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章 再出王府

作者:汉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刘备起身:“如今,按你之言,为父已经埋下三大祸根,你有何计策扭转之?”


    这话说得没错,四个祸根刘备已经做了三个,所谓大错已经铸成。


    好在祸根引发的事件还没发生,关羽还在,荆州未失。


    益州门阀的两次大规模叛乱,也是在他称帝之后。


    现在一切都来得及。


    阿斗跟随起身,缓声道: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帝。”


    “何解?”


    “父王之根基,乃益州和荆州,只要从现在开始,增强防御,守住两地。


    吞并世家势力,吸收其家财人丁为己用,慢慢积攒家底,不暴露野心,静等敌人出纰漏,再行征伐即可。”


    “曹丕小儿称帝也不顾?”


    “到时只需要举大旗声讨,静心积累实力,最后兴兵北伐营救天子。”


    “若真的将天子救回来呢?孤何以自处?”


    阿斗笑了笑:“一策,攻破魏都,营救天子,挟天子以令诸侯,待天下一统,再行效仿尧舜之事。


    二策,攻入魏都,斩杀曹丕,天子不幸,在乱军中驾崩,父王算是从曹丕手中夺来帝位!为帝报仇!”


    刘备闻言,对第二条计策很是中意,脸上露出笑意:


    “天子不幸这条挺好!”


    “这么说,父王相信儿臣不是被妖魔俯身了?”


    刘备溺爱的抚摸阿斗圆滚滚的脑袋:“相信你是吾儿啦!速回去准备准备,明日大朝会,你一定会大放异彩!”


    阿斗闻言心里狂喜:


    “大朝会啊,朝中文武都会参加,多少名将居于大殿,多少谋士站于朝堂,我的技能点,必然爆棚!


    ……


    阿斗走后,刘备唤来红服宦官:“自今日起,你加派人手,全天保护世子,每日给孤汇报世子日常。”


    “喏。”


    “包括穿衣吃饭、包括与谁见面说了什么,包括看了什么书。”


    “喏。”


    ……


    暂时取得了刘大耳朵的信任,阿斗心情尚可,他带上黄皓、吕方,出了王府散心。


    由于昨天走路太多,今日又是晨跑,又是被黄皓拖着剧烈运动三分钟,导致现在浑身酸痛。


    故此,这次是坐了马车出门的。


    看着不甚热闹的成都街头,阿斗兴趣不高,朗声道:“天色还早,我们出城走走!”


    黄皓闻言点头,让吕方朝城南驶去。


    马车吱吱呀呀,穿街过道,不多会驶出成都大城南侧的江桥门。


    出城行了一刻钟,大片刚刚收割不久的农田出现在路边。


    阿斗叫停马车,下车去看,只见大块大块的土地上,只剩下收割后的根茬,有稀疏的农户弓着腰,在田里捡拾落在地里的残粮。


    这个时代,农田里大多种稻、黍、稷、麦、菽这五种谷物。成都这边气候不错,五谷皆有种植。


    这些谷物一般在春季播种,秋季收获,如今九月,粮食早就收入粮仓备用。


    他看着那几个农户,感叹道:“真是不愿意浪费任何一颗粮食啊。”


    黄皓闻言立刻道:“世子说的对,我们不能浪费粮食,小的这就去赶走他们!”


    “你什么意思?”


    “城南所有农田都是大王的私田,而那些人都是寻常人家,在大王田地里偷东西,不得赶走么?”


    阿斗指着田地:“我父王会派人来捡拾落下的这点粮食吗?”


    “不会吧,应该不会,没听说过。”吕方答道。


    阿斗闻言转向黄皓:“那你赶走他们作甚?能不辞辛苦的捡这么点吃食,定然不是富裕人家。”


    “世子仁慈!”黄皓立刻转了口风。


    阿斗抬脚步入田中,朝那几个农户走去,那几人见一富家公子走来,有些惊慌,皆站起身,不敢继续捡拾。


    “几位老人家,为何再此捡地中残粮,家中田产不能果腹么?”


    几人见阿斗还算和善,松了口气,壮着胆子回答道:


    “家里田地贫瘠,像汉中王这种沃土,一百亩年产不过三百石。我们的田地能少一半!”


    阿斗知道,这个时代的计量单位不和后世一样,但他看过相关资料,知道汉代亩产也就二三百斤,若在减半,确实不足以支撑一个家庭的吃食。


    “老人家,你们种地可用过粪肥,滋补农物?”


    “我家没有牲畜,没那么多粪浇灌。”


    阿斗想了想,觉得可以用提高粪肥效力的方法解决粪土不足的情况,便道:


    “老人家,你可以在冬天地气回暖时,挖深潭,将粪尿、灰土、垃圾、糠粃、落叶堆积其中,封闭腐熟。所得之肥料称为蒸粪,可得数倍之养分!”


    几个农户见他年纪轻轻,面圆手胖,一看就没下过地,加上他所说闻所未闻,皆是不信,但也不敢拂了他面子,尬笑着道谢。


    阿斗见他们表情,就知道几人不信自己之言,心道:


    “等我回去,要设法在军屯中推广明代才发明出的蒸粪法,丰收后,自然会传到民间!”


    农户见富家公子不打算多管闲事,便继续躬身捡残粮。


    阿斗自觉无趣,抬步往回走,这时,几个农户聊起天来。


    “老周,你听说了吗?车官城那边一户姓谯的官家,被法太守给杀了满门!”


    “听说了,据说就是因为那个姓谯的私下骂了法太守!”


    “不止,这几年,大城内居住的不少贵人,都被法太守杀了!”


    “为何?”


    “还不是法太守心眼小,只要别人说一点他的坏话,就被报复!”


    “嘘,大人物的事,你们瞎嚼什么舌根,小心祸从口出!”一个白须老者警告,话罢朝阿斗的方向斜了斜眼。


    其余几人立刻闭嘴,闷声捡粮。


    阿斗自然全都听去了,可他没有回去询问,毕竟自己身边还有个“百事通”。


    坐上马车后,阿斗问道:


    “小皓子,那几个农户说的法太守,是不是法孝直?”


    “正是他!”


    “他们说的可为真?”


    “回世子的话,他现在是尚书令,可在大王入蜀初期,是担任蜀郡太守的。


    始一上任便暴露睚眦必报的本性,擅杀言语中伤自己者数十人。”


    “是么?”


    “千真万确,据说,曾有人向诸葛军师告状,希望对法太守进行约束。奈何诸葛军师认为法尚书使大王“翻然翱翔,不可复制”,无人能够禁止他纵横蜀郡。”


    吕方闻言点头:“我也听说过这事!”


    阿斗点头:“看来这不算什么秘密了。”


    按理说,以法正的聪慧和心性,理应帮助刘大耳朵维护民心,拉拢益州官宦,为何因为几句中伤就会大动死刑?


    另外,诸葛亮竟然不去制止?甚至默许?


    难道,要杀人的不是法正,而是刘大耳朵,是他借法正之手,对益州土着实施某种上不得台面的报复和立威?


    想到此处,阿斗眼神深邃:


    “肯定是这个情况了!刘大耳朵占据益州初期,益州门阀反对者很多,经由法正之手报复和立威是很好的手段。


    今后我主政了,也可以用法正这种人灭了益州门阀!使门阀毒瘤永远不会干涉朝政。


    看来,明日大朝会后,我得会会这位老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