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0554章 你自己管你自己吧(求月票)

作者:江公子阿宝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电影用了常见的黑屏开场,能听到鼓声,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主要是为了吊起观众的好奇心。


    然后出现了中文片名字幕——爆裂鼓手。


    鼓声从缓到急……越来越激烈的鼓声,意味着故事的冲突性会越来越激烈。


    镜头一开始给的是主角在勤奋的练鼓,远景显现出空旷的教室,对比出了主角一个人独自默默孤独的追梦。


    镜头从远缓缓推到近,整个镜头就像美妙的音乐,给观众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这部电影并不搞笑,所以现场没有什么笑声。


    现场有很多都是专业的媒体和影评人,他们看电影的角度非常多,刚开始就能看出这部电影的摄影和剪辑相当的牛逼。


    如果说郝运《心迷宫》是以剧本结构和拍摄手法取胜,那现在的《爆裂鼓手》就是走了完全不同的一個方向。


    剪辑、美术、摄影、音乐、表演……


    每一种都做的非常到位。


    影片经常用镜头去模仿角色的视角,和主角看到的景别,这样能让观众以角色的视角去感受角色的情绪和内心活动。


    所以观影沉浸感做的非常好。


    全程几乎都没有人说话和乱动,在电影之外最多就是有人咳嗽两下。


    郝运握了握安小曦的手,这是一个抚慰的动作。


    意思是不需要紧张,咱们的电影已经成功了。


    他又不是陈楷格,狂妄自大的以为所有的人都应该喜欢他的电影,如果现在喜欢不了,就十年后再喜欢。


    郝运是结合电影本身,再根据现场的反馈做出的判断。


    至于同样紧张的冯元征,郝运就爱莫能助了,而且一般能演变态的人,心理素质肯定不是一般的好。


    你自己管你自己吧。


    电影没有什么复杂的结构,所以观众可以一气呵成的看完整片。


    电影放映结束后,现场立刻响彻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这种掌声并不是礼节性的鼓掌,它非常的激烈,而且持续很久,很多人甚至站起来鼓掌。


    他们觉得自己见证了一部好电影的诞生。


    不是那种云里雾里不知道说什么的,也不是刻画痛苦博同情的,就单纯的是一部电影,它用电影的语言给大家讲述了一个易于理解的故事。


    但是它又不是那种浅显没有内涵,平乏没有感染力的类型。


    这位来自华夏的天才导演,用真实的作品,再一次成为电影节上受到追捧的导演。


    可以预想到的是,此后的几天媒体一定对他大肆的夸赞,观众也会为了抢一张《爆裂鼓手》的电影票早早的去排队。


    同时,评委会也将面临巨大的压力。


    这样一部纯粹的电影,你们要如何来安排它。


    给不给奖?


    不给奖……


    在电影节已经过半,几乎没出现什么亮眼作品的同时,这一届评委会和整个柏林电影节,恐怕都要遭受全方位的质疑。


    柏林从来没有一家独大。


    欧洲电影节有三大,三大之外也不是没有竞争对手。


    此外,奥斯卡带来的压力,让这一届的柏林电影节星光惨淡,优秀作品也越来越少。


    真要是出现《爆裂鼓手》一个奖都没有这样的争议,这几个评委以后估计就没有电影节还愿意请了。


    电影结束后,郝运和其他几个人站到台上接受采访。


    相比较电影开场之前的枯燥提问,这个时候现场顿时就激烈起来了。


    “郝导,是什么原因想要拍摄《爆裂鼓手》这样一部影片?”


    “本片的剪辑师张一凡似乎并没有特别有力的作品,你为什么选定他来作为本片剪辑师呢?”


    “挑选演员的时候有困难吗?影片中曹远征的角色诠释的非常出彩,我们很抱歉的认为超越了你饰演的主演角色,是否可以了解一下选角过程。”


    “连续多部成功作品,郝导已经是青年导演的典范,对于那些正在为他们的处女作或者第二部作品奋斗的电影创作者,你有什么建议吗?”


    ……


    问题一个接一个,郝运风趣幽默,侃侃而谈,大家观影时候的压抑在问答阶段得到了一定的释放。


    只可惜,放映厅很快就要迎接下一部电影了。


    所以郝运不得不宣布首映结束,带着大家退出放映厅。


    如果说电影在放映之前,郝运还单纯的只是凭借自己的个人魅力,还有戛纳最佳编剧的头衔,在电影节期间混的如鱼得水。


    而跟着他来的冯元征和安小曦等人,更是只能借助他的光芒。


    那么,在电影首映结束之后,情况就立刻发生变化了。


    郝运的新片得到了首映观众和媒体的肯定,他带来的这些人同样也成了电影节的“娇客”。


    尤其是冯元征、张一凡、赵斐三人。


    冯元征演的实在是太好了,郝运饰演的男一号和他完全没法比。


    在记者提问环节,人家就毫不避讳的说出来了。


    就算这部电影能够拿影帝,也是冯元征的男二号拿,郝运的男一号完全没有资格。


    当然,这个和人设也有关系。


    赵斐人家本身就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凭借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获得第18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摄影奖、《紫禁城》获得纽约国际电视节最佳摄影奖等等。


    在了解到是他担当摄影师后,影评人才恍然大悟,难怪这手法不是一般的出色。


    而收益最大的,除了冯元征,其实是张一凡。


    在专业的电影人眼中,《爆裂鼓手》排在第一位的不是音乐也不是剧本,而是剪辑!


