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 34 章 反复无常的康熙

作者:夜瑜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


    察觉到胤禔气息变化的胤礽,顿时明白是怎么回事。


    以往他受到汗阿玛赏赐的时候,就总是心里不平衡,也争着在汗阿玛的面前表现。


    但凡他受到点什么样的赏赐,便会出现在他的面前,明里暗里的炫耀。


    尤其当东西稀少的时候,更是如此。


    虽然他知道,胤禔认为比他年长,结果他却成为太子这件事很不公平。


    可这世界上哪里来那么多的公平呢?


    不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胤禛的事胤禔也感觉心里不平衡?


    胤礽眯着眼睛望向水幕里的画面。


    【为了获得父亲的注目,胤禛便开始努力发挥自己的文学天赋,竭尽所能的来赞扬康熙。


    如同康熙带着他们去往塞北的时候,还是带他们去祭祖,亦或者是去五台山朝佛,等等,只要有机会,他就不会错过。


    是人总会喜欢听好话,而且这还是来自于崇拜自己的四子。不管诗词写的怎么样,康熙的心里都是很受用,也很高兴的。


    但胤禛知道,只有诗词是不可能长久获得康熙的重视。所以,在书法笔迹上胤禛也刻意模仿过。


    当然,这些对胤禛来说是小时候的事情,可是不代表他忘记。】


    画面顿时转场,只见小时候的胤禛在养母去世后,亲母又不近,便将所有的感情投放在康熙的身上。


    以至于有时候被康熙夸奖就能够高兴许久,受到忽视就有些沉默。然而,这样的时间没有持续多久,头顶忽然泼来一盆凉水。


    “四阿哥喜怒不定”,冷酷的话语让胤禛浑身的血液都变得有些僵硬。


    他似乎没有想到自己信赖崇拜的父亲居然会这么说,顿时低下头,将脸上还没有露出的笑容慢慢敛住。


    他明白,想要让康熙收回评价只能做出改变,否则“喜怒不定”四个字得伴随他一生。


    于是,为了改变康熙心中的印象,胤禛开始有意控制起自己的情绪。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情绪控制著有成效。除却与胤祥相处的时候,会流露出真情实感。大多情况下,没有什么事情能够让他像小时候那样。


    【不过,对于胤禛来说,模仿康熙字迹受到夸奖,是非常值得炫耀的事情。


    只是,他也清楚,这样的行为很容易获得康熙的不喜,所以便将所有的喜悦心情压抑在心底。


    但偶尔的时候,他眉眼还是忍不住浮现出些许情绪。康熙见到后,也没有说什么。


    或者说,康熙也很喜欢胤禛的书法,时常让他写扇面。而对于这件事,胤禛没有展现出抗拒的情绪,反而很热衷。他认为这不仅是康熙对他的喜欢,也是对他的重视。


    所以,每年只要接到康熙的吩咐后,胤禛便会写上一百多把扇子交给康熙。并且说道:“多出来的扇子皇父留着,这样日后皇父想要送人的时候也方便。”】


    胤禛丝毫不认为这


    样的行为有什么问题,他很坦然的承受着四面来的目光,也不管他们是什么样的想法。


    相反,他的心里还在惦念着水幕中一闪而过的佟皇后。虽然画面不多,但还是让胤禛脑海里浮现出诸多情绪。以至于他都顾不得坐在康熙身边的事情了。


    康熙自然能够察觉到他的情绪变化,也能够发觉他在看着水幕过程中的变化。


    *


    说实话,水幕里发生的那些事情康熙大多都知道,也大多都经历过。但还是有些地方让他没有意识到,胤禛的心里有那么多想法。


    诸多儿子,能让他上心的也就几个。在他的眼里,胤禛某些方面并不是很出色,让他忽视也正常。


    可是当这份正常以如此的形式展现在眼前的时候,他还是觉得有些意味不明。


    尤其是将某些他不知道的东西直白的撕扯在他的面前,更是如此。


    比如成为皇帝后的某些行为,又比如与十三的一些相处,再或者是其他的方面,似乎都在说明着些什么。


    *


    当然,康熙也知道自从水幕中出现胤禛成为皇帝的事情,一直有人等着他的反应。


    等着他做出来点什么?发怒?斥责胤四子狼子野心?还是对四子怎么成为皇位进行审判?


