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8. 018

作者:天初破晓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剑揽春色》全本免费阅读


    中州裕河,民风朴素,那小贩直接背起一大筐山竹,在前面带路。偶尔遇到问价的,麻利的将竹筐放下,论斤称卖。


    姜姜以前在教坊,饮食清淡又单调,还从未见过山竹。


    见小姑娘感兴趣,小贩直接拿了两颗,塞到她手里:“自家长的,新鲜着呢。”


    绕了长长几条街,路过一个人满为患的戏园子,在路口的拐角处,在向里行数十步,便是浔阳街。这一片有许多住户,家家都带着院子,有的柳条儿从院里伸出,燕雀在墙头上驻足,叽叽喳喳。


    在最里面的那户,门口挂着的锁几乎生锈。


    小贩用钥匙打开,他轻声道:“就是这里了。离戏园子不远,有时候白天,还能听到那边咿咿呀呀的小曲儿,自己若是在院子里泡壶茶,可美了。”


    从正门进去,是一处方方正正的院落,许久没人住,院中的枯叶铺了一地。


    正中间是一棵樱桃树,枝繁叶茂。


    几间房屋用的都是上好的砖瓦,还带有一间专门放柴火的仓库,各种家具一应俱全。


    如今正是晌午,薄雾散尽,日阳高照。姜姜看着院子中摇曳的树影,对这间院落很是喜欢。她将驴牵去了角落,拴在桩子上。


    白色幼狐踮起脚尖,一副巡视领地的模样,把院子的每个角落都踩了个遍。


    “道爷,你看这里,可还行?”小贩笑着询问。


    墓渊来时看了一路,确实是极好的地段,四通八达,闹中取静。不远处便有几家酒肆,日后若是打酒,也不需要走太多路。


    付了租金,小贩乐呵呵的离去。


    这院子空了好几个月,价钱压低也无人敢住。眼下租出去,多了一笔收入,还能广结善缘。


    裕河城来来往往的修道士虽多,但长久住下的可不多。小贩颠了颠手中的两贯铜板,这可是足足两个月的租金呢!


    看他们打扮,并不像太缺钱的样子。


    但那位道爷从公告栏前离开的时候,随手便扯了几份委托,也不知道上面的内容看清楚了没有。


    见他那气定神闲的模样,就知不简单。


    小贩心想,也许以后自己家里也会有事要委托。先混个面熟,到时候好方便排队。


    姜姜对这间院子尤为满意。


    小贩走后,她直接拿起角落的扫帚,想要将落叶打扫干净。


    墓渊看完手中的委托清单,便看到小姑娘在弯腰捡落叶。这一院子的落叶,真不知道要捡到什么时候。


    他缓缓开口:“来的路上,看到了一家酒肆。”


    姜姜开心的回道:“我也看到啦!”


    “帮我打壶酒吧。”墓渊抽出一份委托,和酒囊一起递给姜姜,“告诉那家老板,这份委托我接了,今晚子时我会过去。这酒,就当是定金。”


    “这么快,墓先生不多休息两日吗?”姜姜轻轻接过酒囊和委托。


    这一路上风餐露宿,好不容易找到落脚地,竟然大半夜的就要出门劳作。


    闻言,墓渊看了过去。


    春日初临,小姑娘也换了一件崭新的衣裳。粉色绣花交领上衣,一簇簇蓝白相间的桃花,做工精细,栩栩如生。淡蓝色的袄裙,绸缎柔软如水,轻薄似纱。每一道裁剪的工序都恰到好处,这衣裳穿在姜姜身上,愈发衬托得她如初开的梨花,纯净灿烂。


    这是闻襄临行前送给她的衣衫。


    墓渊想到那日在官道上听到的话——


    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这小姑娘跟着自己,要吃多少的苦头,受多大委屈?


    按照他之前自己一个人的活法,每日只需赚个酒钱,一两个月接一次委托足矣。


    但现在不一样了。


    墓渊的声音温和轻淡:“初来乍到,还有许多事务需要打理。手上多点银两,总是好的。”


    是呢。


    墓先生是要赚钱的呢。


    姜姜郑重点头:“好,我这就去打酒!”


    这段时间的相伴,姜姜发现了,墓先生没有别的兴趣爱好,唯一喜欢的便是酒了。


    她握着酒囊,朝酒肆赶去。


    在姜姜离开后,墓渊坐到了院中的石凳上,稍稍动了下手指,扫帚便自己动了起来。头顶上的烈日打在树上,丛影斑驳。


    久无人气的住处,在最阴凉之地,有着阵阵寒意,便是连春日晌午最炽热的太阳都无法驱逐。


    一道树影摇曳。


    两片叶子垂落。


    墓渊原在闭目养神,忽然,他睁开眼睛,看向那一处阴凉之地。破了一半的窗户纸,洒下的碎影,张牙舞爪,似是挑衅。


    咚,咚咚。


    远远地,传来钟鼓声。又像是临死之人的心跳。


    远处的戏园子,一曲唱罢,众人鼓掌。


    姜姜拎着酒囊,攥着委托,一路来到这白纸黑字上写着的酒肆。这条长街,来时她也仔细的数了一遍,光是卖酒的就有四家。


    她站在门口,发现没几个客人。


    店内,两面墙边都摆着半人高的酒缸,上面贴着红纸,用毛笔写着一个大大的“酒”字。


    正在打算盘的老板,发现有个小姑娘在门口站了许久。


    他仔细打量一番,看到小姑娘手中拎着的酒囊,应是要帮自家大人打酒吃。见她衣鲜亮丽,怎么看都是大户人家的小姐,身边也没个小侍女。


    酒家放下手中的活,他迎到门口:“姑娘,买酒?”


