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9. 第 19 章

作者:清澜皓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


    魏大娘就看着魏楹,想看看他有没有改变决定的样子,因为他的排名还算是靠前的。


    可是看他面上虽有喜色,却没说要改变主意参加这一科的会试。相反表情更加坚定,也只能接受了现实。


    不过,考上举人就很厉害了。有些人穷其一生都考不上呢。


    沈寄跟魏楹了解过,考上举人就可以做官了。


    可是这个官却不是朝廷分派的。而是哪个地方缺人就找门路去补缺。


    缺人的往往是贫瘠得无人肯去的地方,或是当地地方官死了暂时无人可以替代。


    这种情况下中了举人的人就有机会了。


    这就相当于大学里的不包分配,自谋就业出路。


    当然,位置都不是好的,是那些进士不肯去的地方。


    但是,那也是官啊。


    总之是官,也算是鲤鱼跳龙门,改变社会阶层了。


    而且,比起现代的公务员,如今通过科考当官的好处多了不是一点半点。


    只不过举人就出仕,上限就比较低了,


    魏楹的样子看起来显然不是以当一个这样的小官为目的的。


    就从他毅然决定停考一科就可以看出来,他所谋者大。


    这样的人,步步为营,如果再遇天时地利,是可以做出一番大事业的。


    沈寄一向是那句话:很看好芝麻包子的未来发展。


    这一次的热闹自然是更胜从前,魏家在村里的地位也随着水涨船高。


    而往魏家送米、送肉、送钱的也就更多了。送银子的数目也往上翻倍。


    就连知县马大人都召见了魏楹。


    自然是问及了停考一科的事由。


    魏楹坦然相告,说自己没有把握,想要停一科。


    治下出了多少举人、进士,这自然也是政绩之一。


    而且魏楹这一次的成绩很好,所以知县大人便劝说他好好考虑之后再做决定。


    魏楹自然不会得罪知县,顺着他的话应了下来,说是会回家好好考虑。


    不过马知县也看出他只是在敷衍,便有些不悦。


    等三年再考,考上了那也不是他的政绩了。


    再说少年成名不正是我辈中人的追求么,本官又不是要害他。


    最后还是师爷出来打了圆场。


    等人退下,师爷又对马知县说:“大人,此子假以时日,想必不是池中之物。大人不如趁其还在微时,好好示恩笼络。何必急于一时呢?”


    魏楹回来把事情对沈寄和魏大娘一说。


    后者有点着急,“那马大人会不会对你不满?”


    魏楹看向沈寄,等她的意见。


    就像从前沈寄觉得和他沟通比较无碍,他也觉得沈寄是能明白他的人。


    而不是像魏大娘,只是因为他是魏楹所以信他。


    沈寄相信他的决断,而且能说出一二三为什么。那些分析有时候对他也有些帮助。


    而沈寄被他盯着,也只能发言。


    “不会吧,大娘。无论如何,少爷如今都是举人了。将来很可能和马大人同朝为官,甚至做他的上官的。他没有必要和少爷结下仇怨才是。再说他打压少爷对他又没有好处。您要是不放心,请胡少爷去马夫人处替少爷美言几句好了。”


    魏楹也是这么想的。在他和胡胖子结交的时候,就有想过日后也许会用到他和知县的关系。


    倒是没想到是用在这处。


    魏大娘看魏楹也很赞同沈寄说的话,这才放下心来。


    只不过,除了马知县,知道魏楹居然准备停考一科后,从里正到学宫教谕纷纷上门来苦劝,希望他能改变主意。


    就是马知县也并没有放弃,还让胡胖子来劝说魏楹。


    胡胖子也很纳闷,“兄弟,我是没取得去考的资格,只能等下次再考乡试。你这是为什么啊?”


    魏楹此刻要说自己担心到时考上个同进士,不利于将来的长远发展,好像也忒狂了一点。


    全天下一科只录取三百人啊!你能上榜都很不错了,还敢嫌弃同进士?


    这话说出去,让那些皓首穷经却始终没能登榜的老学子情何以堪?


    那怕是要引起公愤的。


    “没什么把握,所以想再复习三年。古人不是总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么。除了去考试我一直就在这附近转悠,眼界实在是不开阔。想趁这个机会出去走走,开拓一下眼界和心胸。而且,天下之大,能人异士辈出。老夫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也许也可以在路上寻到良师益友。我打算出去游学。”


    像胡胖子这样落榜的生员可以去县学的学宫继续上学,也可以在家自行复习,等待下一科乡试。


    魏楹本来也是打算再去学宫,可是连学宫的教谕也纷纷来劝,他便打消了念头。


    方才说要出去游学其实也不是突生的念头,是早就有的。如今便提上了日程。


    胡胖子听了大为心动。


    想了一下道:“魏楹,我与你同去。比起在家读死书,还是这样更有意思一些。而且,不用三人行,你就是我的良师益友。等着,我回去说服我父母。”


    沈寄得知消息后那个羡慕嫉妒恨!


    到处去旅游,当徐霞客,好好哦。


    可以访名山大川,拜名师硕儒,最要紧可以遍天下去吃好吃的。


    呜呜,她好想说‘少爷,你带上我吧,我给你洗衣服做饭……’。


    可是,不行,她还得赶紧赎身,得赶紧挣钱落户。


    那之后,才可以找人组队当驴友。


    也许是她的眼神太过热切,正在说服魏大娘的魏楹侧头看向她,忍不住一愣,然后心底笑开。


    寄姐,果然是和他比较合拍的人。


    等到他回来,她也该长大些了。


    “娘,有胡胖子同行,您还担心什么呢?他家的人会去打前站,安排好食宿,还有家丁相随,也不用怕山匪劫道。”


    其实,魏楹同胡胖子说的是让他不要让家里做种种安排,那样就失了游学的乐趣了。


    最多,每到一处地方捎回来平安家书,如果有胡家的铺子去露个脸就是了。


    不过,对着魏大娘不能这样说。


    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当娘的拗不过儿子。


    而且这一次归期不定。


    魏大娘知道事情已经决定了,叹口气开始着手给魏楹做衣服。


    沈寄的任务便是给他们做方便好带又能保存得久一点的干粮。


    她便在厨房忙活着,正在炸小鱼干的时候,魏楹走到门口。


    沈寄笑嘻嘻的说:“少爷,君子远庖厨啊。你是打算在出门前学会做饭么?”


    她马上就可以赎身,然后挣的钱就一半归自己,好好的奔小康。


    手里有了钱又有人身自由,还可以继续托庇于有举人老爷的魏家不被人欺负,那才是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好日子啊。


    所以,现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