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28章 人有三百六十骨节,可养三万六千神!

作者:罗樵森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脑子里响起嗡鸣声。


    整个人这一瞬,都陷入了空白。


    吸扯,仿佛将我榨干。


    蓬勃爆开的生气,又让我身体充盈!


    我身上那些衍生出来的燕胎,瞬间枯萎。


    下一霎,它们又娇艳充盈。


    这一幕,快速的重复。


    若是有人旁观,定然会觉得极其奇妙。


    可实际上,那种痛苦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当初瘟癀鬼要从我身体中挤出魂魄够痛了。


    远远及不上现在痛苦的十分之一。


    我惨叫,哀嚎,想要用力将真燕胎拔下来。


    可往往意识跟不上肢体,意识发力的时候,身体就处于被榨干那一瞬,根本没有任何力气。


    再等身体恢复时,意识又没有反应过来,刚好就形成了交错。


    那尸身上的燕胎,却越长越大,越来越娇艳,越来越旺盛,几乎要将他的身体完全遮挡,将他的头脸都覆盖下去。


    这一幕太恐怖瘆人了。


    饶是燕胎是仙芝,一样让人恶寒不已。


    我……跟不上节奏……


    只是陷入这个重复中,一时间,我心态都快要崩溃。


    太痛了……


    可如果永远跟不上节奏,掐不准那个摘下真燕胎的契机,我就要永远困在此地?


    当然,这个永远,可能是尸丹被彻底吸干的时候?我也就成了上方那十六具龟尸中的一个?成了假燕胎的温床?


    可越急,反应力反倒是越慢。


    心焦没有带来好的结果,只有糟糕,更糟糕!


    我双目开始涣散,脑海中却忽然震荡一下,口中喃喃:


    “五脏,九宫,十二室,四支,五体,三焦,九窍,百八十机关,三百六十骨节,三万六千神……随其所而居之。”


    “魂以精为根,魄以目为户,三魂可拘,七魄可制!”


    “五脏,九宫,十二室……”


    “……”


    “魂以精为根……”


    “三魂……七魄……”


    我语速愈发快。


    四规山的心法中就有这样一段内容。


    何忧天曾和我说雌一祖师的时候,就列举过这样一段话。


    他将这个内容,和境界挂钩。


    甚至和三尸虫挂钩。


    达到这种境界,三尸虫即便来三次,都无所畏惧,甚至会被灭杀!心境会到达至臻的境界!


    我,还没有这样的境界。


    可这一番心法道术,让我福至心灵,懂了一个点!


    魂,魄,是意志,身体,只是门户。


    开门关窗靠意志。


    甚至可以比作,身体是器物,魂魄是手足。


    每一寸的身体,都被魂魄所控制。


    人有三百六十骨节,就有三万六千神,完完全全,协调合一!


    那股感觉,化作了醍醐灌顶的通透。


    就这么一瞬间,我身体再次充盈。


    意识跟上了身体,甚至是快于身体。


    啪嗒一声轻响,燕胎,从那尸身手中取下!


    这一瞬,我身上生长出来的燕胎完全枯萎,只不过,我身上的生气并没有被榨干。


    一手持着燕胎,我吐出口中含着的那枚尸丹。


    本身莹润如玉的丹,就像是历经数百年风化的玉石,没有了丝毫光泽,灰扑扑一片,随时可能碎裂。


    我怔怔看了许久。


    古羌城赠我这一枚尸丹,我还答应了,用完之后退回去。


    可它成了这副样子,还怎么退?


    直觉告诉我,可能再重复个三两次,尸丹就完全成齑粉了。


    相对而论,如果我还没有领悟到刚才那一瞬,魂可控制身体的手段,我也要留在这里长眠。


    另一手中的燕胎,质感是温润的,它红的就像是血液一般,紫的又像是天边东来紫气,完全凝结汇聚成一团。


    两种颜色,就那么完美融洽在了一起。


    眼前这尸体,失去了真燕胎,他身上那些衍生燕胎,好似快要枯萎一样。


    不过,它们又没有完全枯萎,肉眼可见的缩小,却成了一条条血线,宛若血管一般。


    它们最终顶端汇聚的点,是在那人的手上。


    我纵身跃出棺材,落在地上。


    整个洞中的燕胎,都在冰雪消融。


    最终都没有消失,而是斑驳血线,布满整个石洞。


    淡淡的白气,正在从那十六个洞口中弥漫而出,融入血线,似是淌回棺材内。


    三道身影几乎同时动作,抬起棺盖,封住了红棺!


    我隐隐想到一个可能。


    燕胎,不会因为被我摘掉而断绝。


    它生长出来之后,就滋生了如此多的衍生物。


    当它被摘掉后,这些衍生之物就在反哺,连带着那十六口龟尸的生气,终有一天,又会有一朵新的燕胎滋生。


    那握着燕胎的人,又究竟是何方神圣呢?


