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百三十七章 我是学生,能包邮送我吗?

作者:太极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现实中,国内各大门店依旧排着长龙,专辑卖得飞起!那些铺天盖地的负面新闻,仿佛只是虚拟世界的幻觉,现实生活里压根没人当回事。笙fan们也纷纷开启“阴阳怪气”模式:“这的确是假象,借助信息茧房骗我花钱!你们别买了,这种被骗的机会让我一个人来就行!”“对,千万别被骗!笙哥为了销量啥都干得出来!我今天又去排队,整整两个小时啊,玛德还是没货!”“到底是谁还在抢购杜笙的专辑?快收手吧!根本就没上市,这就是个局!”很快,‘杜氏蒙骗手法’这个梗直接冲上热搜第一,彻底盖过了之前的负面内容。而之前还在洋洋得意的人,这会儿全都气得跳脚,脸色绿得像韭菜。这场风波也再次证明了一个真理:‘嘴上喊着不要的人,往往是偷偷买得最多的那一个。’而杜笙在国内的大本营,依然稳如老狗。起初还有一些杂音在网络上挣扎,但很快就被淹没了。哪怕某些海外推手不信邪,还在试图翻起风浪。结果,又硬生生吃了个大锤。星际传媒这边还没出手,泱视出手了!它推出了关于杜笙新专辑《endlessjoy》的专题报导,还特意放在黄金时段播出。节目里详细展示了这张专辑在全球的销售盛况:在灯塔国洛杉矶、纽约、芝加哥等地,唱片店门口排起长队,场面堪比春运;在伦敦、柏林,粉丝热情高涨,甚至要警卫人员出来维持秩序;在霓虹、新嘉坡,粉丝们不但兴奋抢购,还拉横幅举灯牌,让现场变成了大型歌迷集会。更绝的是,这段视频被转发到tving平台后,评论区秒变段子手大赛:“这就叫‘在国外没人认’?那这些排队的都是npC吗?”“肯定是托,不然怎么每个人都激动成那样?”“这专辑里面竟然还塞了中文歌‘私货’,外国人怎么可能买它,肯定是幻觉!”“华盛顿复活了?也没见这阵仗啊!”“谁管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啊,我就想知道谁手里还有多的?求转让一张!”“我是学生,能包邮送我吗?”……随着泱视亲自下场背书,之前那些试图浑水摸鱼的言论,瞬间被拍死在沙滩上。但真正让质疑者集体闭嘴的,是索尼音乐放出的销量数据。根据公告牌最新统计,《endlessjoy》在北美首日销量高达71万张,也刷新今年灯塔国单日唱片销售纪录。随后全球销量数据公布:北美71万张,欧洲58万张,霓虹59万张,亚洲其他地区42万张……【全球首日累计销量252万张!!!】这个数字一出,整个娱乐圈都被震住了!一天卖出两百多万张,破千万岂不是三两天的事?在全球唱片史上,能做到百万/周销量的已经是顶级巨星了。而杜笙这次直接冲上三百万+,简直是天神操作。有不少人开始怀疑数据是不是造假,甚至觉得这不会是为了营销编出来的故事。索尼音乐随即召开新闻发布会,总裁威廉姆斯亲自出席,并郑重声明:“我们公布的销量数据完全真实。但凡有虚假,我和索尼音乐愿意承担法律责任。”这可不是随随便便能说的,毕竟需要企业信誉担保。威廉姆斯继续说道:“而且《endlessjoy》北美首日71万张,是公告牌独立权威统计,我们也影响不到。按照这个趋势,北美首周200万张非常有可能达成。在这种成绩面前,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弄虚作假。”威廉姆斯还抛出重磅,说杜笙是第一个真正打通东西方市场的歌手。“杜笙就像邓莉珺、迈克逊、中岛美雪合体一样,在各大语种市场,都有超强的影响力。”这可不是吹牛。别人能在欧美火一把,或者在亚洲卖得好就不错了。