    不过,大家深入的了解一番之后,发现张一凡也不是新嫩。


    他是姜闻《鬼子来了》的剪辑师——此前很多人都认为是米果剪辑师帮姜闻做的剪辑。


    好家伙,原来这电影的幕后阵容如此的强劲。


    就连安小曦也受到了不小的关注。


    大家看电影的时候,基本上都代入男一号沈运,对女一号安小曦这样漂亮可爱善解人意的小姑娘根本没理由讨厌。


    安小曦的角色在电影里发挥空间不大,但是设定很讨喜。


    男主一开始暗恋安小曦,好不容易鼓足勇气表白,发现竟然是双向奔赴,爱情来的如此甜蜜,让观影的人都忍不住的翘起唇角。


    真美好啊!


    然而,男一号为了破釜沉舟专心打鼓,却和她分了手。


    观众莫名其妙的在内心存了一份对安小曦的愧疚,看到她就像是看到了自己错过的白月光。


    在电影节期间看到安小曦,目光不由自主的就想追随她。


    打个锤子的鼓啊,好好谈个恋爱不行吗?


    不过,郝运更关注的其实还是媒体方面的评价——这个不仅会影响到最终的奖项,也会极大的影响《爆裂鼓手》的版权价值。


    这部电影八百万成本,郝运没指望能有多少票房。


    就靠海外版权来收回成本了。


    第二天的媒体非常给面子的纷纷用了大版面。


    米果《每日综艺》(variety)(北美版)以其权威性和公正性在国际电影界享有盛誉,一部电影在短短的几天的电影节期间能够得到《每日综艺》的影评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


    《每日综艺》在《爆裂鼓手》首映的第二天就高度评价并推荐了这部电影,刊登大幅剧照,并配发了上千字的影评。


    “《爆裂鼓手》是今年柏林电影节的一个突破。作为华夏导演郝运的第三部作品,《爆裂鼓手》在技术层面的成熟让人吃惊。


    影片探讨了如何培养卓越人才、适度指导和虐待之间的界限等复杂问题,引人深思。


    每一场戏,哪怕是开车回家拿个鼓棒,都剪得流畅明快。


    各种矛盾与冲突,老师机关枪式的恶毒言辞,在片子当中也不是随意安放的,他的声音似乎也在融入当中,服务于整个电影的节奏。


    新颖的剪辑全面追赶上了大卫芬奇,这种快准狠的剪辑风格让角色的魅力极具上升,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加剧,一次又一次让观众情绪如同学生一样被逼上绝路,在这小小的令人乏味的练习空间里,鬼斧神工的剪辑给影片增色不少。


    ……”


    《纽约邮报》同样不吝溢美之词,称这部影片“扣人心弦、好玩有趣、鼓舞人心”。


    来自比利时《电影魔力》杂志的影评人佛雷蒂·萨尔特一改吐槽《无极》的态度,盛赞《爆裂鼓手》。


    他认为“电影《爆裂鼓手》彻底摒弃了温情脉脉、浪漫美好的音乐片的常规印象,导演将动作惊悚与心理恐惧嫁接在音乐片的叙事框架下。


    通过爵士乐的节拍和密集流畅的剪辑,赋予了本片剑走偏锋的黑色电影气质。高难度的剪辑与音乐节奏的完美匹配令本片成为本届柏林电影节的获奖大热门!”


    其他的媒体也多是赞美之词。


    “电影《爆裂鼓手》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作品。它通过鼓手沈运的故事,向观众传达了追求梦想的勇气和决心。电影的音乐和表演令人难以置信,让观众沉浸其中……”


    这种就吹捧的让郝运也觉得脸红。


    追求梦想的勇气和决心?


    伱特么到底有没有认真看电影啊。


    不过他也知道,这部电影上映后肯定会被不少人当成励志片来看,只能说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利波特吧。


    当然,也并不全都是交口称赞,还是有不少媒体指出了《爆裂鼓手》的问题所在。


    只是即便是“差评”,其实也特别的温和。


    比如《每日银幕》的报道指出:


    “《爆裂鼓手》是一部紧张(但有些空洞)的心理惊悚片,冯元征的凶猛表演让人印象深刻。


    它的风格可以被称为现代希区柯克式的惊悚电影,但其内容却不适合。


    它也没有提出其中心论点——关于成为传奇人物必须付出的代价——足以让人重新考虑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


    尽管如此,《爆裂鼓手》仍是一个相当有趣的猫捉老鼠的游戏。”


    相当有趣!


    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对于经常骂人的《每日银幕》,这已经是比较不错的评价了。


    因为电影是拍给不同人看的,所以不存在完美的电影,《爆裂鼓手》能收到这样的反馈,已经超出郝运的想象了。


    这让他迫不及待的想要揭晓19日闭幕式颁奖礼的答案。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