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4章 兵抵南郡

作者:汉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傅士仁看着东吴众将,被其气势所惊,额头沁汗,不住地用衣袖擦拭,口中默念着三个名字:“朱然,马忠,潘璋……”


    同一时间。


    白帝城以东50里的长江江面,阿斗坐在甲板吹着江风,嘴里喃喃的说着几个名字:


    “朱然,潘璋,马忠,丁奉,徐晃……”


    “世子!你说的是谁啊?”


    黄皓自船舱内跑过来,好奇地问道。


    阿斗转脸看他,见他脸上布满喜色,没回答问题,反问道:


    “有什么好事发生吗?”


    黄皓立刻欣喜道:“船夫说,从白帝城到南郡,共走水路1200里。顺水而下,即便不用船桨,每个时辰就能行驶40里,一日就是480里!”


    阿斗心头一颤,问道:“如此算来,根本不用十多日,两天半即可到达南郡?”


    “翎军将军说那么长时间,是因为他计划只在白日航行,还要预留出安营扎寨和登船、卸船的时间!而我们不需要这么费事!”


    阿斗很是兴奋,站起身,迎着江风道:“真是太好了!如此一来,我就不烦心了!”


    黄皓又道:“可是船夫说了,我们是大船,在很多险弯处会耗费相当长的时间,估计三天半到四天才能到!”


    “那也很好啊!”


    阿斗心情大好,想起黄皓刚才的问题,低声道:


    “你问我刚才说谁的名字是么?我告诉你,我所说的徐晃,是即将冲破关羽军营的曹军大将,而朱然、潘璋,是对关羽围追堵截的东吴将领,马忠呢,最终会生擒关羽,缴获赤兔马!”


    黄皓闻言缩了缩脖子:“世子,你发烧了?说胡话呢?”


    “没有,我说的是真的。当然,如果我提前赶到荆州,这些都不会发生。”


    黄皓虽然唯阿斗马首是瞻,但是对于这些“故事”,他是不敢相信的,小声问道:“世子怎么会知道这些。”


    阿斗觉得穿越这种事很难解释明白,只好说道:


    “我于梦中见到仙人,赐我天道气运,教我《周易》《连山》《归藏》,因此我才聪慧起来,更推演出了关羽的未来!”


    黄皓回想阿斗病后性情大变,比之前聪慧数百倍,武艺也由凡入圣,几乎瞬间就相信了阿斗的解释:


    大喊道:“原来如此!哈哈,必须如此!世子将来成仙,一定要带上我!”


    阿斗开玩笑道:“有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鸡都能成仙了,还能缺了你么!”


    ……


    南郡。


    吕蒙立身城门前,看着推迟了一日才抵达的陆逊,关心地问道:“伯言比预计晚了一日,路上可是遇到麻烦了?”


    “遇到长沙北上支援关羽的5000步兵,费了些事收编了,故此迟了一日!”


    “哈哈哈,伯言真乃福将,请!”


    吕蒙携着陆逊的手,大步走向城中。


    陆逊用力拉住,停了脚步:


    “大都督兵贵神速,我们已经迟了一日,不能继续拖延了。南郡和公安相距仅仅70里,在保存体力的情况下,两日即可到达!


    现在就让士卒分成两队,一队走陆路杀向南郡,另一路走水路,沿长江直奔南郡。


    此外,还要分兵突袭零陵,长沙等地!不给他们喘息的时间!”


    吕蒙哈哈大笑:


    “伯言真乃神人降世!你放心,昨日一早,潘璋已经带兵杀向南郡上游的宜都,相信后日便能抵达。朱然带着习宏,前往长沙赚开城门,三五日就能成功!


    伯言既然不辞辛苦,那咱们马上起程,逆流而上拿下南郡如何?”


    陆逊问道:“大都督如此自信,可是已有妙计乎?”


    “哈哈哈……有傅士仁领路,帮我们骗过糜芳,叫开城门!可算妙计?”


    “如此甚好。”陆逊回身对大军高叫:“传令下去,丁奉部率军登船,孙皎部走陆路北去!”


    孙皎是孙权堂弟,善带兵,历史上他是征荆后军,在吕蒙白衣渡江后挥师西进,拿下多座城池。


    丁奉年少从军,先后隶属于甘宁、陆逊、潘璋等人,骁勇善战,三国末期斩杀权臣孙綝,替孙休夺回了皇权,官拜大将军,后扶孙皓为帝,成为吴国大司马。


    二人此时皆是少年,但已有大将之风。


    他们带着大军分路而行,直奔南郡。


    ……


    同一时间。


    糜芳看着堆满书架的竹简,夸赞下属办事得力。


    又往武库查看打造好的铁锤,一个刻“裂天”,一个刻“崩岳”,摆放在一个紫檀木桌案上,满满的压迫感让糜芳频频点头:


    “这锤子有气势,阿斗肯定喜欢!”


    他心情愉快,对下人道:


    “今日难得天晴,速请军中各营将领,来太守府饮酒!”


    ……


    两日后。


    宜都。


    潘璋带兵800人,立身宜都城南的山地。


    “传令,在此山阴面,竖起万展军旗,营造出三万大军的气势,留200人看守,600人随我杀向宜都!”


    “哒哒哒……”


    600骑兵向北猛冲,不多时便冲到宜都城下。


    公安县的降兵上前叫门,守军不开,潘璋大怒,弯弓射箭,直击门楼。


    守将樊友立身城头,高呼:“你区区600人,怎敢叫嚣!”


    潘璋冷笑,向南一指:“我3万大军在后,随时杀到,一日可破你孤城!”


    樊友喝道:“孤城?我上游有秭归县,下游有南郡,何来孤城!”


    潘璋派出公安县的降军,上前唱名,更带出傅士仁族弟,厉声道:“公安太守傅士仁已降,南郡今日可破,你是今日投降保命,还是明日破城被杀?”


    樊友生性胆小,闻言心惊胆战,连忙命人辨认,多位下属认出公安之兵,跪地回复:“将军,确实是公安北门校尉和东门校尉,还有傅士仁族弟三人!”


    此时,潘璋将傅士仁亲笔信射上城楼,樊友连忙打开查看,匆匆扫过,验证印玺,不由得跌坐在地,悲呼:


    “啊!怎会如此!”


    “将军,我们只有200士卒,应速速点燃烽火台,并派兵求援!”


    樊友点头,忽然又摇头:“不必了,敌强我弱,为了兄弟们性命,速速开城投降!”


    ……


    南郡。


    在太守府连日饮酒的将领,还未睡醒,南郡下游10里,已然出现了大批东吴兵船。


    船头,吕蒙遥望南郡城墙,庆幸道:


    “幸亏有傅士仁骗过各个哨站,否则,就凭沿途存储的火油和铁索,就够消耗我们数千士卒的性命!”


    陆逊心惊:


    “确实幸运。只是我不明白,糜芳先是禁止通商,然后准备物资备战江面,显然是冲着我们来的!


    他哪来的料敌先机之才!”


    吕蒙不屑:“就算他料敌先机,还不是被我们破了,等会傅士仁叫开城门,我们进去直接问他便可!”


    此时。


    傅士仁已经先行一步,站在南郡东门等候士卒开门。


    城中,糜芳刚刚起床梳洗,忽然有士卒进来禀报:


    “公安太守求见!”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