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9. 情却晚(二)

作者:一袖桃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


    他的心骤然塌陷了一块,好似有冷气灌进去,将他四肢麻痹到动弹不得。


    原来,她对他的好,从相识到现在,不过就是因为他长的与她口中的“故人”相像?


    他莫名心悸,面上平静无波,掩在袖子里的手心却是被死死掐住,淡淡一笑,“其实我也有一问,从我来汴京,你见我第一眼,叶亭贞见我第一面,好如似曾相识一般,你刚刚说的故人,可否告知一下是何故人?”


    沈荠暼了景安一眼,剥丝抽茧这不像他平日的性子,他是不是察觉到什么了?


    她不得不承认,她对景安是存了私心的,她的确在他身上看到了靳奚的影子。


    前些时日她一直琢磨自己对景安的异样情愫是什么,今日才知晓,原来那一两分相像,是真的能让她将目光不由自主的看向景安身上。


    造成一种暧昧的错觉。


    一两分相像,足以。


    就在气氛逐渐焦灼的时候——


    “景公子,趁热用饭吧。”


    他俩同时抬头,原来是岑娘将饭菜重新端出来,她小心翼翼放在景安的面前。


    他仿佛回过神,忽略掉那个没有回答的问题,又垂眸看着手上咬了一口的馒头,已经凉了,仿佛冰的手指瑟缩了一下。


    “多谢。”


    他拿起竹著夹起一块豆腐,慢条斯理的吃着,眼睛再未抬起过。


    沈荠刚刚想好的说辞在此刻付之一炬,她看着景安衣衫上笼着淡淡寒辉,将他映在地上的影子剪裁的清瘦而萧条。


    她忽然就有些不忍心。


    可是若无那点希冀,她又该怎么在漫长岁月里踽踽独行?


    沈荠不得不承认,在这一点,她确实是自私的。


    若是百年之后,史书上记载靳奚的寥寥几笔,着墨最多的便是他未及弱冠死在一场大火里。


    如此年华,未成功绩。


    她不甘心。


    皎月西斜,整条街巷陷入一种难言的沉寂中。


    半块馒头,静静躺在桌上。


    夜半时分,凉风习习。景安背对着墙在榻上转辗反侧,如果说他之前胸膛还有一番热忱,现在怕是被浇了冷水,只剩下冒着白烟的柴堆。


    死灰复燃的余烬。


    在他与沈荠分离的这五年里,她的生命中又出现了谁能让她如此念念不忘?


    从他的影子中去窥探另一个人。


    可他没有立场去责怪任何人,沈荠现在能好好的站他面前,他反而还得感谢那个人的眷顾。


    沈荠在乎谁都可以,可景安是没有机会了。


    他此刻的心情是复杂而苦闷的,紧紧拥着被子企图掩盖住发凉的身体。


    *


    翌日清晨,景安换了一身薄衫与沈荠一起去了昨日说起的那条街巷中。


    证据还是得主动去寻。


    沈荠看着他眼下乌青,发觉是夜里睡的不太好,就嘱咐他放宽心,现下肯定还有转机。


    景安点点头,带了丝浅笑。二人一同朝前走去,不知是不是沈荠的错觉,她发现景安步子走的稍快,渐渐有跟不上的趋势。


    “景安,你慢点。”


    她用手捉裙,看着景安骤然停下的背景,不禁双眼含刀,颇带幽怨。


    景安一直无心于脚下,也就不知自己越走越快,见沈荠还未跟上,他只好停下脚步,等着身后之人重新回到他眼角余光中。


    没料到沈荠走的太快被脚下裙裾绊倒,径直撞在景安背上。


    “哎呦。”


    她站稳后,抬手揉揉被磕疼的额角,看着景安转过身来,眼里似有关怀之意,但又硬生生忍了下去,只余满眸清辉。


    “抱歉。”


    她似乎叹口气,轻抬脚步,却听景安立于她身侧,“等此事终了,你打算如何?”


    此事指的是什么,二人心知肚明。


    沈荠与他并排走于小道上,青砖绿瓦,有几枝凋谢的桃花探出墙头,带着新绿的叶子透着两分娇俏。


    同时带着春的盛时,即将走向初夏。


    “若得善终,我想离开汴京,去一遥远地方继续开家小染坊,饿不死就行。”


    她说着便笑出了声,景安低头只能看到她梳着简单发髻的头发,斜插一支碧玉簪,透着翠色。


    景安闻言不知是真是假,也是淡淡一笑,若是仔细看那笑却是达不到眼底。


    “如果,若是缺伙计的话……”


    他艰涩开口,沈荠一把拽了下他的衣袖,忍受不了他温吞的模样,“知道了,还找你当伙计。”


    这人真是,当伙计还当上瘾了。


    景安还不知道沈荠如何调侃他,将一团理不清的乱麻抛之脑后,忆起那日的具体方位。


    他们现在来的这条街巷比较偏僻,住的人不多,但景色却是清幽。


    可就在几日前,这里的石板上血如红梅般飞溅。


    现在却看不出痕迹了。


    “那天你站的位置是不是这里?”


    沈荠环顾四周,看着身旁墙角处一棵大柳树,那树很粗大正好可以遮掩一个人的身影。


    景安暼了柳树一眼,他面前的正是一处不是很大的宅子,屋门紧闭。


    “待会我去问的时候,你先站在身后。”


    沈荠点点头,后退了两步,心里莫名一暖。


    景安径直走上前,轻轻叩响了门。


    来人闻声开门很快,沈荠看到一张清俊的脸露出来,竟然有两分熟悉。


    “何事?”


    声音淡淡,带着如沐春风。他看样子也是二十几岁,眉目含了淡淡疲倦。


    听着如此熟悉的声音,沈荠这才记起这人原是学堂的教书先生,与陈应清是挚友。


    好像是叫白简,传闻他考取进士却不肯做官,守着一处学堂一心扑在了孩子身上,哪家孩童缺衣少食,他必去帮衬。去年冬天,几场大雪下来,能坚持上学的孩子寥寥无几,他特地去求了富贵人家的旧衣裳一一给他们穿戴整齐。


    还将官府贴补的几两银钱都给了穷苦人家买了炭火,自己过的却是清贫。


    这样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实属少见,原来他便住在这里。


    景安作了一揖,白简也行了个礼,他见景安身后还跟着一位女子,不免诧异。


    景安长话短说,他看着白简,“就在前几日,有人在这里受伤,不知道公子可曾听到?”


    <p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