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百七十六章 又是一年中秋夜 十六

作者:堵上西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夏花很生气。


    可吴谦并没有发现,他此刻很欢喜。


    “本宫以为二皇兄极有见地!”


    “不过……这些话仅限于你们知道就好,就不要传出去了。”


    “毕竟都是些少年,心性尚不是太成熟,不能让他们骄傲啊……要让他们明白未来的路,还很长!”


    “但有能力有本事的人,本宫是不吝于奖励的。”


    “小桂子,”


    小桂子噗通一声跪下:“殿下,奴才在!”


    “宣艾河东、蒲千墨、邰昭华、文山……九人登文汇楼,本宫要看看咱吴国学子的风采!”


    “奴才遵旨!”


    小桂子一骨碌爬了起来,飞快的跑了下去。


    吴谦又扬了扬手里的这九首词,“这九人,吏部当记录在册。”


    “等顾念惜顾老大儒带着月见书院的佳作归来,国子监再行评审,决出前三之后,吏部造册在案,给本宫过目。”


    坐在下面的吏部尚书洪晏清连忙起身一礼:“臣,尊太子命!”


    “嗯,人才,本宫需要大量的人才!”


    “尔等都是朝中重臣,在处理国事之余,也肩负着向朝廷举荐人才之责!”


    “本宫所说的人才,不局限于书读得好的学子。天下之大,能人异士众多。他们或隐于市井,也或隐于山林。”


    “或擅长占卜、也或精于算术,或深谙兵法谋略,也或懂律法经义,凡此种种,本宫以为皆是人才!”


    “尔等可大胆向本宫举荐,得本宫认可者……自会大用之!”


    “本宫有宽阔胸怀,必不会埋没了他们的才华。”


    就在这时,小桂子带着九个学子来到了文汇楼的三楼。


    吴谦没有再说,他洋溢着一抹宽厚的笑意,视线从那九名学子的脸上一一扫过。


    九名学子垂头而行,在小桂子的带领下来到了吴谦的面前,他们恭恭敬敬的跪了下去,齐声高呼:


    “小人拜见太子殿下!”


    吴谦上前两步,他就在群臣的视线中,极为亲切的将那九名学子给一一扶了起来。


    “都是我大吴的青年才俊!”


    “起来,起来,赐座,赐酒!”


    “谢殿下!”


    这九个学子一个个激动的无以复加!


    就连一直仰慕于李辰安的艾河东也不例外——


    这是他们第一次见到吴国的储君!


    这位储君将在明年秋登基为帝!


    他们原本极为忐忑,却不料这位太子殿下竟然如此宽厚和蔼!


    他未来,必然成为吴国之一代明君!


    能够在这样的明君手下为官,当能实现各自心中的理想抱负,做出一番伟大的事业来!


    他们规矩的坐在了矮几前,眼神炙热的小心翼翼的看向了吴谦。


    吴谦很满意。


    因为就连那些大臣们看向他的视线里也充满了赞许。


    哪怕那几个原本对自己不太客气的老东西,这时候也不例外。


    “你们的诗词,本宫已仔细的读过。”


    “这里有两位大儒,还有这么多的文武大臣,还有本宫的二皇兄安亲王,大家对你们的诗词都极为认可。”


    “在本宫看来,就算是宁国的那位诗仙没死,就算他亲自前来,再做这中秋之词,大抵也不过如此。”


    “就算是他的那老师李小凤亲来……想来也写不出一朵花来。”


    吴谦原本之意,是想要对这九个学子先褒扬一番,让他们充满斗志充满信心,再敲打他们一番,让他们戒骄戒躁,知道学无止境。


    如此一来,既可以表现出他的期望,亦能让这九个学子乃至于此间的文武大臣们对他刮目相看,甚至对他死心塌地。


    可他万万没有料到他的这两句话将原本心里就不舒畅的夏花的那团火给点燃了!


    夏花忽的站了起来,打断了吴谦就要再说的话!


    “殿下,我倒是以为,如果李辰安依旧活着,这诗词文章,就没有他们的事!”


    “他是诗仙!我不相信他的诗词能被他们超越!”


    “我更不相信他们的诗词能与李先生比肩!”


    夏花这话一出,全场陡然寂静。


    吴谦活生生将到了嘴边的话给咽了回去。


    坐在下面的夏花她爹夏琉这一瞬间心肝儿都提到了嗓子眼上。


    站在后面的魏公公此刻抬起了头,看向了夏花的背影。


    夏花又向前一步,“我虽然没有看过他们所做的诗词,但恰好我这里有一首先生所做的词!”


    “就在昨夜!”


    “也是月圆,写的正好也是中秋!”


    夏花从怀中摸出了一张纸来,视线扫过了众人。


    那九个学子其中有三个此刻抬起了头看向了夏花,眼里流露出的不是愤怒,而是期待。


    那些文武大臣们,竟然也有一些看向了夏花,面上的表情有些复杂。


    吴欢此刻差点跳了起来。


    他知道既然是李小凤之词,那必然是震惊天下之词!


    但他硬生生收回了看向夏花的视线,甚至微微垂头,以掩饰他内心之激动。


    吴谦微微眯了眯眼,却又展颜一笑:


    “哦……本宫倒是知道你拜了一个先生,却不知道那李先生竟然在昨夜做了一首中秋之词!”


    “既然如此,将此词给本宫瞧瞧,如何?”


    吴谦本想将这首词收了,本想阻止夏花将这首词公之于众。


    然而夏花似乎并没有领会他的意思。


    夏花竟然又开了口:


    “我是个武人,不懂得庙堂里的那些弯弯绕绕。”


    “在天音阁,师傅教我万事随心,方能证得大道!”


    “此刻我意难平,那就请诸位品一品我那先生的这首中秋词!”


    “此词名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吴谦深吸了一口气,深深的看了夏花一眼。


    夏花的师傅便是天音阁的阁主,也就是当今皇上的亲妹妹,他吴谦的小姑!


    这个小姑,早年就离开了京都去了天音阁学武。


    父皇对这个小姑极好,这也是这些年来,皇室与天音阁相处极好的主要缘由。


    小姑有故事。


    父皇对小姑的好据说源于心中的愧疚。


    夏花是小姑的关门弟子,也是夏国公府的大小姐……


    那该死的李小凤,他究竟做了一首怎样的词呢?


    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夏花开口:


    “先生昨夜举杯邀月,他喝了一壶酒,吟诵了这首词,只用了十息的时间!”


    “我以为此词,写尽中秋!”


    夏花面容一肃,修长的脖子一扬,将这首词吟诵了出来——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


    夏花望向了围栏外的月色,她的眼里已忽视了那些看向她的无比震惊的目光。


    她的眼里是先生那狂放的模样。


    她的声音也渐渐高亢: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夏花张开了双臂,眼里浮现的又是李辰安的模样。


    她的声音渐渐低沉: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一词诵罢,整个文汇楼里,只有她的声音在所有人的耳畔回荡!


    吴欢心里剧震!


    吴谦一脸骇然!


    那九个学子面色煞白!


    两名大儒……他们居然浑身都在颤抖!


    此词,当真写尽中秋!


    中秋之月年年圆,但中秋之词,恐怕再不会有。


    夏花向那围栏走去。


    她站在了围栏前。


    一身白衣胜雪,更胜月。


    她忽的一跃……


    她跃过了围栏!


    她展开双臂,向那轮明月飞去。


    衣袂飘飘。


    长发飘飘。


    就像昨夜里李辰安抱着钟离若水飞去一样。


    文汇楼里。


    万籁俱寂。


    夏花的心里,那个天魔相,愈发清晰!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