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76章 争论

作者:子率以正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初唐小闲人》全本免费阅读


    就在满朝文武为了如何赏赐功臣争论不休之时,松州城同样也在争论。


    只是松州城争论的点,在于将松州城重建于何处。


    时任松州刺史卢遂固执己见,认为原来的松州城既然被山势覆盖,那就应该在原址之上重新修建。


    但这个提议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


    其中反对得最激烈的,当属刘仁轨这位负责后勤粮草乃至于安抚民众的随军参谋。


    而他反对的理由也很简单。


    他认为原址修建,相当于将松州城建立在数万具吐蕃人的尸体之上,数万吐蕃人被小狼山活埋,必定怨气滔天,甚至化作冤魂厉鬼袭扰松州百姓。


    “放狗屁,区区吐蕃蛮子,不过是我大唐的手下败将,他们活着的时候我们都不怕,难道还怕一些孤魂野鬼?”


    卢遂指着刘仁轨的鼻子怒骂道,已经完全放弃了读书人的体面。


    刘仁轨不甘示弱,沉声道:“我等身负浩然之气,军队亦有杀伐之气护体,自是无惧,可寻常百姓如何能受得了?”


    刘仁轨和卢遂开始吵架,李让就站在一旁看着。


    在是否于原址上修建松州城一事,李让自然也是不折不扣的反对者,不过他反对的原因,倒不是什么神神怪怪的事情。


    他就是单纯的觉得不安全。


    小狼山倒塌,在原来的松州城上形成了一座坝体,坝体本身很松散,不经过多年的沉积,随时都有滑坡的可能。


    松州又处于青藏高原与蜀中盆地交界处,正是地震频发地带,在一堆松散的乱石滩上建城,不是一个好的主意。


    但尽管如此,李让也没法子说服两人,因为松州多山,除了这一片河滩之外,根本找不到一处可以当作州府所在的平地。


    因此,刘仁轨和卢遂争论的根源,与其说是顾忌沙石之下埋着的数万吐蕃人,倒不如说是地形。


    二人争论许久,也没有得出一个结果,最终此事还是不了了之。


    卢遂恨恨地回到松州官府班子所在的帐篷里,开始处理松州政事。


    刘仁轨则是一脸不忿的走到安修仁和李让身旁,怒声道:“这个卢遂,简直不知所谓,回到长安,某定要在陛下面前参他一本。”


    听见刘仁轨不忿的语气,李让和刘仁轨对视一眼,不由得有些无奈。


    战后重建之事,是文官的事情,理论上和他们武将是没有什么关系。


    但松州城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毕竟是他们一手造成的,所以,二人其实也找不到什么话说。


    李让沉默片刻,缓缓摇头道:“卢遂是松州刺史,又是世家出身,世家之人,一向以自我为中心,他坚持己见,倒也不奇怪。”


    李让这话的本意,是要刘仁轨不要和卢遂过多的计较。


    因为得不偿失。


    他们这些长安来的人,终究是要回到长安去的,松州最后还是得靠卢遂来经营。


    他是松州主官,在战后重建这件事情上面,本身就占了很大的权重。


    刘仁轨和他争论,其实很没必要。


    但这些话听在刘仁轨耳朵里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他皱眉道:“侯爷,下官敬重您为国操劳日久,此次又巧拒吐蕃人于国门之外,可事情该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就这片乱石滩,真能住人吗?”


    刘仁轨说着,伸手指向不远处偶尔还有山石滚落的坝体,眼中充斥着不满之色。


    李让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顿时忍不住抽抽嘴角。


    坝体上,肯定是没法修建城池的,也没法住人。


    更关键的是,坝体上面是沱水河道,谁也不确定沱水会不会忽然改道,万一城池建起来,沱水又忽然改回原来的河道,那就完蛋了。


    李让迟疑片刻,试探着问道:“刘参谋,你方才和卢刺史争论,为何要以鬼神之说为理由,而不是坝体松散,沱水威胁为理由?”


    李让是真的疑惑,在原址上修建城池的弊端,只要是个人就能看出来。


    卢遂提议在原址重建,是为了安定松州民心,可以理解。


    但刘仁轨不用事实去说服卢遂,反而要用站不住脚的鬼神之说作为理由,无论如何,都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