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8. 第 18 章

作者:乱枝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


    陈束真的如她所提醒的那样,去租了一个出租屋,囤积了一整屋的物资。


    荀年看到角落里有好几个巨大的储水桶,还有一台商用发电机。


    陈束站在成山的泡面面前自拍,自拍里她比着“赞”的手势,相当得意。


    不亏是末日小说爱好者,置备得挺齐全。


    荀年:【出租屋在几楼?】


    陈束:【22楼,够高不?】


    荀年:【应该够,买羽绒服了吗?】


    陈束:【没,钱不够,我三张信用卡都刷爆了。】


    荀年:【我给你转点钱,你去多买点厚实的防寒物品。】


    陈束听她这么说,就知道先是暴雨,之后会遇上极寒天气,可想而知到时候生存会多严酷。


    陈束将手机架在桌上,一脸担忧地看着镜头说:


    【年年,你什么时候回来?你得和我在一起,我要保护你。】


    荀年和陈束是真正的发小,小学就是前后桌,后来中学六年也在一个班。


    陈束父母没得早,一直住在姑姑姑父家。姑姑和姑父自己有儿子,所有的关心都给了自家儿子,对陈束自然没多少精力照顾。


    小时候的陈束瘦瘦小小又没有父母的保护,经常被欺负。


    那时荀年个也不高,但天生看不惯以多欺少。每回有人找陈束麻烦,她第一个从教室门后抽扫把,谁来犯浑就揍谁,虽然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被人揍。


    在一次次的并肩作战之后,她俩结下了深刻的革命感情。


    后来有次陈束藏了把刀来学校,差点戳在一直欺负她俩那名男生的脸上,之后就没什么人来找她们晦气了。


    或许是荀年经常给陈束买好吃的,青春期她发育得格外好,和荀年的个头双双蹿上一米七,又一起去学了格斗。只可惜荀年没上几节课就出国去了。


    陈束一直觉得没有荀年当年的保护,就没有能够全须全尾长大的自己,更不用说有精力去学习格斗,还能考上国内顶尖的大学。


    荀年对她的好她一直记在心上,如今天灾将至,她当然想让荀年快点回来,呵护到自己的羽翼之下。


    荀年也想快些回去,系统的事也不能直说,只好说一个月后她就会回国。


    【还要一个月?】


    陈束从荀年的表情中琢磨出了一点欲言又止,估计是被什么绊住了脚步。


    【一个月后我肯定回来。】荀年坚定道,【咱们国内见,一定会相见。】


    被荀年的情绪感染,陈束也道:【好,我等你回来,平平安安回来。】


    挂了视频,荀年孤身一人坐在卧室里,深吸一口气。


    她会回去,一定要活着回去。


    挂了视频,登陆某淘和某并,按照陈束给的地址,泰国香米、东北大米、各类粗粮豆子、面粉、食用油,有最大包装的挑最大包装,成箱成箱的买。


    能抵抗零下30度的极寒防水羽绒服、保暖性极强羊羔绒的内搭、防汗防滑的户外登山靴、取暖用的炭炉和煤油炉子、户外露营的焚火台、炭火、煤油……


    能买多少就给陈束寄过去多少。


    她知道国内是最重要的后方基地,基地建好了,她拼了命回家才有意义。


    将购物车里之前没舍得买,后来没时间买的东西全买了一遍。


    清空购物车的瞬间,荀年有种说不出的舒爽。


    剩的两万多美金见了底,荀年也没了心事。


    趁停电之前她要尽量把空间里生的肉类蔬菜都做熟,回头可以直接拿出来吃。


    天灾时期食物就是生命,如果到时候再做饭,香味飘出去对任何忍受饥饿的人来说都是致命诱惑,她可不想去考验人性。


    冰箱里之前的食材这两天都吃的差不多了,剩下的是父母寄过来的特产干货。


    荀年将红菇干拿出来洗洗干净放在一旁泡水,泡好之后可以直接放入空间里。


    整理冰箱的时候看到吃了半罐的辣椒酱,想到了路莘。


    这罐辣椒酱还是路莘妈妈自己做的。


    她俩不算特别熟的好友,路莘听说荀年喜欢吃辣,还特意给了她一瓶。


    算起来今天是露营的第三天,不知道她们有没有早点回来。


    荀年拨路莘的手机号,一直到自动挂断也没人接听。


    想了想,给路莘发了条微信,让她看到了回个电话。


    洗米蒸饭,等待的过程里,荀年将水泡过的牛腩拿了一半炖上,另一个炉灶上煎锅烧得滚烫,放入热油将牛排煎到两面焦脆,出锅后立即放到纸盘里往空间一收,接着下一块牛排入锅。肉眼和板腱都煎好后罗列进空间,电饭煲响起饭蒸好的提示音。


    将白饭丢进不锈钢桶,荀年继续倒进大米蒸下一锅。


    炖了一个小时的牛腩放入咖喱块、胡萝卜和土豆,二十分钟后咖喱牛腩出炉,分成五分装丢进空间。剩下的一半牛腩做了番茄口味。


    煎锅一次性能煎五个鸡蛋,荀年煎了一百多个后,胳膊发酸。


    中午时分,她煮了份意面,用青酱炒了炒,切了块肉眼盖在面上,意犹未尽地加了两个煎蛋。


    直到吃饭的时候,路莘也没有回应她。


    吃饭的时候打开电视想看看有什么有价值的新闻。


    无论哪个频道的新闻,都充满了让人焦虑的报道。


    M国到处都在下暴雨,荀年所在的州更是首当其冲。


    新闻里的用词是“百年难遇的特大暴雨”。


    政府呼吁民众待在家里不要出门,以免有性命之忧。


    荀年打开各种送外卖的软件,发现所有外卖食物和水全部售罄。


    就连平时狗都不吃的咸鱼味薯片这会儿都被抢购一空。


    更有店家直接打烊。


    看来这场暴雨已经开始让一部分人心慌了。


    这股心慌引来一批人囤积物资,物资的短缺会引起更多的恐慌,继而所有人都会被这股情绪裹挟着开始抢购。


    等这股抢购风潮在互联网上发酵后,更会一发不可收拾。


    恐慌情绪立即放大到每个人的身上,抢购狂潮就此正式到来。


    咬了一口火候煎的恰到好处的肉眼,丰沛的汁水令荀年抬了抬眉毛。


    肉眼好吃,买少了。


    退出外卖软件,荀年登录社交平台。


    现在社交平台上趋势第一是“大暴雨”,第二是“抢购”。


    点进“抢购”,播放最高的视频拍摄的是M国最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