    他,才是句曲山最开始的祖师吗?


    三茅真君,因他而得道?而建立了句曲山?


    我不知道。


    三道身影不知道何时围在我身旁,无一例外,他们都含笑颔首。


    我盘膝坐地,不再犹豫,将那燕胎送入口中。


    那一瞬,是一股极其温润的气息,灌入了喉咙,淌入腹内。


    和生气的蓬勃爆炸不一样,这气息太柔和了,我能够感觉到,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养着我每一寸内腑。


    善尸丹的生气,是强行灌入。


    燕胎,截然相反。


    还有一个关键点,我含着尸丹,不停的被吸干,充盈,这算破后而立了吧?


    我只是感觉自己的身体无与伦比的强劲,可总是缺了一种感觉。


    老龚的想法对,尸丹能提升实力,可对我来说,好似还是差了一点点。


    它弥补强化了肢体,好似我差了一点控制力。


    对,就像是当日我请祖师上身的时候,那位不知名的祖师,形容戴泓,身体够强了,魂魄差一点出阴神。


    这意思就是,戴泓的魂魄不足以支配他的身体。


    我,亦如是。


    身体被滋养了一遍。


    然后感觉到的温润,就不是养身,而是润魂。


    本能的,我微微颔首,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最后,我看到了一片盎然的紫。


    意识,空寂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


    我缓缓睁开双眼的时候,那股通透的感觉,仿佛举手投足,人都能一跃两三丈高。


    仿佛我挥手射出法器之间,就能念出数段道术。


    还有一股冲动,在我心中蓬勃滋生。


    视线瞬间将整个石室内的环境全部揽入其中。


    三茅真君,走了。


    取而代之的,是句曲山三个弟子,正在盘膝打坐。


    先前他们还好,正正常常,此刻却显得十分虚弱,脸颊都削瘦许多。


    我起身,他们三人同时有了察觉,立即睁眼,起身。


    “长老!”


    三人异口同声。


    随之三人又是一愣,相视对方。


    “还记得你们怎么会在这里吗?”我深深注视着他们三人。


    削瘦,来自于粒米未入,是因为辟谷。


    我在这里停留的时间,应该已经很长了。


    “这……”三人相视惘然。


    “隐隐约约,有一点点印象吧?好像莫名其妙,就跟着长老您出来了,莫名其妙,就到了这个地方……然后,您就在闭关,我们不敢远离,也就在这里闭关,脑子里好像多了一些东西,对,是这样的……”一人低喃。


    另一人摊开双手,低头看着手掌,咽了口唾沫,道:“我感觉……实力好像提升了很多……为什么?”


    “天呐……”第三人他声音更颤抖,似乎要哭出声来。


    他们,并没有到真人级别的实力。


    底蕴和积累都不够。


    三茅真君的上身,也只能改变心境感悟,会让他们的魂魄得到滋养,壮大。


    就像是我先通过雌一祖师,达到半步真人的境界后,身体差了一些,要靠着道法去提升。


    之后,就是身体一直在提升,魂魄境界跟不上。


    一直到眼下完全同步,尸丹锻体,燕胎养魂!


    当然,他们的真人境界,不会像是我这么难。


    “记住,不要喝田公泉。”


    “若有心魔,坦然面对,不要走捷径。”我再度开口,是将话题拉开。


    手,下意识的摸在额头的位置。


    我看不见,可我知道,那里有一张三茅真君的符,封着具象化的中尸白。


    境界到了,或许对尸虫的控制力,会多一些。


    只不过,我还是不敢直接将符扯开。


    按照三茅真君的想法,以及我的认知。


    是要等我斩中尸的时候,才能破符?


    “长老训诫,弟子谨记。”三人依旧异口同声,他们的默契,已然有了初步显露。


    这,是因为三茅真君。


    句曲山,才是真正的,破后而立?


    他们三人,必然会成为新一代的句曲山三真人。


    远远强过于,茅粟,茅糸,茅义?


    “我闭关了几日?”我再问。


    “弟子不知。”三人回答。


    我摸出来手机,早已经没电关机了。


    默了片刻,我说:“走吧。”


    回到先前下来的那洞口正下方,我都没有用力,只是动念,就轻而易举的跃了上去。


    那三个句曲山弟子随后上来。


    我走到了那块圆石的旁边。


    手,搬在石头上,第一个感觉是重,随后我发力,沉闷的声响中,这石块被我推了起来。


    没有夸张到那种数百斤的巨石直接举起,却也没有多费力,将它滚到了位置,稍稍牵引发力,那圆石严丝合缝落入洞口中,稳稳的封死了入口。


    若非三茅真君来此,若非他们直接点出位置。


    我压根就想不到,燕胎就在脚底下。


    老龚和吴金銮,一样如此,他们还想着集结先生,谁能知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