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章 君臣交心

作者:请叫我不夜君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


    三人来到书房中,一个直径两米的圆桌上早就放满了还冒着热气的各式煮菜或者蒸菜。


    裴矩和来护儿见书房中只放了一个桌案,两人也不敢贸然坐下,


    直到等到杨英再次向二人招手,这才在陈内侍的安排下,半边屁股坐在了有些奇怪的胡凳上。


    裴矩和来护儿二人都知道杨广其人好享受。


    不过他们没想到的是,眼前的陛下竟然枉顾传承千年的礼仪。


    原本跪坐变成了坐着样子有些奇怪的胡凳,原本的分餐桌案变成一个直径两米的圆形大桌案,餐桌上统一的放着各式饭菜,每个人的面前都放着一套餐具。


    来护儿还好些,毕竟是武将出身,平日里也经常和军士们一同用餐,对于杨英这样的安排也不是很排斥。


    可苦了儒家出身的裴矩,周礼对于儒家来说,那就是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


    一个读书人连基本礼仪都罔顾了,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儒家弟子。


    裴矩急忙退出餐桌,站在一旁行礼道:


    “陛下,礼不可废,还请陛下为下臣在一旁安置一个小桌案,下臣万不敢与陛下同席而食。”


    正准备开吃的来护儿听裴矩如此说,也放下餐具,退出餐桌,脸色尴尬的低头看着自己的脚面......


    两人的举动让餐桌上的杨英也是一阵窘迫。


    作为后世人的杨英,哪里学过什么周礼,哪里知道礼仪在古人看来是比天还大的事。


    原本想着这样的安排能让二人觉得他礼贤下士,平易近人,谁知道裴矩一番话让他觉得自己又犯了后世人自以为是的错误。


    杨英猜测古代的分餐制大概率是和严格的等级制度相结合的,要不然裴矩也不会说出这样的话。


    杨英想当然的将后世的人人平等观念代入了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


    古人常说的一句话——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虽说显示了古人等级特权的优越性,却也说明了在古代作为一个普通的百姓连基本的礼仪都不配学习和拥有。


    这才会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不断出现漠视百姓的所谓血统高贵的人。


    杨英当然不是这样的人,但又不想礼仪的框架折磨自己,只好解释道:


    “朕知弘大不习惯同桌而食,然今日朕只想与弘大和崇善二人只叙朋友情谊,并无君臣。


    朋友之间当以诚相待,繁文缛节只会让你我三人更显隔阂。


    如今天下盗贼四起,烽火席卷神州,这其中有朕的过错,但也不乏自诩谦谦君子的门阀子弟和阴谋家从中煽动挑唆。


    若是礼仪能规范人的行为,又怎会如此?”


    “诚如陛下所说,礼仪无法规范人的行为,所以国家才有刑法。


    礼仪是修养追求的最高境界,刑法则是人行为准则的最后底线。


    圣人教化天下,礼仪是劝导人行善,刑法则是摒除人作恶。若是天下之人都知礼仪而行善,又何来刑法之恶?”


    “弘大,朕问你,你说圣人教化天下,是为人人知礼仪,那为何会有礼不下庶民一说。


    难道庶民百姓就不是天下人吗?在朕看来,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裴矩口中不断呢喃杨英说的话,最后肃然向杨英躬身行礼,一稽到底说道: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陛下真乃大才,臣不如陛下。”


    “弘大你就莫要恭维朕了,朕还是有自知之明的,真如弘大所说大隋这天下怎会变得如此。


    早年朕时常作几首酸诗,也不过是发发读书人的牢骚,于天下有何宜。


    如真是大才,当让天下庶民百姓不再为一日三餐而烦忧了。”


    杨英一边说一边招手继续说道,“来...来...来,你我三人一边吃一边说。”


    说完,杨英猜想裴矩又要拒绝,于是笑说道:“呵..呵,弘大你可别说什么食不语的圣人之言。若是我等都能如圣人一般,那这天下哪还有圣人。”


    裴矩和来护儿听杨英如此说,也不好再说什么。略显拘束的坐到了餐桌前,手上却没有一点吃席的动作。


    见二人如此,杨英也不再劝,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