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8章 晋阳李渊

作者:请叫我不夜君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


    北边重镇太原以及河东地区,是北方屏障和要地,地势上进可攻,退可守。


    历来是兵家的必争之地,发挥着北方屏障的作用。


    晋阳,隋朝四大重镇之一,地处在关中腹地,左面有恒山之险,右面有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的拱卫,关中和河东的战略上要地。


    隋朝建立之初,在晋阳和周边地区的统治却并不稳固。


    加之关中、河东各郡县物资丰富,又是军事要地,是各种**势力都想夺取的地区。


    晋阳的地理位置就更显得重要。


    “雁门之围”事件后,杨广认为不少大臣在突厥进攻时表现“懦弱”不敢采取行动,一怒之下便将这些人贬到了山西、陕西等地区。


    然而这些人本就心存反心,如今被贬黜据守河东、山陕地区,加剧山陕地区和朝廷更加**,


    反抗大隋的地方武装此起彼伏。


    不仅如此,晋阳原本是汉王杨亮的势力范围,杨亮兵败之后,杨亮的旧部掩藏山西,暗中等待机会。


    更要命的是,晋阳不仅藏有大量的亡命之徒,如长孙顺德、刘鸿基等,


    在汾河一带还**了一大批以王通为首对杨广失望头顶的文人,


    这些人不光是思想上反叛隋朝读书人,其中更多人更是拥有“王佐之才”。


    李渊到任之初,因为王威和高君雅监视,只能把心思放在解决突厥入侵和农民军叛乱。


    李渊在征讨历山飞贼甄翟儿,与甄翟儿遭遇在河西郡(今山西汾阳)的雀鼠谷。


    李渊派出仿效突厥组建的两千骑射军引诱甄翟儿全军进入雀儿谷中,然后伏兵尽出,大获全胜,李渊在军中威望大盛。


    其后又在**农民起义过程中,招降纳叛,势力大增。


    和李世民相熟的晋阳令刘文静,晋阳宫监裴寂找到李渊,劝说李渊起兵反隋。


    李渊知道大隋对晋阳的重视,加之大隋的精锐尚在,仓促起兵,只会有一个结果......


    于是婉言拒绝了刘文静和裴寂的请求。


    二人不甘心又找到李建成将其游说成功,并为李建成暗中联络长孙顺德、刘鸿基等豪杰。


    李建成则在暗中招纳流民,选用有才之人,壮大李渊在晋阳的军事势力。


    时值刘武周称臣始毕可汗,并作为先锋带领突厥军队南下,意图统一中原。


    李建成和刘文静等人再次劝说李渊起兵反隋,李渊还是不愿起兵反隋,三人只能作罢。


    李渊为了分化始毕可汗和刘武周的关系,主动写信给始毕可汗。


    始毕可汗李渊信中尽是谦卑之词,心中大喜,遂令刘武周回军楼烦驻守,暂停对山西的攻伐。


    突厥军退去之后,李渊兵分三路**刘武周,并亲自领兵夺回马邑,正准备一鼓作气击溃刘武周之际。


    或许是杨英到来的原因,晋阳西北的梁师都提前举兵反隋,并联兵突厥横扫朔方郡。


    李渊见西北不稳,只好派大将殷开山驻守马邑,自己则率兵回到晋阳稳定山西形势。


    时间来到十二月,李渊到任的这段时期的举措,在王威和高君雅看来就是妥妥地大隋忠臣。


    于是也放松了对李渊的监视,这也造成旦正之后回来的李世民,借“晋祠祈雨”之际将二人斩杀。


    这些都是后话。


    此刻,身在江都李世民再次被杨英请到了书房中。


    近段时间,以宇文化及为首的世家,在杨英强大军事压力面前,变得异常温顺,在没有跳出来搞事。


    工坊的建设和南方新税法的铺开都进行的很顺利,杨英这才有时间和李世民坐下来好好谈谈。


    书房中,


    李世民和杨英相对而坐,谁也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喝着杨英用后世之法泡的茶。


    李世民端起茶杯,轻轻吹开浮在水面的茶末,小酌一口,


    满口的凄苦,让李世民眉头微皱,转瞬之后,一股回甘涌上心头,让人心神舒爽,


    “陛下,此种泡茶之法闻所未闻,先苦后甜的韵味不由让人想到人世沧桑,不知此茶可有何说法?”


    最终李世民被一杯茶打下阵来,主动开口问道。


    杨英此次请李世民前来,并不是为了敲打李世民,而是要和李世民摊牌。


    像李世民这样心知坚决的人,绝不是一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所能慑服的。


    更何况,杨英从来就没有过想收服李世民的想法。


    在他看来,真要收服李世民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彻底给他打服了。


    如今一切已经走上正轨,杨英有信心能把李世民打服,因为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谋划都是枉然。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