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十章 易宁见过诸位(求首订)

作者:心事当拏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功德都溢出了,你说你是行脚医?》全本免费阅读


    其实这两年对于大乾来说,并不太平。


    承天国不出所料的向大乾发动了战争,没有进行任何外交商量。


    战线从大乾镇南关开始。


    战争打响,凡人士兵参战,再到练体境武夫入场,再到兵家修士。


    就在前几日,承天以万人战阵引大江之水,欲淹镇南关。


    防御大阵破损,大乾中五境修士不得已提前入场。


    也宣告热身赛就此结束,真正的血与火以纵向之势,迅速蔓延。


    大乾以南,承天以北,战线首尾长达万里。


    它像是大地上的伤疤,伤疤带来长久疼痛,这种疼痛跨越时间、空间,将会永远划在人们心中。


    烽火燃遍黑云,秃鹫野狗抢食。


    河边无人白骨倒是让第二年的青草,长得格外茂盛。


    这些种种,最终化为一封封战报,放到周炟御书房的桌面上。


    日益愈多,堆积成山。


    按三教定立的规矩,皇帝皆不可修行。


    寅时未到,作为凡人的周炟却已起床。


    他立于镜前张开双手,侍女为其添衣梳妆。


    这三日来,他每日食素,一日两餐,焚香沐浴,便待此时。


    周炟未穿龙袍,他怕太过高调,只是一件红色吉服套于身上。


    做的一切一切,其实都只是在讨那位的好感。


    让前辈觉得大乾国不差,他周炟不是昏君。


    穿搭整齐,确认无误,时辰不过子时。


    周炟推开寝宫屋门,国师仲博早已站在外边,等待许久。


    “国师你看,朕今日这般可有不妥?”周炟抬起袖子,展示衣着。


    仲博拱手:“穿着并无问题,陛下还得时刻谨记用心二字,对于易前辈那种人物,大乾能拿出最大的筹码,只有态度。”


    “朕晓得。”周炟回应。


    而后,他长呼出一口浊气,调整心态后,迈开步子向汴安城西门行去。


    仲博紧随,落后半个身位。


    除此之外,他们没带任何护卫、侍女。


    哪怕马车都未乘坐,与其圣旨中要求官员那般,徒步前行。


    汴安分皇宫、内城、外城以及赘城。


    皇宫自不用多说,自古便是皇帝居住之地,而内城之人则是朝廷高官,富贾商豪,这些商豪里不乏商家修士,酌月街也位于内城之中。


    以往日子时,内城的高官府邸早就静了下来。


    但今日不同,一家家宽门大宅大门敞开,主人居所灯火通明。


    圣旨要求是寅时到达,其实时间还很充裕,但这些官员已然分析出旨中陛下的重视。


    于是他们大都没睡,等待子时一到,便沐浴更衣,出门而去,倒是苦了那些并无修为的官员。


    他们正装从府邸而出,有时会碰到其他官员,便会小步上前,询问今日为何这样,可有猜出陛下心思等话。


    周炟与国师二人聊着今日事项,从皇宫正门走出。


    “那位前辈到哪了?”


    “行官道而来,怕是已经望到汴安城了。”


    “听国师说前辈还带着一个小女孩,一头水牛,对于这俩,需要准备什么?”


    “小女孩不知,之前老臣也未敢多问,至于水牛,听说童家村村民一直想为其配种,陛下或许可以询问下对方意愿,可要我们帮忙。”


    “那国师你说,易前辈要是入半圣榜,会排多少名?”


    “排名?以老臣所听所见,那位怕是不屑入半圣榜。”


    周炟闻言没再说话,但他不自觉握紧的拳头,足以说明一切。


    半圣榜啊,这個榜单,可以轻轻松松让天下所有国家重视,没有例外。


    而今天要见的人,是将半圣榜上的剑仙打跑之人。


    周炟第一次觉得这汴安有些小,城墙有些矮,街道不够宽阔整洁。


    仲博在一旁,将一切看在眼里,却未多说什么,从出生就没仰视过人的陛下,如今遇到一位如同青天般的人物,紧张与不适应难免。


    心关还需他自己克服,而且国师自己心中又何曾轻松,心弦也是紧绷。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次会面意味着什么。


    说近点的,关系边关战事成败。


    说远点的便是师尊看到的未来一角。


    哪个不重要?哪个都足以大乾拼尽一切去争取!


    于是,大乾国地位最高的两人,就这样各想各的,沉默前行。


    中途路上遇到其他早起官员,周炟都会向他们点头。


    让这些官员又惊又喜又疑惑。


    惊讶自然是偶遇皇帝。


    喜的是自与承天开战以来,陛下第一次有如此笑脸。


    疑惑是陛下居然也没有坐马车,是谁有资格让他如此?


    他们庆幸着自己早起操作,向皇帝行礼后,低头跟到皇帝身后。


    就这样,路上遇到的官员越来越多,队伍也越来越长。


    这个消息随风潜入夜,将那些还未出门的人,惊得大夏天出冷汗。


    也不用下人慢慢伺候了,他们亲自上阵,三下五除二,洗漱完毕,袍子也是边走边穿。


    官员都不知道圣旨何意,


    下人自然也不知道。


    下人们看着自家老爷急匆匆出门,回到下人居住的房子,进入梦乡。


    这也是大多百姓的写照,天塌下来还有高个子顶着。


    当周炟行至外城时,文武百官基本都已到齐,队伍浩浩荡荡,随着他们走动,街道都有些震动。


    街道两旁的房屋中,小娘子用被褥将自己与相公脑袋盖住,小声询问:“相公,外边怎么了?”


    “多半是那道圣旨的关系,别乱嚼舌根,汴安可不是你娘家那偏僻府城,仙师多着呢,这些仙师听力可不差!”


    一番话,既显摆了自家汴安居民身份,也吓得小娘子赶紧捂住嘴唇,男子搂着自己婆娘,满足地进入梦乡。


    寅时。


    夜幕沾染不了西城门半点。


    仲博在城墙上轻轻一点,城墙上就浮现出密密麻麻的文字,接着柔和的光亮顺着砖缝溢出,穿透黑夜,将城墙外照的分外明亮。


    许多人这才知道,原来城墙还有如此玄妙之处。


    一张由蚕食线与羊毛制作的红地毯,从皇宫一路铺来,一直铺到西城门。


    乐师们沿着地毯两边,小跑而来,他们带着编钟,锣鼓。


    与周炟行礼后,便安安静静站在百官外围,等待国师旨意。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