    见到店家出来,他年纪看上去四十左右,留着两撇胡须,笑容热情,见到小姑娘递来的委托,神色怔了怔。


    姜姜轻声道:“我家先生说,他今夜子时会来店里寻你。”


    “你家先生真愿意接这个委托?”店家以为是自己听错了,他拿着委托单,声音微颤。


    这一则委托,他挂了大半个月,因为之前来的道士都出事了,从那之后,再也没有人愿意接委托。光这上面的内容,念出来都觉得匪夷所思。


    “是的。”姜姜再一次给了肯定的答复。


    她将手中的酒囊递上:“先生说,酒是定金。”


    店家愣了愣,他盯着眼前这一看就是用了很久的酒囊,心里有点没底——


    这小姑娘,该不会是骗子吧?


    但看她这一身衣裳,非富即贵,就算是长安城的郡主小姐们,装扮也不过如此。光是她衣服上绣得一朵桃花,那手艺,都抵得上他一坛酒。


    直觉告诉酒家,小姑娘口中的那位“先生”,一定不简单。


    笑容重新挂到脸上,店家接过酒囊:“好嘞,您稍等!我这就给您打满!回去了记得告诉您家先生,在下今夜在此恭候,只盼他大驾光临!”


    “这一次,我给您家先生装的是青竹酒,这是我们裕河城的特色,更是我们李记酒肆的拿手绝活,保证好喝!”


    姜姜站在酒肆门口安静等候。


    -


    无涯山,教坊。


    “坛主,今日刚收到密函,那位已抵达裕河城。”身着红袍的暗探单膝跪地,事无巨细的汇报,“这一路上,我们的人不敢离太近,并不能确定,那个道士有没有发现我们的踪迹。”


    “无妨。”雾气弥漫的崖边庭院,一位身姿曼妙的女子坐在蒲团上,正在舀水浇花。


    “他知不知道,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那位,是否安全?”


    女子肤如春雪,眸似春水,她轻轻撩起袖子,手中的水瓢倾斜,一柱清泉浇灌红色花瓣,稍稍挪了下身子,几分慵懒挂上眉梢。


    红袍教众抱拳道:“坛主放心,她现在很安全。在裕河城租了房屋,看上去像是打算久居。”


    “云梦宗的人呢?”女子问道。


    “接下寻人委托的长生道士,也已经抵达裕河城。不过,他毕竟脸盲,和坛主预料的一样,他也没有仔细去闻那位的手帕……等他寻到人,那估计得等很久。”


    “记住,让我们的人离远一些,不要扰坏了她的兴致。”


    红袍暗探似乎还有话说。


    女子轻飘飘的看了他一眼:“想说什么?”


    “坛主,司命大人快要回来了。等他知道那位已经逃了那么久,一定会怪罪您的。我们不如,早些把人带回来……?”


    “司命大人若是怪罪,自有我扛着。你要是敢提前行动,小心你的脑袋。”


    “是,属下明白!”


    -


    姜姜从酒肆回来,发现院子大变样,所有落叶与灰尘全都清扫干净,睡觉的地方更是摆布整齐,床铺柔软,被子正搭在院中的竹竿上晒日头。


    “墓先生,你的酒。”姜姜来到石桌旁,发现墓先生正在用毛笔写字。


    纸张粗糙,字迹清晰俊逸。


    姜姜好奇的看了一会儿,发现好像是一些心法功德。


    “墓先生,你在写什么呀?”姜姜好奇的询问。


    “一气道谱。”


    “那是什么?”


    “道家心法,适合修道入门者习练。”


    “你,都记得啊?”姜姜惊讶。


    墓渊不疾不徐的将道谱落在纸张上。


    想要修道,则需要许多心法,而心法,则需要加入宗门才能接触。寻常人间,没有修道天赋的普通人,好奇心法,则需要花大价钱购买。


    他们现在手上没有多余的钱可以买这些。


    墓渊只好自己写了。


    写完整整十页,他看着黄纸上的字迹,可惜是最此等的纸张,上面的墨迹要不了几日便会消失。


    “修道,切不可心急。你先看着,若是有什么地方不懂,随时问我。”


    “好,多谢墓先生。”


    姜姜接过十页纸,她细细浏览,只觉得文字虽简单,里面却深藏奥秘。她将那小贩给的山竹拿到手中,用帕子擦了一遍后,想要直接去咬。


    墓先生却挡住了。


    他将山竹拿去,当着姜姜的面,把绿枝把掰开,一点点的将外面紫黑色的厚壳剥去。姜姜看到山竹雪白的果肉,一点点展露出来。


    “原来是要剥开吃?”姜姜还是第一次见山竹。


    墓渊将剥好的山竹放到她掌心。


    雪白雪白的果肉,圆圆的,看上去好像是小猫的爪子。


    姜姜捧着观摩半晌,轻轻咬了一口,汁水流入喉咙。好甜呀,姜姜满足的眯起眼,小口小口的将雪白山竹肉吞入腹中。


    不远处的戏园子,又唱起了小曲儿。


    日头不像大中午那么炽热,姜姜坐在树下的石桌旁,愈发的悠哉。


    小狐狸逛了一圈后,累了。跳到屋檐上,找了个能晒到太阳的地方,蜷缩着身体打了个哈欠。


    姜姜却是渐渐看入迷。


    她手指摩擦着粗糙的纸张,缓缓翻页,只觉得墓先生写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极其吸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