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0章 心寒

作者:吃瓜子群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


    贾政的身子晃了晃,又是一个让他无法接受的消息。


    他一生最遗憾的事,就是没有参加乡试,他的文官官职是圣上所赐,这种恩赐的文官在朝中不受文官体系待见。


    再加上他不通俗务,就算有着贾家的资源,也只是五品文官官身。


    他的长子贾珠,也算是个能读书的,可惜身子不好,早早就逝了。


    如今听到贾蔷在江南中了亚元,这个消息将他内心的骄傲打的粉碎。


    “老爷!”王夫人连忙扶住了贾政。


    “我没事!”贾政摆了摆手道。


    “珍哥儿媳妇,你给蔷哥儿带个话,就说老婆子请他入府一趟!”贾母心中虽惊,但还是说道。


    贾蔷越是厉害,她就越是想要贾蔷回归贾家。


    这等人物回到贾家,贾家的未来可期。


    看看如今的子孙,没一個能够与贾蔷相比的。


    “老祖宗,我会转告蔷老爷的!”尤氏无奈的回道。


    看来这次的任务要完不成了,她内心很是不舒服。


    尤氏离开了荣禧堂,她走在出府的路上,却是听到了一旁两个丫环在连廊中的交谈。


    “宝玉哭闹着要林妹妹,他这是想媳妇了!”一丫环嘻嘻笑着说道。


    “宝玉才多大,不要乱说!”另一丫环说道。


    “昨儿个还偷吃人家的胭脂,却是不小了,知道要媳妇了!”之前开口的丫环笑着说道。


    “真的?宝玉又吃你的胭脂,看来以后要称你姨娘了!”另一丫环取笑道。


    接着就是两个丫环的打闹声。


    尤氏面色一变,不由的加快了脚步。


    待回到‘敕造贾侯府’,她想了想走向天香楼。


    这件事还是要与贾敏说,与贾蔷说了也是为难贾蔷,难道让贾蔷上门去讨个说法不成?