    如果水幕的内容仅有这样的画面,或许没有什么问题。


    可是在有更多的内容值得探讨的时候,突然发怒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他也不是不想要知道为什么太子在未来没有成为皇帝?但以近两年太子的表现,要真的想不出来其中的缘由其实不可能。


    只是刻意忽略罢了。


    特别是在他给太子机会后,水幕里呈现的画面,跟朝着他脸上扇一巴掌没有任何的区别。


    不过,这也不能代表所有的内容都是真的。好比,有些发生过得事情与他所知道的存在明显区别。


    差异虽然微小,却也可以康熙让康熙猜测,胤禛登基的情况有可能是假的。


    这个想法到底有几分是真的,康熙是心知肚明的。


    但他还是没有表现出来,因为有些事不能够轻而易举就行动的。


    犹如水幕中四子登基的画面,若是他表现出认真,对太子的地位很容易造成影响。


    那些见风使舵的家伙们虽然不至于做出什么忽视太子的行为,可也不会放弃到手的利益。


    从龙之功,自古以来都是很吸引人的。


    当然,这并不是最主要的。


    而是他想要看看,在这紫禁城中到底是有多少心思涌动的人。


    *


    康熙不由得眯起眼睛,胤禛没有任何的察觉,仍然注视着水幕。


    【胤禛知道这些表面的工作无法使得他在康熙心中地位的提升,如果真的想要让皇父看重他,还是必须用其它方面来证明。比如,康熙布置的任务。


    于是,在康熙三十九年的时候,康熙带着胤禛和胤祥去视察永定河的治理工程,胤禛


    亲自下场去检查,他将木桩拔出来,在发现它十分短小不堪后,立刻将事情上报给康熙。


    同时对着当地的官吏说道:“你们这是在敷衍谁呢?若是爷不去查,你们是不是以为这样就没有问题了?!返工!不管之前什么情况,现在都给爷返工。”


    在胤禛看来,这样的情况显然是不行的。如果只顾着完成任务,其它的事情都不顾,那么等待暴雨来临,修好的地方也会再次被冲塌,造成更大更严重的问题。


    若他不知道还好,既然都检查出来问题,那就该怎么做便怎么做。


    之后,胤禛又接受到康熙的任务,仍然以踏实认真的态度对待,力求完美的完成康熙布置的工作。


    就这样,在时间慢慢的过去,胤禛在康熙心中的地位也逐渐上升。


    但胤禛心里清楚,他在康熙心里的地位依然不高。


    所以,在一众兄弟夺嫡时,他还在想着要如何讨好康熙,获得他的宠爱,从而让自己的地位不那么尴尬。


    这年,胤禛三十岁。】


    嗯?!


    一时之间,在场的诸臣不知道该说还是不该。四贝勒强求圣上的父子情,还真是在强求啊!


    都到达三十岁了,还在强求,实在是让他们心情有些复杂。


    尽管他们知道这属于正常事情,哪里有不想要得到父母喜爱的人。但四贝勒不是在皇家吗?皇家追寻这种事情不是很缥缈吗?


    看着画面里其余皇子都在争先忙碌着自己的事,只有四贝勒想着怎么讨好康熙的画面,忍不住沉默。


    *


    胤禔也忍不住沉默,水幕里不仅将他参与夺嫡的画面都呈现出来,也将胤禩他们的行动也展现的清清楚楚。


    但如果只有这也就罢了,可是随着胤禛在康熙面前竭心尽力,康熙后绞尽脑汁的模样也展现出来后。就很容易让人怀疑这是不是又一次拉踩?


    拉踩他们心里面只有权势跟地位,没有父亲康熙的存在。


    只要想到这里,胤禔就觉得脑仁疼。


    他有些想要知道这游戏背后的人是跟胤禛有仇呢?还是跟他们有仇呢?


