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 102 章 前往布鲁德海文

作者:越兮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路加维尔的午餐是和大卫·罗西、斯潘塞·瑞德在牛津大学附近的一家餐馆里解决的。


    下午三点,餐馆里前来用餐的人数寥寥无几。


    这家餐馆餐桌间的间隔较大,路加维尔他们选在了一处靠窗的角落里。


    圆形的原木桌椅周围被绿植围出了隔断,在只有他们一桌客人的餐馆里围出了一片幽静的角落。


    午后的阳光投落,小麦和番茄的气味被热气蒸腾,显出几分忙碌过后的惬意。


    大卫·罗西是BAU小组的新成员之一(另外一位新成员是位长相大方明艳又十分理性的女性探员,艾米丽·普兰蒂斯),这位中年绅士是BAU小组最早的创始人之一。


    在得知了BAU的缺人现状后,早已退休出书的大卫·罗西便主动申请,重新回到了年轻时工作的岗位上,决心继续奋斗在追索连环罪犯的第一线。


    大卫·罗西,这位对于足球,烹饪,黑手党都是得心应手的意大利先生是一位强势又学识丰富的资深探员。


    最开始,大卫·罗西习惯独断专行、过于注重效率的强势的作风令BAU小组的其他成员并不适应。


    但大家经过多次案件的磨合,又于上一次事件中帮助大卫·罗西解决了一直耿耿于怀的未结案件后,这位BAU元老级的人物也逐渐学会了适应新的伙伴和团体,成为了BAU小组里可靠的‘父亲’。


    今天这次的出差,便是大卫·罗西和瑞德博士受邀前往牛津大学讲学的同时,为FBI学院做个招聘宣讲。


    路加维尔加入BAU不过一个多月,被大卫·罗西以‘年轻人多学习经历不是坏事’的说法说动了。


    在取得了名义上‘实习上司’的同意后,路加维尔便跟随大卫·罗西和瑞德博士一起前来了牛津大学。


    而路加维尔接到迪克电话的时候,他们刚刚结束了牛津大学的行程,找到了一家口碑不错的快餐店,打算填满空虚已久的胃袋。


    接到迪克的电话时,路加维尔的通心粉刚吃了两口,他看了眼手机屏幕,冲齐齐看向他的大卫·罗西和瑞德道:“别担心,伙计们。不是案子,是我哥哥的来电。”


    瑞德放松地继续低头切起了牛排,大卫·罗西则是舒了口气重新端起了咖啡杯。


    随着路加维尔逐渐熟悉作为BAU联络负责人的事务,珍妮弗的肚子逐渐变大,一部分繁琐的联络事项就被分摊给了路加维尔。


    ——这其中就包括各地警局的紧急求援接线工作。


    这也就使得,BAU的小组成员们对路加维尔时不时接到的电话,有了一点条件反射的紧绷感。


    “嘿,路加。”


    按下接听键,迪克的声音在路加维尔的耳边响了起来,他的语调比起平常似乎略微有些低沉:“抱歉忽然致电,但愿没有打扰你享受午后。”


    “迪克?当然不会......”


    路加维尔诧异地接通了这通意料之外的电


    话,他听出了迪克情绪有异,询问道:“你打电话来是有什么事情找我吗?”


    “你猜的没错。”


    迪克叹了口气说:“你还记得我之前和你提过的抛尸案吗,路加?”


    “抛尸案?”路加维尔略微回忆,想起来了近一个月前,他在韦恩庄园修养时,迪克曾经提到过布鲁德海文警方近期发现了一名被虐|杀的无名女尸。


    路加维尔问:“是那名死亡时间在七年前的女性死者吗?”


    “是的。”


    迪克讲述道:“由于当时只发现了这一具尸体,死亡时间又是七年之前,同时因为.......凶手剥掉了被害人的皮肤,致使我们一直没能确定的死者的身份,所以我是想再私下调查一段时间,等有了新的进展后再确定是否需要联络你,寻求帮助的。”


    “那么,”路加维尔了然地说:“你们又发现了另外一具有类似尸表特征类似的遗体?”


    “可以这么说,”迪克苦笑了一声,说:“不过不是一具,而是七具.......”


    路加维尔皱眉:“——七具尸体?”


    瑞德放下了手里地叉子,向路加维尔投来了惊异的目光,而大卫·罗西则是将咖啡杯无声地放在了桌面上,朝路加维尔做了一个手势,示意他可以外放。


    “我的同事正在和我一起用餐,”路加维尔见状对电话那头的迪克,询问说:“他们都是精于此道的心理专家,我可以外放通话吗,迪克?”


    “当然可以,真抱歉打断了你们的用餐。”


    迪克先是惊讶,接着连忙说:“我的意思是非常愿意,他们愿意了解一下,就已经帮大忙了。”


    路加维尔于是按下了扩音键,将手机放在了瑞德伸手清理出的桌子中央——他把原本放在那的土豆泥盖在了意面上——同时,路加维尔对着话筒说:“好了,迪克,我已经打开了外放,麻烦你从头简述一下这起案件了。”


    “一个月前,我们,布鲁德海文的警察在废弃的水库里发现了.......”