    “珍大奶奶,许多年未见了!”贾敏见到尤氏,笑着请其入座口中说道。


    “林夫人,我刚去了荣国府见了老祖宗,却是在荣国府中听了个传闻,这才急着来见你的!”尤氏神色有些紧张的说道。


    传闻这种事可大可小,大的话有可能让林黛玉身败名裂,女儿家的名声在这个年代可是极为重要的。


    “荣国府中有何传闻?”贾敏疑惑的问道。


    “传闻说宝玉哭闹着要林妹妹,旁人都在传宝玉是在想媳妇呢!”尤氏如实的回道。


    “岂有此理!”贾敏怒的一拍桌子,事关女儿名节,真要是坏了名节,不单是影响女儿,就连林如海都会受到影响。


    “我知道荣国府奴仆的情况,他们一个个都好传小话,还要注意些,以免影响了林姑娘的名声!”尤氏接着提醒道。


    “荣国府的奴才都被惯坏了,我要劝下蔷哥儿,以后少与荣国府打交道!”贾敏已顾不得荣国府是自己的娘家了,自家女儿的名节最为重要。


    本来这件事到此也就结束了,贾敏也只能在家中生些气。


    她同样不好找上荣国府讨说法,她可是嫁出去的女儿,她代表的是林如海的林家。


    下午时分,鸳鸯带着贾母之命来到了‘敕造贾侯府’。


    在一丫环的带领下,鸳鸯来到了天香楼。


    哪怕她跟着贾母,也算是见识不少,但眼见贾敏住在天香楼,也让她心生羡慕。


    “鸳鸯,可是母亲有什么事?”贾敏虽说对荣国府有些怨气,也不可能撒在贾母的丫环身上,她问道。


    “老祖宗让三姑娘带着小小姐回府居住一段时间,老祖宗已让人收拾了一处清静的院子!”鸳鸯欠身回道。


    上一次贾敏生气离开,是因为贾母准备让林黛玉与贾宝玉住在一起。


    这次请贾敏回去,自不可能再犯同样的错。


    如果没有尤氏听到的小道消息,贾敏一定会听从贾母的吩咐,带着林黛玉到荣国府住一段时间。


    但正是因为知晓了荣国府中的传闻,她可不想害了自家女儿的名节。


    “听闻宝玉哭闹,要黛玉回去?”贾敏突然问道。


    鸳鸯本就不是擅长说谎的人,她先是一怔,反应过来后一时之间却是不知如何回应。


    贾敏怎会看不出这其中的意思,很明显传闻是真的。


    她的面色变得极其难看,如果贾母不知道林黛玉已与贾蔷订了婚,或许如此安排还算是想要撮合林黛玉与贾宝玉。


    可都表明了贾蔷与林黛玉是订了婚约的,贾母还会如此的安排,这真要是传了出去,让世人如何看林黛玉,又如何看诗书传家的林家。


    “你回去禀报母亲,女儿多谢她的好意,我还要顾及自家女儿的名节,就不回去了!”贾敏沉声说道。


    鸳鸯曲身行了一礼,转身回去汇报了。


    贾敏看着鸳鸯离开的身影,内心一阵阵的发寒。


    贾母对贾宝玉的溺爱,已经到了何等程度,就连外孙女的幸福都不顾及了。


    她可不相信贾母会不知道这一点,女儿家的名节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贾宝玉虽小,但七岁不同席的规矩,八岁的贾宝玉也要注意男女大防了。


    那日她也见到了贾宝玉,那一脸的风流,怕不是个安生的。


    贾敏想要立即去找贾蔷,只不过贾蔷这会儿并不在府中。


    贾蔷确实很忙碌,他这会儿前往了国子监。


    之前他走的关系,参加了江南的乡试,现在回来了,明年还要参加会试,多多少少要知会国子监这边。


    “贾蔷,蔷哥儿!”进了国子监没多久,就听到身后有人在叫自己。


    他好奇的回过头去,他虽在国子监学习了近三年,但所交的朋友可不多,能够如此亲切叫自己的更少。


    “郎兄!”他回头看到了郎立安,不由得惊喜叫道。


    “果然是蔷哥儿,这么久没有见到,我还以为认错人了!”郎立安开心的说道。


    旧友许久未见,自是格外的高兴。


    “自你拜了师后,就再没有见过!”贾蔷也是笑着回道。


    同是在国子监读了两年多,郎立安因家中的关系拜得了明师,自是减少了至国子监的时间。


    而贾蔷更是在之后不久就离开了京城,旧友之间便没了相见的机会。


    “蔷哥儿,这次乡试你怎么没有参加?”郎立安好奇的问道。


    以他对贾蔷的了解,就算贾蔷的学识不够,也会参与乡试增加经验,这也是大部分监生的想法。


    “你参加了?”贾蔷没好意思说自己的情况,他反问道。


    “哎,名落孙山,老师说我至少还要数年苦读才有希望!”郎立安摇头回道。


    这下子贾蔷更不好说自己的情况了,实在是不想打击郎立安。


    “对了,伱可拜了老师?”郎立安想到了什么,开口问道。


    “家师名林如海!”贾蔷对着南方抱了抱拳回道。


    “林如海,探花林如海,扬州巡盐御使林大人!”郎立安很快就想起了林如海是谁。


    主要林如海的林家在文人中是非常出名的,加上又坐在巡盐御使这个关键的位置上,更让林如海的名声极重。


    “不对,你去江南了?”郎立安反应过来说道。


    “是的,我去了扬州拜了林如海为师!”贾蔷笑着回道。


    “那这一科金陵乡试的亚元贾蔷就是你了?”郎立安又追问道,他上下重新打量起贾蔷,感觉有些不认识了。


    或许各地的乡试名单普通人并不会关注,但在文人之中,一些关键地区的乡试前几名还是会广为流传的。


    就象金陵乡试,这可是大乾乡试的最高水平了,京城这边的文人自是关心。


    “正是!”贾蔷点了点头回道。


    他也没有想到郎立安也知道金陵乡试的消息,他以为两地相隔如此远,那边的消息不会传过来的。


    事实上贾蔷算不得真正的文人,看看真正的文人,理应经常与其他文人相聚,彼此交流。


    他在扬州时,还结交了几位文人,但后来随着他的事务多起来,也减少了与那几位文人的交流。


    所以很多文人之间的消息,他才会不知道。


    “那可是金陵乡试的亚元,你可告知吕祭酒?”郎立安激动的问道。


    吕祭酒是负责他们这一期监生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