    怎么看都像是在挑拨离间。


    *


    胤禛自然也能够看出来这个道理,甚至还有点不好说话。说得多了,显得没有必要。说得少了,也哪里有些不对。


    最后,他只能保持着沉默看向水幕。


    水幕中也显示着最后的内容。


    【目睹儿子们的勾心斗角种种行为后,康熙大受打击,还有些心死如灰,最后病倒在床。


    躺在病床上,他的脑海里仍旧不自觉地来回循环着胤礽、胤禔两人为达到目的不肯罢休的模样。


    他不明白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样,小的时候两人还都挺聪颖,怎么长大后越变越愚蠢了呢。


    尤其是胤禔,康熙实在想不明白,他到底是怎么变成那个样子的。


    以至于有人提出治疗,康熙都没有任何的心情


    ,直接拒绝治疗。


    在他的心里,还在想着不太明白的事。


    想不明白教养这么多年的孩子为什么变得那么陌生,越想也就越伤心。


    无论是胤禔想要杀掉太子,还是亲自教养的太子想要弑父,亦或者是胤禩野心勃勃想要储君之位,还拉拢上蹿下跳的胤禔。


    所有的事情,都让康熙的心情很不美妙。


    结果更让康熙不美妙的时候,有人火上浇油,要他再次立储。


    这使得康熙更为愤怒了,难道储君之位就那么重要?!难道就没人关心下他的病情?他的那些好儿子们呢?


    康熙心中怒火中烧,不禁想着这些天各位阿哥的反应,最后发现皇子们对于他的生病都在隔岸观火,唯恐引火烧身。


    也就是这个时候,胤禛和胤祉挺身而出,劝慰道:“皇父圣容如此清减,也不让太医好好看,就自己强撑着身体。万一把身体累坏了,让天下的人该怎么办?虽然我不懂医理,但我愿意冒死择医,希望您在接下来的日子多加治疗。”


    康熙听到两人的劝说,再感受到他们关切的眼神,顿时心情好许多。


    果然,也不是所有的皇子没有良心。保持这样想法的康熙体会着久违的亲情,便开始用药,没有多长时间便恢复了健康。】


    胤祉没有想到在这种情况下再度出场,从这样的状况去看,丝毫看不出前面画面里与胤禛关系不好的情况。


    不过,胤祉也清楚,这属于正常。以当时的环境,也没有心思和必要去斗争,康熙的身体最重要。


    但真的是这样吗?


    胤祉看着水幕里面的画面,陷入思考。


    同样的,胤礽看着水幕里的胤祉和胤禛眯了眯眼。


    【康熙五十五年,八皇子胤禩生病。当时,康熙正带着其余皇子巡幸热河,看到胤禛后,就很随意的问道:“我听说胤禩生病了,你就没有派人去瞧瞧吗?”


    胤禛也不知道康熙是以什么样的心情问这个问题的,愣了下说道:“还真没有。”


    康熙闻言后,态度依然很随意,语气仿若是指点道:“你该去看看的。”


    胤禛听到康熙的话,心中忍不住泛起嘀咕,难道说汗阿玛是觉得我没有派人去看胤禩,是不关心兄弟吗?


    越想胤禛越觉得有可能,便连忙差人去看胤禩,好叫他汗阿玛知道。


    于是,等到派的人查看回来以后,胤禛便第一时间上报给康熙,说:“我叫人回去看了下胤禩,发现他病的很严重,今天准备回去看看。”


    做出这样的决定,胤禛觉得如果康熙知道这件事情后,肯定关心胤禩。就像两人的关系不好了,但基本的父子情还是有的。他呢,作为兄长,自然是不能够忽略。


    所以,在接收到康熙的批准后,胤禛就出发去看望胤禩。


    结果等他前脚刚离开,康熙便对身边的人吐槽道:“四阿哥跟随着朕出行,朕的身边也就他一人。结果他在听到八阿哥生病,连服侍朕的事也都不管了。这么看来,他肯定也是八阿哥的人,日后就这样吧,八阿哥医药治理的事情全部让四阿哥负责好了。”


    胤禛没有想到原来康熙根本就不是让他去看望胤禩,只是想要借机来看他的反应。


    于是,在获得消息后,他又连忙赶回来,来到康熙的身边继续服侍康熙。并且寻找各种机会向康熙表示他没有跟什么人有关系,让康熙看到他的衷心。】


    等等!这话说得是不是哪里有些不对劲啊?!


    受到过前面内容刺激的人,此刻再看着康熙如此反复无常的行为,心里面不由得嘀咕起来。


    其中,胤禔最甚:也只有老二和老四受得起这种父爱了,若是换成他,真的是不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