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6章 生食汉禄,死守汉节

作者:别叫我上帝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皇叔,我真不是卧龙诸葛!》全本免费阅读


    第156章 生食汉禄,死守汉节


    喝令左右拖下伏皇后,就院中古柏枯枝之上,三尺白绫,悬吊而死。


    献帝悲声哭泣,眼看着唯一的心爱之人死于非命,却无能为力,对于曹操之痛恨,与日俱增。


    然则自从伏完死后,朝臣更加凋零,献帝身边,再无忠义之臣。


    荀令君的府上。


    荀彧面色铁青,此刻正独自一人,负手独行在小院之中,一身儒装,披着一件黑色的斗篷,好在天上星斗明亮,照着他枯瘦嶙峋的身影,更加孤独。


    “报!”


    “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三人求见荀令君!”


    院门外,府上的内侍用手轻轻拍打门环,低声说道。


    “哦!”


    荀彧轻轻应了一声:“让他们进来见我。”


    过不多时,院门开启,府中侍从在前挑着灯笼,身后跟着三个人影,走入院中。


    内侍将手里的宫灯挂于院中桂树上预留的支架上,躬身退出,关闭院门。


    “荀令君大人,今日宫中之事,您可知晓了么?”


    崔州平面带得意之色,笑着向前来到荀彧面前,躬身行礼说道。


    荀彧轻轻应了一声,淡淡的问道:“如何?”


    石广元往前走了几步,满面含笑说道:“我等在许都,深受丞相和荀令君的厚恩,无以为报,因此偷偷监视朝廷。今天伏完意图谋害丞相,我等三人唯恐牵连荀令君,所以密报刚刚入城的夏侯惇大人,终于将他们剪除,朝廷消弭了一场灾难。”


    荀彧的眉头微皱,眼角牵动,嘴角的肌肉微微颤抖,但月光之下,他正低头静听,别人丝毫不能察觉他那难以控制的愤怒。


    孟公威面向宛城方向,拱手说道:“丞相雄才大略,早晚必成大事。伏完携带圣旨,要来荀令君府上用印。不论事成与不成,都要给荀令君身上惹来干系,难免他日被丞相怀疑。我等三人为荀令君计,才设计除了伏完父女二人!”


    三人洋洋得意,炫耀着功劳。


    他们昔日在卧龙岗,曾与诸葛亮、徐庶为友,但徐庶曾辅佐刘备,为曹操所知,被赚入许都之后,一直沉默,不献一计,却被曹操礼敬有加。诸葛亮卧龙之名,享誉华夏,更是了得。


    三人自觉才比徐庶,智压卧龙,满心抱负,一腔热血,从荆州拜别了孔明,投入许都荀令君的门下,荀彧却待他们极为冷淡,将他们推荐到丞相府。曹操待之更是寻常,地位犹在蒋干之后。


    三人心中不平,抱怨大才不被人所知,前不久,他们向荀彧献计,将从孔明书信中所知的诸葛闻德底细道出,荀彧作书致诸葛明,行挑拨离间之计。没想到刘备更是洒脱,直接将荆州的兵马全部交给诸葛明指挥调度,还说出“若我可堪辅佐,军师则辅佐我,若我才疏不堪辅佐,则军师自领荆州”的话,致使此计不攻自破。三人的庸才属性暴露无遗,反而得罪了诸葛亮,从此和诸葛亮闹翻,再也无有往来。


    为求功名,不惜出卖朋友,三人不义之举,令荀彧甚为鄙夷,愈发不肯重用他们。三人游荡在许都,无所事事,便想到了监视皇宫,他们出自荀令君府,出入禁宫倒也方便,所以才私下告密,害了伏完父女二人的性命。


    荀彧沉默不语,三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场面瞬间尴尬至极。


    良久之后,荀彧终于转过身来,淡淡的说道:“你们三人大才,可堪与徐庶诸葛卧龙相提并论。终日在许都,终非长久之计,也是浪费人才。”


    “今日你们立下如此大功,本该重赏。但此事过于重大,我也不敢自专,还需你们亲自向丞相禀报,兼领赏赐。”


    崔州平一副谦虚之色,赔笑说道:“我们只想着为荀令君分忧,岂敢贪慕赏赐。只望荀令君手中若有待办之事,我们三个虽然愚钝,也可分派给我们,肝脑涂地,万苦不辞。”


    石广元和孟公威也跟着说道:“正是如此,我等三人,愿意追随荀令君左右,共成大事。”


    荀彧微微一笑,看着他们三个说道:“我也有此心久矣。只是许昌自从马超退去之后,一切承平,并无大事。且宫中府中,人员齐备,暂无空缺可以分派伱们。所以才令你们空闲至今。”


    “如今前方战事即将展开,一场大战在所难免。你等皆有王佐之才,我意欲给丞相作书,推荐你们三个前往宛城,为丞相军前效力,不知你们可愿意么?”


