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2章 真正的谋略

作者:别叫我上帝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皇叔,我真不是卧龙诸葛!》全本免费阅读


    第172章 真正的谋略


    泰山,五岳之首。


    泰山,别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为五岳之一,素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称。


    古人视之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


    春日,正是游览胜地的好时光。


    虽然荆州、江东皆有战事,但青、冀、幽等北方之地,却繁荣安定,生机盎然,百姓经过黄巾之乱和十常侍、董卓、吕布等诸侯征杀的再获之后,渴念和平,趁着春光好,到泰山祈福游览者,如过江之鲫,往来拥挤不动,上下都极为困难。


    三月初一日,天色刚蒙蒙亮,泰山脚下已经乌压压一片人海,半山腰上也是人头攒动,有锦衣华服的富裕之家,也有衣衫褴褛的穷苦百姓,但在这个时候,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所有的人都铆足了劲,一边擦拭着汗珠一边往前攀登。


    只因今天是个不凡的日子。


    月旦评将在今天,在这泰山之巅,有新的发布!


    月旦评,又名汝南月旦评、汝南月旦品。是由汝南名士许劭所主持的一档对于当代名士的品评活动。因在每月的初一发布,故名约旦评。


    诸子百家,三百六十行,皆有能人志士,非凡豪杰。是故虽然月旦评每月都有发布,但每月的发布皆有所不同。


    月旦评的影响非凡,声名深远,莫说能上月旦评,哪怕是被许劭略加点评,也能如龙啸九天,乘风而行,驰名天下。多少富商巨贾,高官子弟,愿花重金,博得一评,而不可得。可见月旦评的权威和实力。


    昔日曹操年轻之时,也不过是一寂寂无名之辈,曹父曹腾与许劭交情甚好,因此曹腾带曹操往见许劭,请求一评。


    但许劭只看了曹操一眼,便沉默不语。


    曹腾再三请求一评,许劭方才说出了那句传播千年,震惊华夏的话:“此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曹操由此盛名传播于华夏,庙堂之上,乡野之间,无人不知其名!


    许劭之评,恐怖乃至于斯!


    ……


    泰山之巅,一抹朝阳之光刺破东海天边的苍穹,投射在山顶,融汇万物,温暖山川。


    原本凌风清冷的山巅,瞬息之间有了暖意,那些天不亮便来到山巅,等待开始的百姓名士们,精神也为之一振,各自长身站起,整理衣冠。


    “诸位!今日月旦评者,乃是天下智谋之士的品评,各位若有意见,也可当面陈说!”


    高台之上,许劭从容的站起身来,走到台心,手中握着一把羽扇,高声对着台下说道。


    “终于开始了!”


    底下一阵喧哗,众多看客忍不住私相议论,不知道这次的月旦评,又是如何的一种排位!


    十年之前,天下形势并非如此。


    曹操刚灭袁术,提兵北上,与袁绍对峙于官渡。


    那一期的月旦评,同样是智谋之士的点评!


    但物是人非,物换星移。十年之期,天下早已大变,昔日不可一世的河北袁绍,早已化为尘土。荆州刘表,江东孙策,皆也作古。


    “上期月旦评中,排名第四的郭嘉、排名第六的沮授、排名第九的田丰,皆已不在,不知今日之凭,又有何人可以上榜?“


    “曹丞相人才济济,天下十三州,他独占八州。想必这凋零之位,也必能为丞相府名士担当!”


    “未必如此,江东孙氏,已历三世,人才济济,文武皆有井喷之势。岂会不占得一席之地?”


    “江东固然不弱,但我看来,荆州刘备,也不可小觑了!虽然刘备占据荆州,不过数月而已,但他以大汉皇叔的名义,号召天下有志之士对抗曹丞相,共扶汉室,却是根正苗红的正统。能以微弱的荆州,抵挡住曹丞相的百万南征大军,其实力可见一斑!”


    “什么根正苗红。天下正统,在于帝王,曹丞相身为大汉丞相,执掌权衡,刘备织席贩履之辈,欺世盗名之徒。而曹丞相乃是大汉名相曹参之后,也是朝廷亲承的。你这样说,可有悖逆之嫌!”


    “也罢!也罢!我们不过是聊作评论而已,何必如此认真?管他汉室不汉室。如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