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2. 画船听雨

作者:将逾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阿峤记事》全本免费阅读 []


    “殿下,您今日……到底是何用意?总不会,就为了让奴心头慌一慌吧?”


    老宦谄媚地笑笑,注意着太子的神情。


    “我不日就要去往云州,朝堂里,只有韩相算是完完全全站在孤的这边。”


    太子盘着手中佛珠,望向远方。


    “岭南战乱,潭州是从岭南而出的第一座大城,也是镇在楚地最重要的一道关隘。虽险要,好处却少不了,你可知道,多少人都在运作打探,想要争一争刺史之位。”


    “……殿下是已经得到消息?莫非是殿下的人?”


    老宦眼前一亮,小心翼翼地试探道。


    “不错,”太子露出一个真心的笑容,“不是刺史——现任东都留守樊诲锋,迁庭南节度使,加检校尚书右仆射。”


    “东……东都留守?庭南节度使?”


    老宦被太子连续抛出的几个消息砸得有些晕头转向。


    且不说别的,若他没有记错,东都留守樊大人,与崔将军有姻亲关系,如何能是太子的人?


    太子看出了他的疑惑,心情颇佳:“有足够的利益,亲父子尚且会反目,何况只是个姻亲!”


    老宦呐呐称是,心中依然惊讶,又问道:“庭南节度使?这……陛下开始要在南境设立节度使了吗?”


    闻言,太子心中却忽然沉重起来,若非不得已,张蓟州的先例就在眼前,谁愿意放权地方呢?


    老宦见状,还以为自己问得太多,正要默默后退一步,太子带了些疲惫的声音响起。


    “庭南节度使,领洞庭以南潭、永、衡、郴等州府,只除去恒王所在的岳州,治所就设在潭州。”


    “有这样一位强势的节度使在,刺史是谁,还重要吗?”


    老宦轻声应和,等待太子继续说下去。


    “大江以南有樊大人在,就算京中有何突发状况,孤渡江南下,未必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所以——”


    “孤不能容忍,有变数出现!”


    老宦背后凛然,他已经听懂,太子觉得,邓玄籍就是那个变数。


    “殿下,是要奴……”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轻轻在脖子上比划一下。


    太子的眸色瞬间变得幽深,点了点头。


    “自他回到京中,是非就一直不断,孤心中总觉得不对劲。这样的人,不愿为我驱使,还是尽早除去为妙,以免养虎为患。”


    “这件事,要你亲自去办。”


    老宦从太子的眼神中读出了下半句——


    若是露了痕迹,你就不必活着回来了。


    可他还是有些不明白,若说威胁,被分权的江南西道观察使,才更应该与这位新鲜出炉的庭南节度使作对。


    邓玄籍不过潭州底下的一个县令,与节度使差了好几级,邓相也已退出中枢,如何会有威胁?


    不过……自己与他有杀父之仇,此人不除,就像太子所说,终归是一个隐患。


    想到这里,他心下发狠,抬头看了看场上。


    一个多时辰过去,只剩下稀稀疏疏几个稻草人,还迎着风雪,挺立在场上。


    四人都是肉眼可见的疲惫,一举一动间,不复最初的的敏捷。


    沈峤只觉得浑身肌肉都要散了架,原本莹白纤美的手,一只被缰绳勒出血来,另一只紧握长槊,青筋暴起,也是颇为可怖。


    韩之平也是气喘吁吁,不可思议地瞪着面前这个女人,他自己都快坚持不下去,她竟然还未放弃!


    雨夹杂着雪,在大地上敲打着节拍,谱写秋日的终章,又向生民预告着冬日的来临。


    然而终究是在对牛弹琴,场上几人无暇欣赏大自然的欢歌,各自收敛心神,不愿在最后一刻功亏一篑。


    最先发难的竟是一直不显山不露水的廖舍人。


    他悍然出槊,拖住邓玄籍,虽只是最简单的一式,也足以韩之平脱身,去扫荡对方的“士兵”。


    这并非生死场,打斗时最难的不是“放”,而是“收”。


    他故意留下许多破绽,用身体去接招,这种近乎无赖的打法,让邓玄籍频频皱眉,丝毫施展不开。


    “你难道不要命了?”


    槊锋险些刮过他的脸颊,他却不闪不避,邓玄籍用力带偏几寸,虽然收住,心中不由起了一阵愠怒。


    “邓大人,看打法,我就知道你是个君子,必然不会伤到我的!”


    他说罢,竟纵声大笑起来。


    “刀枪无眼,君子也有‘无心之失’。”


    邓玄籍丝毫不觉得好笑,冷冷说完,忽然皓腕一翻,使槊杆脱手向前抛去,两手空空,同样用肉身挡在廖舍人身前。


    一连串的倒地声响起,场外的太子也忍不住站起身来。


    那杆被抛出的长槊,刺穿廖舍人身后一连串的“士兵”,犹自不停,又飞出一段,才掉落地上。


    韩之平一呆,他本以为两人打得有来有回,武艺应在伯仲之间。


    现在看来,是他被规则所限制,若是战场上相见,自己竟是远远不及。


    鼓声终于再次响起。


    沈峤扫视一圈场上,心头一轻,手中的长槊仿佛有千斤重。


    她将槊横在马鞍上,驱马走向场边,几乎是用意志支撑着,利落地下马。


    “殿下,结果如何?”


    太子被她犹带一丝狠意的目光震到,愣了一瞬,才笑道:“小娘子,你还真是一根筋啊,孤只是开个玩笑,你服个软,求一求孤,哪还需要你这样劳累?”


    原来看似柔顺的狸奴,也有一双锋利的爪……


    沈峤扯了扯嘴角,强打精神,“殿下金口玉言,臣又愚笨鲁钝,自然是殿下说什么,就信什么,哪里能听出殿下的话外之音?”


    太子一顿,竟是无话可说。


    “大冷天的,殿下请几位喝碗姜汤,暖暖身子。”


    程掌柜不知从哪钻出,含笑走来,身后的仆役,抬出一口还冒着热气的大锅。


    “多谢。”


    沈峤低头饮汤,余光瞥向侍立在太子身侧的一名老年宦侍。


    “阿嚏!”


    韩之平微窘,以袖掩面,“失礼了。”


    “今日各位都在外受了许多寒气,不如我来为大家把个脉?”


    众人看向沈峤,太子想了想,点头同意。


    “早听说过沈医正医者仁心,居然连我们这样的人都能照顾到。”


    程掌柜见沈峤居然没落下她,心中有些震动。


    她在京中看似受人追捧,实则,权贵们看她的眼神大多不屑,太子更是只当她是奴婢。


    沈峤微微一笑,又转向老宦,请他伸手。


    老宦一愣,看向太子,见他微微点头,还是伸出了手。


    凝神片刻,她收回手,“只有韩舍人有些风寒,不过其余人,也最好不要再受寒气。”


    见她事毕,太子起身开口。


    “孤答应你的事,不会食言。嗯……韩之平要随我去云州,孤将此事交给赵录事去办,等他把杂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