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4章 整编军队

作者:请叫我不夜君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


    洛阳商人的事情交给了萧锐和杨倓去解决,萧锐实在做不好,不是还有萧瑀和房玄龄在后面托着,对此杨英一点也不担心。


    送走了二人,杨英开始思考如何解决军队的问题,面对越来越强大的李唐,杨英有些后悔自己想当然的放李世民离开,若是没有放李世民离开,恐怕也不会面临如此强大的压力。


    事已至此说什么都晚了,唯有组建比李唐更强大的军队,才能让李世民乖乖地臣服在自己的脚下。李世清能打造出一个盛唐雄风,他杨英也一样能做到,甚至比李世民更强。


    自从杨广巡幸江都做缩头乌龟之后,动荡不安的天下已经让大隋的精锐损失殆尽,十六卫军中除了四府军(千牛备身虎)的骁果军还有十万精锐尚在,其他十二卫军基本上都是名存实亡。


    虽然杨英成功的剿灭了瓦岗的李密,洛阳城中也招募了二十余万流民大军,但这些人都是一些未经过严格训练的农民军,打打顺风仗还行,一旦溃败便会做鸟兽散。


    要想以这样的军队来一统天下,只怕杨英有多少个脑袋都不够李世民砍的,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迫在眉睫。现在洛阳的军队多为步兵和**兵,骑兵部队少之又少。


    打一打以步兵为主的农民起义军还能不在话下,若是遇上以骑兵为主的刘武周、梁师都、突厥等势力,在同等兵力下条件下根本不可能打得赢,所以历代王朝的统一之战都是由北向南统一天下。


    明朝的老朱之所以能由南向北统一全国,也是因为老朱手下有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由此可见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对于一个王朝的重要性。


    如今西北的产马之地凉州为李唐夺取,东北的产马之地在突厥人的控制之下,并且中间还隔着一个窦建德,并州又有梁师都等突厥的傀儡,四处祸乱,杨英想要得到马匹的补充根本就不可能。


    现在唯一能想的办法,就是找到一个能遏制住北方骑兵方法。步兵想要克制骑兵,必然是结阵而战,并借助远程武器对骑兵进行杀伤,一旦遇上的骑兵的放风筝战术,等待步兵的就是有溃败或者死亡了。


    杨英想到要组建如秦朝一般的**兵部队,来克制骑兵,但这有个前提那就是你必须有足够强大步兵来保护**兵,一旦骑兵突破步兵的方阵,面对骑兵的**兵迎来的将是一场一边倒的**。


    在杨英的心里想来,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制造出后世的燧发枪,在炮火掩护下,以三段式排队**的战法,才能有效的遏制住骑兵的冲击,从而击溃骑兵。


    燧发枪的各种部件以现代制造技术都能造出来,但唯独**的问题不好解决。杨英让张九鸦试着制造燧发枪的**,但毫不意外的失败了,张九鸦生产出来的**硬度,完全达不到要求。


    在随便激发两枪,就会引来**爆裂或者变形,杨英只得暂时放弃这样的想法。不过对于**的研制一直都没让张九鸦停下来。


    现在的炮兵部队已经初具规模,城市攻坚战基本可以不用士兵蚁附攻城去夺取地城的城墙,直接让火炮部队轰塌敌军的城墙便可以冲进城中与敌军展开巷战争夺。


    尽管如此,杨英还是需要能把燧发枪给弄出来,为此杨英决定亲自到江都去指导张九鸦的**牵制工作,当他在朝会上提出巡幸江都的想法,遭到了朝臣猛烈反对,而且出奇一致的强硬,无论杨英怎么说,怎么做就不是让杨英巡幸江都。


    没有办法,杨英只好下旨扩建金镛城,把江南的工坊尽数搬迁到金镛城中,也好方便自己随时视察指导。百官见杨英放弃了巡幸江都的想法,对于杨英扩建金镛城的决定也表示了支持。


    经过半年的准备,金镛城终于扩建完毕,袁天罡和张九鸦也终于回到了洛阳,随行而来几万工匠也在军队的严密保护下住进了金镛城,杨英也终于能借机去到金镛城中视察一番。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