    迪克简单将发现七年前被虐杀的无名尸体经过和证据概述后,说:“事后我回到案发地点尝试了潜水打捞,说实话,我本来对发现什么不报希望,我指的是之前尸体的身份线索。”


    “但是,”迪克罕见地叹了口气,他停顿了片刻后,才继续说:“我在水库下又发现了尸体,两具......后来经过法医鉴定她们全部死于七年前。”


    听到迪克讲述的死亡时间,无论是瑞德还是大卫·罗西神情都变得严肃了起来。


    刚听到路加维尔介绍发现的第一名死者是死于七年时,他们还以为这可能会是凶手犯下的第一案。


    但现在看来,哪怕七年前这名凶手‘只’杀害了这三名死者,他/她的犯罪频率和抛尸的密集度也远不符合初犯者的行为画像。


    初次犯罪的凶手总是倾向于缩小被发现概率,因此不少凶手会进而选择缩小尸体体积、分尸分抛,从而期望以此降低尸体被


    发现的概率。


    即使有部分凶手不会选择这么做,他们通常也不会刻意增加尸体密度,选择将尸体藏匿于同一区域。


    除非这处抛尸地点对凶手而言,是能够给予极大安全感的‘不易被发现区’(类似住宅后花园、家中阁楼、无人看管的墓园)。


    除此之外,则是这名凶手已经有足够多的成功经验,让他不屑于追求趋利避害的本能,因为他笃定自己不会被发现。


    ——因为杀戮了足够的猎物而无人知晓,乏味之下已经开始期待被发现。


    按照路加维尔兄长之前对抛尸地点的介绍来看,发现尸体的水库是两年前才被废弃的,这意味着这处水库绝非是最佳的抛尸地点,在这里遗弃尸体,存在着不小的风险。


    更何况,还是三具尸体。


    “也就是说三名被害人都是在同一年份被杀害?”


    路加维尔也意识到了不对:“而且还全部被抛尸在了同一处水库,其他几位被害人也是在这里被发现的吗?”


    “不,警局的其他同事抽干了水库,没有发现其他的尸体,”迪克声音低沉地说:“但是有背包客在野营途中,从一处森林的潭水里钓上的鱼的肚子里发现了人类的指骨,我们在那发现了剩下的三具遗体。”


    “这三具尸体和之前在水库被发现的三名被害人一样,都是被虐—待致死,尸体的皮肤被完整剥离,伤口呈现出了不同程度的生活反应......”


    ‘这意味着她们都是在死前遭受的这种酷刑’


    说到这里,迪克不可避免地一顿,才继而说:“死者都死于四年前。”


    “四年前,又是三具......”


    路加维尔拧紧了眉头:对于连环杀手来说,一旦开始杀人他们就像是一辆不断加速、没有刹车的疾驰轿车,他们杀人的冷却期会越来越短,杀人的欲望会越来越强,而获得的满足感会越来越少。


    这就意味着,连环杀手除非是被抓到,或者自身发生了什么巨大的变故,他们只会不断地杀人,越来越快的杀更多的人。


    只有极少数的连环杀手能够克制住这种堪比毒|瘾的冲动,他们的杀人动机是更加复杂、刻板而遵循规律的。


    这名凶手目前显露处的特点——三具尸体的集中抛尸、选择将这些被害人沉入水底,并且高度一致、高难度、高完成度的尸体处理方式,隐隐契合了最后的可能性,但目前还无法直接做出推断。


    在七年前和四年前这足有三年的间隔里,这名连环杀手很有可能还杀害了更多的人。


    “那么最后一具尸体呢?”


    路加维尔问:“是在哪里发现的,死亡时间又是多久以前?”


    “是捕鲸船的渔民在收网时打捞上来的,”迪克嗓音变得有点干涩,“死亡时间是......十六小时前。”


    “死亡时间从七年前横跨十六小时前,单是目前我们就已经发现了七名死者。”


    迪克苦笑说:“任谁都能看得出来这名未知凶手的可怕,他很有可能七年来——甚至从更早开始就没有停止过杀戮,却一直不曾为人察觉.......”


    “几乎就是在第三具尸体被发现后事件就被报道了出去,而现在——”


    已经四天三夜没有睡觉,不是在警局加班就是夜晚巡逻的迪克叹息说:“布鲁德海文没有一家报纸不在报道这件事情,一时间这座城市的所有居民都在人人自危。”


    “媒体的针对事件的一些.......批判,更是让很多民众都把矛头对准了警察局。”


    “克莱夫警长已经快急疯了,凯恩斯·克莱夫,我的上司。”迪克说。


    “我曾经和我的上司提到过你——我的弟弟加入了bau小组,FBI一个专门负责协助各地警方破解疑难案件的心理侧写组织。”


    迪克和路加维尔以及他应当在听的同事们解释起了事情的原委:“因此在事情变得糟糕起来后,克莱夫第一时间想起来了这件事情要求我致电联络你,向BAU小组寻求支援。”


    “我们需要一点帮助.......克莱夫希望能够尽快找出凶手,平息民愤和恐慌,让事件的舆论尽快消弭。”


    说到这儿L,迪克终于提出了他的请求:“路加,你们能前来布鲁德海文一趟吗?”!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