但杜笙不一样,他是真正在全球范围内都能吃得开的那种人。所以这张《endlessjoy》才做到了一天之内狂卖252万张的奇迹成绩。接着,轮到索尼音乐自己上台“凡尔赛”了。威廉姆斯一边夸杜笙,一边开始秀索尼的实力:“当然除了杜笙本身牛,我们索尼音乐也是真的强!”他说这次之所以能创造历史,靠的是三个关键点:第一,渠道布局够广,华夏铺货速度飞快;第二,营销策略精准到位,从海外热度反哺国内,引爆话题;第三,备货充足,不像某些公司怕压库存只敢印几千张,索尼这次直接下了大手笔,这才撑得起全球疯狂抢购的局面。《endlessjoy》这张专辑的成功,不仅让索尼音乐赚得盆满钵满,也让原本有些动荡的公司局势迅速稳定下来。不光如此,索尼音乐的行业地位一下子也提升了不少。让很多原本观望的歌手也开始动心思了:要不要也加盟索尼,成为第二个‘杜笙’?按照唱片行业的老规矩,新专辑刚上市那两天销量是最好的。之后都会避免不了腰斩回落。可杜笙这张《endlessjoy》偏不按套路来!第二天的销量依旧高达218万张,这跌幅小得离谱。数据一出,整个行业都傻眼了。有人一开始还怀疑是不是索尼造假,但仔细一看,造假都不敢这么造啊!谁会编一个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数据?紧接着,国外各大主流媒体也开始转向正面报道,风向彻底变了。华尔街日报头版头条写着:“华人天王诞生,洛杉矶街头挤满了他的粉丝!”路透社标题夸张又真实:“来自华夏的超级巨星,正在接受全世界的膜拜!”半岛电视台新闻评价:“这不是普通的销量奇迹,这是全球化娱乐时代的胜利。”而公告牌更是给出了好评:“《endlessjoy》评分超过9,位列年榜前三。”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杜笙的专辑销量跌得这么少?其实原因很简单,两个关键词:一是热度太高,二是口碑太好。首日销量爆炸后,全网都在刷“杜笙卖疯了”,这就引发了巨大的关注。很多人本来没打算买,结果看到大家都在抢,心里就开始痒痒了。再加上这种“限量感”十足的氛围,让大家觉得不买就是亏。不是怕错过,是怕被时代落下。更关键的是,买回去听过的人都说好。专辑里的每一首歌质量都在线,旋律抓耳、编曲精致、演唱更是无可挑剔。不少听众听完之后直接变身自来水,主动安利给身边朋友。“我本来只是跟风买的,结果听完简直惊为天人,这哪是流行专辑,简直是艺术作品!”“以前总觉得英文专辑只有欧美人才做得好,现在才发现,原来是我们还没遇到对的人。”“我虽然听不懂里面的两首中文歌,但大为震撼!”一张专辑能不能持久热卖,前期靠宣传,后期还得靠口碑。而《endlessjoy》不仅扛住了压力,还在持续发酵。它的热度没有断,销量也没有崩,反而越卖越猛。这背后,不只是资本的力量,也不只是偶像的魅力,而是实打实的作品实力。一句话总结就是:杜笙用实力证明了,什么叫真正的国际咔。让那些暗怀鬼胎的人,瞬间沦为小丑。好莱坞这边的大局基本稳了,接下来也没什么非得他亲自盯着的活儿。杜笙告别北美妞们,最后飞一趟欧洲,然后就可以打道回府。这次去英伦国,却是因为一件兴趣上的‘私事’。皆因上次在戛纳颁奖晚会时,意外从莱昂纳多口中得知阿森纳足球俱乐部要卖掉的消息。杜笙虽然不是死忠球迷,但对于这支赫赫有名的球队还是知道的。更何况,这还是一只下蛋金鸡!加上从莱昂纳多这位球迷嘴里打听到不少隐秘,于是决定派人去联系试试。现在终于有点眉目了。说起来,英超这地界儿,不是你有钱就能随便买球队的。有些股东是真球迷,宁可赔钱也不卖!但也有些人嘛,只要你开出的价格够狠,什么都能谈。