,还送了一小筐未经处理的棉枝,上面的棉花沉甸甸的,看着十分喜人。


    季珝找了个花瓶将它们插了起来,别说,还真别有一番风情。


    于是在书房等了一会儿的季琰就看到了那一瓶子的棉花。


    “这就是棉花?”季琰从花瓶中取下一枝。


    而后伸手将其中一朵棉花给揪了下来。


    揪下来后才发现棉花略微有些硌手,他分开棉团,里面赫然是一个个灰褐色的棉籽。


    “对,棉花成熟后就长这样,看着和芦花差不多,于是鄞州那边的人就尝试了下,然后就发现它不但可以纺织成线,还可以取代芦花、柳絮填充衣服,这样做成的衣服舒适不说,还十分保暖。”


    “原来是这样!”季琰看了她一眼,寓意深长的说了句。


    “你这边还有多少棉花,棉籽呢?产量如何?”


    季珝一一回答了。


    而后她那些留存下来的棉花和棉籽就一个不剩全部被季琰给薅走了。


    季珝:“……”


    行吧,你大你说了算。


    ……


    日前萧瑾递了消息过来,红砖烧制成功了,火炕也略有成效。


    此时已经是十月下旬了,天也冷了起来。


    季珝乘着马车从皇宫出发前往西郊,她坐在马车里面,马车四周的窗帘、门帘都拉得紧紧的,一点风也进不来,在马车的角落还烧着一盆银霜炭,但是即便如此,马车内的温度依旧不高。


    索性从顺京到西郊庄子上的道路已经被水泥给铺平了,这使得马车的速度又快了不少。


    西郊庄子外,萧瑾已经在等着她了。


    “九姑娘,走吧!带你看看我们的工坊。”萧瑾开口便道。


    庄子的景色说不上好看,但是空地却非常的大,眼下那空地被栅栏围成了几个地方,被围住的地方还建了一排排的矮屋,矮屋外人们干的热火朝天。


    季珝定睛一看其中便有制作玻璃、肥皂、水泥的那三拨人。


    而离着他们不远的地方,有几口大窑,窑子外面堆叠着许多的红色砖块。


    “如何?”萧瑾见季珝看的眼睛都不眨问道。


    “很好!”季珝露出个大大的笑容。


    确实特别的好。


    “这些红钻虽然比不上青砖结实,但是造价却比青砖低廉至少一倍,对于权贵富户没什么吸引力,但是应该会受百姓们的欢迎。”萧瑾说到这里停顿了下。


    “这红砖也放到珍宝阁里面售出吗?”


    季珝点了点头,“虽然红砖价格低,但是对于百姓来说也算是一种‘珍宝’!”


    “对了,不是说火炕有成效了吗?在哪里?”


    萧瑾带她去看了已经做好的火炕,那火炕刚填过柴火,因而炕面十分干燥温暖。


    季珝摸着那温暖的火炕头也不抬道:“你知道我在马车上想什么吗?”


    萧瑾不解。


    季珝道:“现在不过十月下旬,我乘坐的马车四面遮蔽,里面还烧着一盆银霜炭,但是即便如此,也能感受到冷意。”


    说到这里她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抬头看向萧瑾:“我在想,我们有严实的庇所,有足够的炭火,都还觉得冬天寒冷,那么那些房子破败,家中又无钱买的起炭火的人家该怎么度过这个冬天。”


    说到这里她深吸了一口气,直起身定定的看着萧瑾:“所以我打算将盘炕的法子免费送出去。”


    萧瑾错愕一瞬,随即又笑道:“方子是你的,你都不在意,我有什么好说的!”


    只是他面上不显,心里却难免受到了一丝触动,那触动不痛不痒,但却犹如挠不到的痒痒一般,让人在意却又无可奈何。


    既然已经决定这样做了,季珝便与萧瑾商量了起来。


    而后的结果便是。


    第一,让庄子上已经学会这门手艺的人去周遭的村子选一些年轻人当徒弟,先让更多的人学会这门手艺。


    第二,便是扩大火炕的名气。


    十一月初三,永安宫。


    “太后娘娘,太后娘娘!”碧桃从外面小跑着进来。


    太后正半躺在贵妃榻上休憩,脚边是一个炭盆。


    听到碧桃兴奋的叫声,她皱了皱眉,睁开了眼睛。


    候在一旁的青音姑姑更是狠狠地瞪了她一眼,碧桃不好意思地笑笑,收敛了下自己的兴奋。


    “发生了什么事情?”太后坐起身。


    “娘娘,公主在沁雨阁弄了个新鲜玩意,邀您过去看看呢!”碧桃一路小跑着过来的,小脸通红,不知道是冻得还是激动的。


    “就是她前几日神神秘秘捣鼓的那东西?”


