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1章 文会余波

作者:大唐彦祖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两日汴京很是热闹。


    无论在江湖还是庙堂,讨论最为激烈的一定是谷雨后汴京柳园的那场文会。


    本身这场文会的关注度是不高的。


    但在读书人交口相传中,这场民间诗词社举办的文会,忽然在大宋汴京刮起了一股浓烈的讨论之风。


    后庙大街,夜月学宫。


    陈宁不知几次吐槽过隔壁的白发老头,看他府邸的题字像是学院,可是你挂在后门上,谁会知道?


    陈宁建议他挂在前院门头,不过隔壁白发老头没听。


    此时的夜月学宫中,程颐面前坐着一名年约五旬的男子。


    这是程颐的大弟子,谢良佐,他是上蔡学派的奠基人、湖湘学派的鼻祖,也是程朱理学的桥梁,心学的探索者。


    他是程颐最为骄傲满意的大弟子。


    “老师。”


    谢良佐给程颐倒了一壶茶,对坐在凉亭内程颐的对面。


    “昨夜风疏雨骤。”


    “浓睡不消残酒。”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谢良佐将这首词念出来,然后才叹道:“李清照这词出来,恐怕大宋男人的脸要丢光了。”


    程颐冷笑道:“大宋男人的脊梁都弯了,要脸还有什么用?”


    谢良佐苦笑了一下,道:“李格非生了个好女儿啊,李清照这词出来,怕又有不少人要去结交李格非了。”


    程颐:“未必是好事。”


    他乜了一眼谢良佐,道:“相较于李清照的词,老夫更对那幅对子感兴趣。”


    谢良佐端着茶抿了一口,才道:“确实惊为天人,那对子就算给学生来对,也对不出来。”


    “当然,也想不到对子还能这么对。”


    程颐道:“说个更恐怖的,这对子是曾纡从古籍中翻出来的,他绞尽脑汁也没对出来。”


    谢良佐惊愕的道:“国子监的曾大祭酒都对不出来?”


    程颐笑道:“老匹夫可能要在国子监发狂了,对这对子的人是谁?”


    谢良佐道:“好像叫陈宁。”


    程颐沉思片刻,道:“陈宁……没听过,哪家小子?汴京的后辈有点东西的那就那么多,还真没听过这么一号青年才俊。”


    谢良佐摇摇头,道:“学生也不晓得。”


    程颐哦了一声,仰天道:“能对出如此风华绝代的对子,后生可畏啊,老夫倒想见一见,此子才华不低,品德定也差不到哪里去。”


    谢良佐道:“老师,要不要我动用人脉去找找?”


    程颐摇头:“算了,老夫就这么随口一说。”


    他也没闲工夫将精力浪费在这些诗词赋对的小道上。


    ……


    李府。


    这两日来拜访李格非的人不少,都是官场的同僚。


    李清照那首词带来的余威实在太大,官场的同僚纷纷来祝贺李格非,倒是让李格非在官场文人中地位水涨船高。


    他只是一个六品的礼部员外郎,能得到如此多同僚的拜访,自然是沾了李清照的光。


    自家这个女儿越来越厉害了,才十六岁,能作出如此千古名词,他年名留史册未必不可能,自己这个做父亲的说不得未来还会沾着女儿的光,在史书上留下浓烈的一笔。


    ……


    皇宫,大内。


    后宫。


    赵棋的案牍书桌前放着两张纸,左边是李清照的《如梦令》。


    右边是陈宁的‘好读书不好读书’。


    赵棋托腮坐在书桌前,微微笑了笑,双颊露出浅浅的酒窝。


    你不是说,并非去参加文会的吗?


    为什么能对出如此绝对?


    赵棋自然知道这幅对子是陈宁对出来的。


    她是哲宗的姐姐,宋神宗的幼女,宋徽宗的姐姐,历经三朝,依旧待字闺中。


    “长公主,这‘太真红玉膏’您真要亲自敷面吗?万一……”


    赵棋随口道:“他不敢的。”


    “拿来。”


    “喏。”


    赵长公主历经三朝,心智成熟,双商极高,她有天潢贵胄培养出来的绝对自信。


    柳园文会,她笃定陈宁不敢没胆子去将劣质商品在那里推销,除非他不想要命了。


    赵棋将‘太真红玉膏’敷上精致的面颊,一股丝丝凉意传遍面部,面上水灵灵的,很是舒服。


    “本宫睡会儿,半个时辰后来叫我。”


    “喏。”


    ……


    庆春楼。


    三进雅苑中。


    刘银瓶来到李师师的房间,见李师师和秦宝簪正在聊天,她面色古怪的道:“师师姐,柳园文会发生了两件大事。”


    天下大事,没有什么能逃过乞丐、行商、青楼这些行当的耳朵。


    虽然这些都是北宋底层行业,但打听消息的途径一定很多。


    李师师和秦宝簪好奇的看着刘银瓶,问道:“什么大事?”


    刘银瓶道:“李清照一词斩断大宋文人的作词梦。”


    李师师愣住了,惊愕的道:“她究竟作了什么词,能让你给出这么高的评价?”


    刘银瓶:“如梦令·昨夜风疏雨骤。”


    当她说完,李师师和秦宝簪都不得不感慨一句:“千古第一才女!”


    刘银瓶继续道:“这第二件事……额。”


    她看了一眼秦宝簪。


    “你看我干嘛?我又没去柳园。”


    刘银瓶道:“要看你奈子的那位,在柳园对出了千古绝对!”


    秦宝簪一头黑线。


    李师师:“是他?对出什么了?”


    刘银瓶:“好读书不好读书。”


    一炷香后,刘银瓶才将这其中的奥妙之处细细说完。


    李师师和秦宝簪从最初的茫然,到渐渐明白,到最后惊为天人。


    两女嘴巴都微微张开,不可置信的道:“真是他?”


    刘银瓶:“是!”


    ……


    傍晚。


    陆红鹿买了一些精致的糕点回家。


    陈宁安心的在院落内读书。


    “宁哥儿。”


    “啊哈,红鹿姐今天这么早回来?”


    陆红鹿嗯了一声,道:“我从陈大娘那里便宜买了点糕点和果脯。”


    “你给隔壁的两位爷爷送点过去。”


    陈宁:“为什么?”


    陆红鹿道:“都挺可怜的,两人无儿无女,寡居于此,孤苦无依。”


    陈宁:“可他们有钱啊,两老头住那么大宅院,他不给我们送糕点果脯,让我去送?”


    陆红鹿:“……”


    “好啦,宁哥儿别推脱了,就当可怜可怜人家嘛。”


    陈宁轻叹道:“好的吧。”


    也就红鹿姐心善,他也不推脱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