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十五章 今日我王阳明,入仙人境

作者:心事当拏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功德都溢出了,你说你是行脚医?》全本免费阅读


    心中念头千般,易宁不知不觉便来到村长家中。


    此时童武一家几口正坐在庭院吃着夜饭。


    易宁敲击庭院门扉,笑道:“童村长,易某过来蹭些吃食。”


    童武抬头,马上起身相迎,并对自家婆姨喊道:“给易先生和童钱添两双碗筷!”


    同村长一起走入院中餐桌,看到他们吃的东西,易宁微微一笑。


    几盘水果,热腾腾的包子,外加人均一碗的瓜果浓粥,相比于两年前,只有一碗稀粥,已经好上太多。


    这两年,村外荒地都已开发成耕田,种些水果,再拿去附近集市换取面食,村民虽说不上大富大贵,也算是丰衣足食了。


    童武冲厨房喊道:“多给童钱呈点饭,她正是长身子的时候,米粥补肺、暖脾胃、补益中气,好的很呢!”


    说完这话,童武面带期待,望了过来,仿佛等待夸奖的孩子。


    易宁笑道:“看来童村长是有专心听讲的。”


    这两年,每逢冬季,村中事少,村民们便会来学塾听课,学习医学,切身感受过好处后,他们脑中也就多了“中医”这个词汇。


    这种身居偏隅的小村,其实也能算另类白纸,并没有被仙丹阁的观念腐蚀太凶,倒也好教。


    在村长一家热情招待下,吃过夜饭,易宁拉着童武来到院门。


    童武有些疑惑:“易先生今天怎么有些怪怪的,是家中没吃食了吗?我让婆姨去给你装一袋大米。”


    易宁摆摆手:“天下无不散之宴席,我此行前来,是要与村长告别。”


    “???!!!”


    童武先是一愣,然后马上面露紧张,“易先生为何要走,可是哪家刁民惹了先生?我这就去为先生出气!”


    说完,他转身就拿起门边的粪叉,好像还是以前抢劫易宁的那把。


    易宁拦住童武:“村民待我都很好,如若无事,我也愿久住,奈何易某心中还有志向未了,实在无法久呆。”


    老村长举着粪叉愁容满面,都快哭出来了:“要不我把村长让给你,真别走啊。”


    “感谢村长好意,此行肯定是要离去的。”


    易宁语气坚定,“不过童村长放心,学塾不会废弃,我向你保证,最多两月,便会有新的教书先生前来。”


    “可孩子们都喜欢你。”


    “那位教书先生也是免费的,村长放心。”


    “真的?”


    “......真的。”


    易宁看着眼中透露出惊喜的老村长,一时有些无语。


    也不知道他之前的眼泪是为自己离别而流,还是觉得少了个免费教书先生而落。


    总之,结局是好的。


    村子生活变好了,易宁伤也养好了,还顺便传授些中医,学习之人也有过百,勉强算是开枝散叶吧。


    易宁牵着童钱返回学塾,童钱手上捏着一颗梨子,啃得带劲。


    童武在身后喊道:“先生多久走?我让村民送你!”


    “无需劳神。”易宁举起手臂,摆了摆,步伐不停。


    ......


    一炷香后。


    夜色渐浓,微风吹拂,胡杨树发出“沙沙”的声音,纺织娘与蟋蟀歌声不绝。


    学塾小院,胡杨树下。


    易宁与王云坐于石椅上,王叔站在自家少爷身后,表情严肃。


    “王兄有何想问?”易宁为他沏上一杯罗布麻。


    王云此时心境平和,他捧着茶杯,询问:“请问易兄如何看待诸子百家!”


    “不急。”易宁不答反问,“你的童年是何样?”


    闻言,王云沉默,仿佛在掀开心底尘埃。


    半响他脸上露出一抹傲气:“我小时,向来不识天高地厚,放眼处皆自负才高八斗。”


    易宁:“虽是自命风流,倒也坦诚无忧,那现在呢?”


    “现在?”


    “且问本心。”


    “确实不如以前风流。”


    王云轻叹一声,叹的是缅怀,却无惆怅。


    易宁再问:“如果让你重回童年如何?”


    “还能回吗?”


    “人的一生有一個半童年,一个在自己小时候,而另外半个在自己孩子小时候,你不还剩半个未过?”


    “如果能回童年,那我一定会先大笑,然后放声痛哭,最后挂着泪,微笑睡去。”


    王云回答,仿佛已回到童年,而后他反应过来什么,指着易宁笑骂:“易兄拐弯抹角催我回去成亲,生孩子是吧。”


    “喝茶,喝茶。”易宁笑着转移话题。


    一时间,书塾小院笑声一片,凝重的气氛也缓和下来,就连一旁的王叔嘴角也渐渐舒缓。


    “之前你之心境虽已平和,但精神却太过紧张。”


    易宁重新为王云掺茶,“如今精神缓和,再来探讨。”


    王云将罗布麻茶一饮而尽,站起身,郑重行礼:“感谢!”


    “请问易兄如何看待诸子百家。”


    王云坐下,重新询问之前的问题,但这一次的语气却很轻松,仿佛答案已经无所谓了。


    “你觉得呢?”易宁将问题抛了回去。


    “我?”王云摇头,说出自


    己烦恼,


    “我家世代习武,但我却不喜,诸子百家一百八十八条大道,从小我便想选一条适合自己的。”


    “因此我读遍百家经典,特别是佛道儒三家研习颇深,可越是如此我越是不懂。”


    “比如遇到难题,儒家主张解决问题,即使没有有效的办法,也会毫不妥协去想尽办法,直至惶惶如丧家之犬也毫无退却之意。”


    “道家却主张无为,顺其自然,遵循万物规律,不将难题视作难题,随性面对,行至山前必有路,问题自会解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