前世罗刹土豪阿布想进英超,先盯上了曼联和阿森纳,结果曼联直接闭门谢客,阿森纳那边他又误以为人家不卖,最后才转头买了切尔西。其实呢?阿森纳当时是愿意卖的!俱乐部副主席大卫·戴恩后来在自个儿的书里都提过:我们等啊等,阿布你怎么还不来报价?为什么?因为那时候阿森纳正忙着建埃米尔球场,资金缺口大得吓人,部分小股东早就扛不住了。再加上今年全球经济危机再现,不少人已经快撑不住,看到有人愿意高价收购股份,自然乐意坐下来谈谈。对杜笙来说,这就是个机会。比起阿布这种罗刹人,他这个来自东方的投资人身份,反而更容易被接受。毕竟这些年英中关系还算稳定,而且他也不是什么神秘资本,名声早就响当当了。他在英格兰待了两天,见了几位主要股东。虽然这些老派英伦人骨子里还有点贵族高冷,但一看到真金白银,态度立马就软了。最终,杜笙以俱乐部1.9亿英镑的整体估值,花了7200万英镑,拿下了阿森纳38%的股份。这个价格放在当今的英超市场来看,确实不算便宜。要知道,前年阿布买下切尔西才花了1.3亿英镑;后来格雷泽家族收购曼联时,最初的估值也就3亿左右。现在的阿森纳,虽然在英超里和曼联打得火热,风头正劲,但要论电视转播收入、商业价值,还是比不上曼联、利物浦和利兹联这些老牌豪门。所以从投资角度看,球队的实际身价还没后来那么夸张。但有些事,不能全部以钱来衡量的。而且机会稍纵即逝。考虑到自家囯足丢人又丢眼的二十年表现……杜笙这次出手,不仅是对未来的一次战略布局,更是正式打入欧洲体育圈的第一步。最起码,以后有资格将一些囯内种子选手派到阿森纳实习嘛。这种培训经验与过程,不是那些温室里培养出来混吃混喝的混子可比的。至于那些死活不肯卖股份的老顽固,杜笙也不急着逼他们。收购球队本来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急不得。埃米尔球场的建设本身就拖了好几年,直到前年才真正动工。中间的资金压力会慢慢把这些“钉子户”磨软。再说,英伦官僚那一套办事效率,真是慢得出奇!在接受了几家当地媒体的采访,顺便放了个“帮助球队完成蜕变,冲击欧洲顶级俱乐部”的豪言壮语之后,杜笙便打道回府,飞回东方去了。这次他打算在亚洲逛个几天。一是新专辑还得补上行程。粉丝们等着呢,怎么说也得回去露个脸。二是两部电影的一些关键决策,需要他亲自拍板。譬如暑假档的《孤胆特工》,主打的就是亚洲市场,可不能怠慢。而《通缉令》虽然在亚洲晚一些上映,但不代表大伙们不关注它的国际表现。这段时间北美票房一路飙涨,快速打破1.5亿美元,整个亚洲都炸锅了!这吸金能力,简直比程龙还猛!而且跟程龙那种又打又闹加搞笑的风格不同,杜笙在《通缉令》里是实打实的主角光环。帅得掉渣、动作干脆利落,一边寻宝一边撩妹,把洋妞哄得五迷三道,观众代入感直接拉满,爽到不行!于是,继专辑后,《通缉令》也稳打稳扎继续掀起热潮。就连内地这边,因为男主角是他,审核也是格外开绿灯,上映时间只比北美晚了一周。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下,这已经是超级高效的待遇了。要知道,现在内地每年引进的好莱坞电影名额只有十部,结果光是杜笙一个人的片子,《无间行者》和《通缉令》就占了两席。没办法,谁让他太受欢迎?从去年横扫灯塔国乐坛开始,到今年拿下奥斯卡,再到《通缉令》席卷全球,整个中华区几乎都在给他唱赞歌。各大媒体变着花样吹捧,连他自己听着都快腻了。趁着这波热度还在,以及复制之前在欧美收获1百万声望值的想法,杜笙自然得趁势再加把火。【声望值】:3280698看了一眼最近积攒的数字,很快就能将一项主技能突破,他更觉有动力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