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6章 赵佶的担忧

作者:大唐彦祖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晚饭结束,陈宁回去看书,最近他也不怎么写书了,主要是书铺的销售能力下降,前面的书籍还没卖完。


    国难当头,大家也很少会高消费,只能等经济平稳再说。


    赵佶吃完饭,也从程颐这离去。


    有时候程颐感觉他就像个妓女,赵佶和陈宁就像两个嫖客,吃干抹净就跑路,还不给钱。


    老夫哪有这么多钱遭得住这么花啊!


    有空得和陈宁那小子好好说道说道。


    老夫现在也没俸禄了,存的那点棺材本,迟早要被你小子吃完。


    ……


    深夜,大内。


    韩忠彦着急忙慌的朝宣政殿走去。


    夜色已深,这么晚赵官家叫自己过去,一定又是为了赈灾之事。


    他最近心中也很烦心。


    赈灾的事已经远远超出他能力范围之外,他压根不知道该怎么控制住那么大的流民。


    四十多万流民,每天都需要吃饭,朝廷的太仓粮已经见底,度支司也拨不出来多少钱。


    当然,就算现在拨出来一点钱了,也买不到多少粮食。


    民间的这群大粮商和士绅们,怎么劝说他们都没用。


    按理说韩忠彦是守旧派的领袖,他应该能说动这群既得利益阶层。


    可他还是低估了人性,也高看了这群人的智慧。


    他们难道不知道,一旦朝廷度过这次危厄,赵官家就会对他们动手的道理?


    还有一些依附于向太后的赵宋皇室的王爷等爵,他们每年存储的粮食不知几何,韩忠彦今日试着和他们商讨。


    但这群人压根没将韩忠彦放在眼中。


    在他们的看法里,韩忠彦不过是皇家的一条狗,守旧派的急先锋。


    这是韩忠彦的无奈,这群人,真成不了任何事。


    当然,韩忠彦现在关心的不仅仅是这些事,还有他自己未来的前途。


    如今这么大烂摊子直接丢给韩忠彦,朝廷每个人都在盯着韩忠彦的一举一动,尤其曾布。


    在章惇下台后,韩忠彦就升任了西府首揆,曾布也水涨船高,成为了大宋的副相。


    但韩忠彦知道,曾布的野心很大,早就想取代自己。


    这是一次机会。


    一旦韩忠彦处理不好这些事,说不定曾布这老狐狸就会发难韩忠彦,从而自己上位。


    在守旧派内部,也并不是一帆风顺,依旧矛盾重重。


    所以这个时间点,赵官家召自己,才会让韩忠彦打心底感到不安。


    韩忠彦满腹心思的进了宣政殿,抱拳道:“微臣参见官家。”


    赵佶看了一眼韩忠彦,微笑道:“起来吧。”


    “赈灾的事想的如何了?”


    韩忠彦微微颤了一下,抱拳弯腰道:“臣无能,臣罪该万死。”


    赵佶挥挥手,笑道:“算啦算啦,解决不了也是正常的,正常的思维确实很难解决。”


    “嗯,朕这边有个方法,你看看可不可取。”


    韩忠彦倏地一愣,忙不迭道:“微臣聆听圣诲!”


    赵佶嗯了一声,道:“朕打算举办一场慈善募捐,让民间的粮商们主动捐献粮食。”


    韩忠彦:“……”


    额,这算是什么办法?


    但凡换个人说这话,韩忠彦可能都会发火了,也就是他对面的是赵官家。


    韩忠彦耐心解释道:“官家,臣不是没想办法去游说过他们。”


    韩忠彦能想到的办法都想到了,为了筹措粮食,他甚至不惜放低了姿态,让西府的人去和那些粮商们接触,说尽了好话,甚至以朝廷借贷的名义问他们借粮食。


    可即便如此,那些粮商们都不松口。


    借贷都没可能,更何况让他们无偿捐献?这不是扯淡么?


    韩忠彦摇摇头,苦笑一番,好言好语的对赵佶说道。


    赵佶笑道:“你且听朕说完。”


    “让他们无偿捐献粮食,他们一定不会做,要变通。”


    “商人有钱缺名,那朕就给他们个名。”


    “朕寻日里面绘画了许多作品,写了很多笔迹等等。”


    “这些都可以作为募捐之后的奖励。”


    “只要他们募捐粮食,朕便赏赐他们一件墨宝,你觉得此事当如何?”


    韩忠彦再次苦笑,他觉得赵佶的想法实在太异想天开了。


    现在粮商们连朝廷借贷都不肯给,会为了你这个所谓的墨宝就白白捐献粮食。


    韩忠彦叹道:“臣,尽量试试吧。”


    赵佶本以为韩忠彦会惊为天人,可看韩忠彦这个表情,他心中也有些踟蹰了。


    他打心底实在太信任陈宁了,所以当初陈宁和他吹逼的时候,他才会那么兴奋。


    可是治国之事,还是需要韩忠彦这样的人来。


    现在看韩忠彦的脸色,很明显他对这件事就不抱什么希望。


    不过赵佶还是点头,他对韩忠彦道:“你莫要通知太多粮商,少通知几人即可。”


    这是陈宁临走前交代他的,赵佶也不知为什么,他认为不是通知越多的人越好么?


    那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粮食。


    韩忠彦也有此疑问,他问赵佶道:“官家,要不要多通知一些人,仅仅通知几个大粮商,也筹不到多少粮食啊。”


    赵佶摇摇头:“你先按照朕的话去做吧,将事情安排好,不要糊弄了事。”


    韩忠彦点头:“臣遵旨。”


    虽然他压根不看好这件事,但赵佶开口了,他还是要认认真真的办事,即便做无用功,那也是对天子的一种尊敬。


    韩忠彦抱拳道:“那臣先回去了,今晚想想如何做,明日就实施。”


    赵佶挥手,道:“去吧。”


    等韩忠彦离去,赵佶一颗心渐渐悬了起来。


    起初他对陈宁是无条件信任的,但韩忠彦今晚说的话,让他有点不确定了。


    他愁容满面,此时也睡不着觉,于是便开始拿着毛笔在纸张上写字作画。


    一夜都是如此,直到后半夜,赵佶才去入睡。


    第二天一早,赵佶早早起床,又去了后花园开始写字作画。


    曾布几名官僚来找赵佶,赵佶都避而不见。


    他现在一颗心,压根定不下来,一直在想着韩忠彦那边募捐的情况。


    今日一早,韩忠彦也开始命人去通知三名汴京的大粮商,说朝廷要举办一次募捐,视情况可以获得官家的赐字和字画等……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