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1.041

作者:倾海酒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小球市之星[竞技]》全本免费阅读


    大卫当然答应了《Slam》的专访,并和这个主动找上自己的记者交换了联系方式。


    记者名叫马克斯·沃尔什,和他一样,也是纽约人。


    两人简单商议了一下,最终把正式的采访定在后天。


    那天下午,北卡在主场迎战南卡,沃尔什要去现场,等那边的赛后环节结束,杜克这边,大卫的日常训练也差不多结束,两人正好能见面,开始采访。


    采访地点是沃尔什和一群同事住的酒店。


    他们都是负责《Slam》NCAA板块的人,常年在美东地区四处出差,跟许多酒店品牌都有合作,可以直接请酒店提供一个安静的房间,来完成这次的专访工作。


    大卫对此没有异议。


    到了双方约定好的那天,他结束训练,就直奔沃尔什住的酒店。


    酒店的规格并不高,提供的采访用房间也很小,但《Slam》的工作人员很友好,热情地迎接了他。


    采访正式开始之前,沃尔什还特地给他看了一眼自己加班加点列出来的专访提纲,询问他的意见。


    他简单看了一遍,发现果然绝大多数问题都是在探讨篮球本身,偶有那么一两个稍稍偏离的,也是一些采访里必然会出现的,类似于对这个赛季的展望之类的问题。


    果然是专业杂志。


    他没有什么不满意的。


    “没问题,我随时可以开始。”他把提纲交还给沃尔什,这么说道。


    “好,那我们这就开始吧。”沃尔什工作起来,也是非常干脆利落的风格,“先跟你说一下,今天会录像。”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纸媒时代已经接近结束。


    就算是在行业内销量断档的《Slam》,为了能跟上潮流,也做起了线上刊。


    线上刊比纸质杂志更需要影像内容,所以今天这场专访,除了记者的录音笔,还会有一架摄像机,录下整个过程,以作线上刊的原始剪辑素材。


    也就是说,大卫和沃尔什还得近距离看着镜头说话。


    和赛后采访那种肾上腺素还没消退下去时的情况不一样,这种专访的氛围,多少要更严肃一些。


    此前沃尔什就碰上过不止一个在赛后采访时很能说,坐到访谈镜头前就突然失去语言能力的大学生球员。


    虽然他直觉大卫应该不至于这样,但还是在问第一个问题之前,先解释了一下录像的原因,并告诉大卫不必紧张。


    “我们这个专访没有回答时间限制,你随时都可以补充。”沃尔什说。


    大卫明白他的好意,就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之后工作人员开始录像,沃尔什也按下录音笔的工作键,按照列好的提纲,问出第一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聊的是杜克男篮在整个十二月份取得的全胜战绩,让他在这些比赛中,选一场印象最深的,并说说原因。


    大卫在看提纲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现在真到了要说的时候,也就不需要再思考,直接给出答案,道:“肯定是和北卡打的那场。”


    “首先我在杜克上学,和北卡交手,本身就有不一样的意义,其次那场比赛是我第一次在NCAA打满全场,赛后大家都累得差点站不起来,光是这两点,其实就足以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了。”


    他对着镜头,一句接着一句,说得极其流利。


    句与句之间甚至没什么停顿。


    听得沃尔什眯起了眼,心想这可不是不紧张就能做到的。


    要知道就算是在NBA,也有一大票语言组织能力不过关的选手,每到稍严肃一些的场合,就说得磕磕绊绊,和在球场上完全两个模样。


    结果今天这个NCAA新星,倒是出乎意料地擅长接受采访。


    又问了两个问题后,沃尔什就更惊讶了。


    虽然在看过大卫的比赛后,他就已经知道,这个年轻人必然十分聪明。


    但聪明和聪明之间也是有区别的,有些球员的聪明是直觉式的聪明,他们能打出那种让人惊叹的篮球,可要是让他们解释为什么当时选择那么打了,他们就说不出个所以然。


    大卫不属于这个范畴。


    他不仅在球场上打得聪明,聊起其中的技术细节时,更是能给出非常详细且到位的分析。


    这个年纪的NCAA球员,能清晰表达自己已经很不容易,像他这样的,就更是少见了。</p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