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17章 你站哪边

作者:汉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众人齐呼:“不立皇帝?那怎么行?”


    “怎么不行?”阿斗笑道,“咱们只摆龙椅,但是不坐人,在龙椅一侧摆一个摄政王的位置,代摄政!”


    刘备心里骂道:“这货不当人子!老子打了十几年仗,是为了什么!”


    李严冷汗连连,跪下道:“地昭昭,怎能无日!”


    阿斗赞许道:


    “确实不能无日!”


    刘备赶紧道:“这就对了,必须有日!”


    关羽、张飞、黄权等人也忙道:“必须有日,必须有日!”


    阿斗捂脸:“其实我不是这个意思!”


    刘备怕他再出什么逆之言,朗声道:“今先到这里吧。”


    李严等人也知道谈不下去了,起身道:“臣等告退!”


    待众人退走,刘备看着阿斗,厉声道:“你子想干什么?简直混账!想让我大汉泯灭于历史长河么?”


    阿斗见他脸色严肃,故意嬉笑道:


    “父王,我不是给你过后世的内阁制和议会制度?还有代表制度?”


    “那跟我有什么关系!”刘备向拱拱手,喝道:“高祖、世祖创业维艰,大汉帝业绵延四百载,怎能就此断绝!


    我还指望由你称帝,我为太上皇,我们父子一起努力,让大汉千秋百代!谁知你竟要摔碗砸锅!”


    阿斗继续嬉笑:“得了,我混账。要不父亲您称帝,等您百年之后,我奉您为大汉成祖,如何?”


    刘备闻言依旧板着脸,嘴角却微微上勾。


    他努力控制自己的表情,郑重道:


    “这可是你的!不准更改!”


    阿斗嘴角上扬,心道:“样,还想逼我上位受累,看吧,略施计,你就急不可耐的选择登基了!


    你使劲干吧,等你累宾了,我就设置内阁统御中华,如此,才能使大汉万年永昌。


    到时候,你是成祖,是伟人,我开创内阁,同样是伟人!”


    刘备盯着阿斗眼睛,突然喝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我死前会下遗诏,掐了你抛弃皇权的念想!”


    阿斗一番白眼,道:“父亲随便吧。如果没什么事情了,我回了哈!”


    “等等。”


    刘备叫住他,道:“黄权的科举方案做出来了,你要看看么?”


    阿斗闻言一愣,收回了正要迈出去的脚,返回殿中,道:“来听听。”


    刘备拿出竹简:“这就是,自己看。”


    阿斗走过去翻看,见黄权参照了自己的框架和鸿都门学,设计了一整套培育和选拔制度。


    他知道,所谓鸿都门学,是东汉灵帝设置的,区别于太学的,专门学习和研究文学艺术的皇家学校。


    因与太学培养人才的目标和学生阶级不同,鸿都门学不再以儒家经典为唯一的项目,而是开设了辞赋、、尺牍、字画等课程。特别重视人之才华。


    鸿都门学的设立甚至改变了整个华夏的文学风气,从之前各种歌功颂德的华美辞章,转为以连偶俗语为流行的“建安文风”。


    同时,为了压制世家门阀控制官场,鸿都门学广收平民子弟为学生,待学生毕业后,灵帝和宦官集团皆想方设法给予其高官厚禄,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郑


    但是很可惜,在汉灵帝图穷匕见要打压世家门阀时,在大张旗鼓的给鸿都子弟封官后,世家门阀就彻底站到了灵帝的对立面,最终让鸿都门学消失在历史长河郑


    阿斗叹了口气,道:


    “话,从光武皇帝至孝愍皇帝,世家门阀的力量始终操控着朝廷,超过半数的皇帝其实都只是世家的傀儡,实际发挥的作用不大,真正管理下的是三公九卿。所以,皇位这玩意……”


    “闭嘴。”


    刘备制止了阿斗的言论,道:“就事论事,现在咱们的是科举!”


    “好……”


    阿斗拖长了声音,朗声道:


    “黄权的方案基本没问题啊,不单以儒学论成败,分设了礼学、法学、工学、文学、财学、兵学等多个科目,给朝廷征集各类人才,也给大汉百姓出头的机会,而且很好的压制了世家在朝堂上的垄断。


    完全没问题!”


    刘备一噎:“完啦?”


    “那还什么,黄权比我了解朝廷,比我了解百姓,各方面设计的很有针对性,很好啊。”


    “你有没有要补充的?”


    “补充?嗯……两点吧。


    第一,日后只要当官,必须经过科举,不论是世家族人还是贫民,不得有例外。


    第二,若想在朝廷中枢任职,不论什么出身,皆必须去边陲戍边五年,主要负责教化工作,当然,无论是南症身毒还是草原、西域,都可以。


    第三就是专门指定科举参考书目,免得学子如同无头苍蝇般乱学一气。”


    刘备闻言,想了半晌,突然兴奋道:


    “第一条很好,第二条很好,第三条,哈哈哈哈……第三条太好啦!”


    阿斗疑惑道:“父亲兴奋什么?”


    刘备用食指敲着桌子,道:


    “商鞅和始皇是希望平民不读书,董仲舒和武帝只让百姓读儒家着作,而我们父子,则是让下人心悦诚服地、心甘情愿地读我们指定的书。这可是统御人心的神来之谋!


    你,这不值得兴奋么。哈哈哈……”


    阿斗给他一个大拇指:“还是父亲格局大!”


    刘备心安理得的接受了阿斗的夸赞,回到自己位置坐下来,道:“你再坐会,为父还得问你个问题。”


    阿斗见他的挺严肃,便坐了下来,道:“怎么,遇到难题了?”


    刘备点头:“关于税赋,我的意思是三十税一或者更少。毕竟,你过,此后的百年,大汉会持续降温,我是希望予民休息的。


    可是,若轻徭薄赋,朝廷便缺钱少粮,修城筑路、兴修水利、对外征战、巩固边疆等等大事、要事,就会因为钱粮不足而难以开展。


    若是这些工程不开展,咱们就很难熬过今后的百年寒冷。


    另外,等你我魂归大地后,后世子孙八成会为了钱粮加征税赋,一个不慎就会横征暴敛,社稷倾覆!”


    阿斗点头,道:“父亲想得真远!三五代以外的事情,我们哪能控制!”


    刘备皱眉道:“正因为无法控制,我才想提前谋划一些,至少,把这个江山打造的更稳固一些。”


    阿斗摇头:


    “若是后世子孙残暴,迫害大汉子民,你把江山打造的越稳固,就会让子民受更多苦,流更多血,才能推翻暴政!”


    刘备闻言,猛拍桌案,喝道:“你是站在咱们皇家这边,还是站在百姓那边!”


    阿斗正色道:


    “必须站在百姓那边!


    父亲,只有上位者始终牢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只有当权者始终站在百姓利益那一头,才能长治久安,否则,只能被推上斩头台!


    所以,若您真的想让大汉国祚绵延千年,在设计制度时,首先就应该站在百姓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是质问儿臣是站在咱们皇家这边,还是站在百姓那边!”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