    碧桃点点头:“娘娘,公主说那叫火炕,今日可以使用了。让您过去体验下!”


    十一月初的北方天气已经十分寒冷了,随便一个呼吸眼前便会出现一团团的白雾。


    这种日子对于年轻人来说还好,但是稍微上了年纪的人都受不了这种冷意。


    永安宫内更是从早到晚都生着炭盆,若非必要太后更是一步也不想走出永安宫。


    而现在这种情况就在太后的‘不必要’情况当中。


    “你回去告诉公主,天太冷了,我不愿去!”


    “娘娘,公主说这火炕睡起来十分温暖舒适,让您一定要过去看看呢,还说您一定会喜欢的。”碧桃没有放弃继续劝说。


    “睡起来十分温暖?”太后来了兴趣。


    “那便过去看看吧,青音!”


    青音十分有眼色的将挂在一旁的大氅给太后披了上去,而后又拿出一个装着银霜炭的小手炉递给她。


    做好这些保暖设施后,太后才慢慢地走出了宫门。


    太后来到沁雨阁的时候,季珝正在火炕上打滚。


    太后微微蹙眉,“这像什么话!你可是公主,竟一点仪态也不要了吗?”


    季珝从火炕里面滚到了外面,仰起脑袋:“可是母后,这真的很舒服,你快上来!”


    太后看了看这所谓的火炕,发现是由一种红色的砖石垒叠而成的,砖石上面扑了几床被子,看着十分简陋,她有些嫌弃。


    奈何拗不过自家宝贝女儿,太后无奈还是脱了鞋子,上了炕。


    而后不一会儿的功夫,她便浑身都瘫软下来了。


    “母后,是不是很舒服!”季珝在一旁笑嘻嘻。


    太后瞥她一眼:“是十分舒适,只是有这好东西你竟也不想着给母后?”


    季珝大叫,“冤枉啊!这火炕您之前又没有用过,我要是先放到您宫里,您会愿意吗?”


    本就是逗她的太后轻哼一声,不再说话。


    过了一会儿,太后的声音传来。


    “说罢!想让我做什么?”


    “果然什么都瞒不过母后!”季珝笑嘻嘻的恭维。


    “你是我生的,你有着什么鬼主意难道我不知道?”太后又是一声冷哼。


    季珝没在意,而是将自己想让太后帮忙做的事情说了出来。


    “就是请各家夫人过来,然后夸赞这火炕几句是吧!行,我答应你了。”


    第二步,就是利用太后的身份,促使火炕在顺京快速流行起来,以此扩大火炕的名气。


    太后答应了就立马行动了起来,正好第二日便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雪,于是她便办了一场赏雪宴。


    而赏雪宴过后,火炕之名便在各个权贵当中流传起来,上行下效,在百姓中的名声也越发大了,大家纷纷打听这是什么。


    正在此时,季珝和萧瑾商量好的第三步便出现了。


    那便是顺京周报处插个队,将火炕用处以及图纸给传播出去,顺带给指了个方向,若是有需要盘炕人的可以到哪里去找。


    这报道一出,整个顺京都知道了火炕的妙用,那些盘炕人更是接活接到手软。


    因着生意太好,他们又收了许多的徒弟,挨着西郊庄子最近的村庄甚至整个村的年轻人都学会了这门手艺。


    又因着图纸之类的都传出来了,那些找不到人盘炕的或者家里穷困的,都自己对照着图纸来做。


    买的起红砖的就用红砖,买不起红砖的就自制泥砖也是一样的用,或许他们手艺不如那些人的精湛,但是做出来的火炕却一样结实好用。


    因而不到一个月,整个顺京附带周遭的村镇家家户户都至少有了一个火炕。


    这会儿棉花还没有出现,普通百姓用不起蚕丝被,因而被子的填充物大多是芦花、杨絮、柳絮还有木棉,更穷苦的人家甚至只能用稻草御寒。


    因而对于时下的百姓来说,冬天无疑是一个非常难熬的日子,对老人来说尤其甚。</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