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46章 悲情皇子

作者:子率以正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


    打发走两个墨家子弟,李让便拿起书院的教学安排翻看起来。


    现在回到长安了,不出意外的话,他以后大概率不会再去外地为官,最多就是要打仗的时候去参与一下,给李世民出出主意,花不了多长时间。


    他现在才二十多岁,总不可能一直闲在家里面吃了睡睡了吃当猪,总要找点事情做的。


    种地太辛苦,他不想种,去朝堂和那些老家伙斗心眼太累,他也不想去。


    来书院当先生,专门教导各批次的纨绔,既不劳心,也不劳力。


    反正书院肯定是不可能干扰他怎么教学的,他就随便教,想教什么教什么,愿教什么教什么,最多就是看好纨绔们别让他们去闯祸。


    就这样的工作,完全就是摸鱼混日子必备岗位,说是为他量身定制的也不为过。


    所以,他决定在书院养老了。


    当然,顺带夹带点私货也是可以的,至于怎么夹带,看心情。


    待在房间里研究了一个上午的书院教学计划,李让刚打算出门吃饭,李恪便已经端着餐盘将饭食送到了公署。


    “先生,吃饭了!”


    李恪手里端着餐盘,只将头颅伸进公署。


    李让一愣,对着他招了招手,打趣道:“有劳吴王殿下亲自给臣送饭,臣惶恐啊。”


    听见李让的打趣,李恪赶紧进门将餐盘放在办公桌上,一脸惶恐的摆手道:“先生说笑了,在书院,弟子就是一个寻常的学子,可不是什么吴王殿下。”


    望着李恪这小心谨慎的模样,李让不由得摇摇头。


    如果说历史上李世民一众逆子之中,最让人惋惜的是李承乾这个因为后期患了脚疾导致心理变态的聪慧太子。


    那最悲情的,一定就是眼前这个被李世民评价为英果类己吴王李恪。


    一辈子小心翼翼,经营出来一个贤王的名声,最后也没能逃过那位腹黑高宗的屠刀。


    亏得李世民去世之前,还在为自己挑选出来一个仁慈的继承人感到欣慰。


    估计李世民也没想到,在他面前懦弱胆怯的三子李治,一上台先娶了小妈不说,更是放任长孙无忌将一众弟兄,女儿女婿,宗室亲王一一铲除,最后又用小妈制衡长孙无忌,逼得长孙无忌不得不自挂东南枝。


    到最后,一切对皇位有潜在威胁的人都死了,骂名也全都背在了长孙无忌和武则天身上,李治反倒落了个仁厚的名声。


    就李治这手腕,比起历史上那位汉太宗刘恒也不遑多让了。


    回顾一下历史,李让收回思绪,再度打量一下站在一旁手足无措的李恪,旋即问道:“魏王殿下,可是已经回宫了?”


    李恪一愣,急忙恭敬地应道:“青雀他已经在护卫的保护下回了长安。”


    应了李让一声,李恪急忙开口道:“先生,青雀他年岁尚幼,性子稍微冲动了些,今日之事他确实做错了,弟子在这里替他赔个不是,还请先生不要与他计较,弟子休沐回宫,再叫他回书院进学。”


    李让微微摇头,淡然道:“十三岁,也不小了,太子殿下在他那个年纪,都已经开始处理国事了。”


    感慨了一句,李让继续说道:“此事与你无关,你就好好在书院学习,魏王殿下的事情,我会和陛下详聊的。”


    闻言,李恪欲言又止,但最终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朝着李让欠身一礼,缓缓退出了公署。


    他也确实不知道该说什么,李世民的儿子之中,除了今年已经年满十六岁,算是成年的李承乾,以及夭折掉的二皇子李宽之外,就属他最大,但年岁再大,也就十四岁。


    十四岁的年纪,再怎么早慧,他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能想起替李泰给李让赔个不是,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


    下午,书院宣布了纨绔班暂时放假,让纨绔们回家等通知的消息。


    李让则是细细的研究了一阵书院的教学计划,便开始了教材编写的过程,既然决定要在书院做先生,他肯定是要把后世的一些知识传达下去的。


    其他的不说,算学,物理化学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