    孟公威神情激动,眼中映着宫灯发出的微光,更加明亮,躬身说道:“若有此良机,让我三人展露才华,驰骋疆场,立不世之功。我三人结草衔环,难报荀令君大恩!”


    崔州平也跟着说道:“我们三人也曾与卧龙元直二人论战,并驾齐驱,只恨报国无门。若蒙荀令君推荐,他日功成,不敢忘恩。”


    荀彧点头,转身回到书房之中,不多时,手里拿着一封书信出来,递给孟公威:“我已作书,你们明日便前往宛城,直接面见丞相。丞相看我之面,必重用你等。另外我再赠送你三人盘缠资费,稍后可到账房支取便是。”


    三人叩谢荀令君的大恩,转身乐滋滋的领了盘缠,计划前往宛城之事。


    ……


    宛城


    ,曹操的中军大帐里。


    曹操与五大谋士、众位武将商议军务。曹丕初来,在司马懿、曹仁的陪同之下,熟悉三军,并未参与。


    “丞相,合肥空虚,军心不稳。虽然已派徐晃和夏侯懋将军前往,但短时间内恐怕无法解决粮食问题。”


    陈群与贾诩管理粮草,自从经历过江夏之战,铩羽而回之后,陈群的状态始终难以恢复,再加上前次夏侯懋从荆州逃回,直接指认他为了逃命出卖军情,在大庭广众之下对他一阵痛骂。陈群颜面扫地,精神更加萎靡。


    曹操虽嘴里说对他坚信不疑,并叱责了夏侯懋。但夏侯懋并未遭受任何处罚,依旧被任命为东线仅次于徐晃的二号将领。但对陈群却逐渐冷淡,不再有之前的信任。


    贾诩虽然与他关系较近,但贾诩老谋阴鸷,从不轻易表露真情,关键时刻明哲保身,也不会为了他冲撞丞相,所以陈群在五大谋士之中,逐渐孤立。


    “合肥军粮如何,不知江东和荆州可知否?”


    曹操抬头,看着陈群问道。


    “臣不知……”


    陈群冷汗直流。他并未泄露任何军情机密给荆州和江东,对此问心无愧,却不能不畏惧丞相的怀疑。


    宁我负天下人,莫要天下人负我!


    丞相对于不能为他所用,不能忠诚与他的人,是何种手段?


    陈群跟随曹操多年,再也了解不过了!


    荀攸见状,起身说道:“丞相,以我愚见,可动兵攻打新野。”


    曹操轻轻“哦”了一声,转头问道:“新野弹丸之地,又无险可守。得之不多,失之不少,可以说毫无意义。公达此计,有何深意?”


    程昱却已明白荀攸的意图,点头说道:“新野虽然不大,但意义非凡。我等起兵攻打新野,可以视作揭开了丞相南征的序幕。我料荆州和江东的注意力皆会因为这一场毫无规模的攻城战而凝聚在西线。”


    钟繇鼓掌喝彩,笑着说道:“如此一来,则合肥无忧矣。可着荀令君从容调度粮草,待准备停当之后,再骤然发动攻击,一战而擒孙权!”


    曹操喜笑颜开,站起身来哈哈大笑:“声西击东,暗度陈仓。果然妙计!”


    转头看着众将问道:“何人可为先锋,攻打新野?”


    言还未尽,阶下一人挺身而出,声如洪钟,大声说道:“俺愿前往!”


    众将视之,正是虎贲骑统领,曹操的贴身护卫许褚许仲康。


    曹操点头:“仲康足可胜任,但他勇力有余,智谋不足,又且脾气暴躁。须得一人副之,方可前往。”


    吕虔出班,躬身说道:“末将愿随许将军前往攻打新野!”


    吕虔虽然不善征战,但性格温和,头脑冷静,正好与许褚优势互补,堪称绝配。


    曹操大喜,点头应允,又告诫许褚说道:“攻下新野,并无难度,坚守新野,则琐事颇多。你与吕子恪同去,凡事多听他的建议。莫要辜负了孤的重托。”


    许褚领命,与吕虔带领三千铁甲虎贲骑,如离弦之箭,直插新野!


    新野城在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