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4章 冢虎出世

作者:别叫我上帝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皇叔,我真不是卧龙诸葛!》全本免费阅读


    第144章 冢虎出世


    曹操点头,回到座位上端起茶碗轻轻饮了一口,双手抱着茶碗淡淡的说道:“我也深知樊城地处咽喉要塞,难以绕行。若不夺下樊城,纵得荆州,补给线也会遭受侵扰,实乃心腹大患。但如何攻打樊城,还需精心筹划,仔细安排。莫要再如上次一般,兵临城下了,还没有破敌的良策。这非战将之罪,却是你等众谋臣的过失!”


    曹操的话语柔和,丝毫没有责怪之意,但听在五大谋士的耳中,却字字犹如鞭挞一般,极具讥讽苛责,每个人都是面红耳赤,羞愧难当。


    钟繇满面通红,整理情绪站起来躬身说道:“樊城赵云有万夫不当之勇,但经过上次一役,知己知彼,败之不难。如今最难对付的,还是南蛮王孟获的二十万南蛮兵。”


    “他们自到樊城以来,初次征战便大败我军,之后藏于城中,闭门不出,我方斥候多所打探,也始终不能切入城中,了解其虚实。南蛮兵阵法攻法,都与我中原兵马大有不同。若不破南蛮兵,樊城便无法攻取。”


    荀攸手抚胡须,眉头紧皱,喃喃说道:“樊城粮草即将告罄,若无外援入内,想必这两天便会生乱。纵然赵云教军有方,但南蛮兵不服教化,岂能忍受饥饿之苦!只是直到如今,怎么樊城内还是一如往常,并无丝毫的动静?”


    贾诩随即附和说道:“曹休的虎贲军,本就是轻骑奔袭,不善长久作战,不知此事,大事进行的如何了?也没个消息……”


    正在此时,忽听辕门外人喊马嘶,一阵骚动!


    “哈哈,!果然是不经念叨,你们一提这小子,他便回来了!”


    曹操听到贾诩如此说话,心中也有了几分担心,但忽听有兵马回营,立刻便知道是曹休的闪电虎贲骑回来了!


    只因宛城虽在前几日人马调动的极为频繁,那不过是为了策应合肥的兵马聚合,又不能显示出宛城有重兵撤离。所以兵马进进出出,惑乱外人视听。自从张辽被擒之后,宛城便封锁大营,任何人不可随意外出。


    这数日内,也只有曹休的闪电虎贲骑,出营前往樊城周边,扰乱粮道,断樊城的生路。


    “启禀丞相,曹休他……他回来了!”


    ……


    最醒目之处!


    “将军剑法如神,贱妾一女流之辈,懂得什么!”


    曹操身子猛然一震,差点摔倒,急忙伸手扶住桌案,睁眼盯着曹仁,颤声问道:“到底如何!”


    整个厅堂之中,便只剩下了司马懿和曹丕二人。


    甄姬伸出皓腕,纤纤玉手捏着一方手帕,轻轻替曹丕擦了擦额头的汗珠,轻声说道。


    诸葛亮将写好的书信递给诸葛明,审视无误之后,差信使发往鄱阳湖江东大都督周瑜。


    似有意,似无意。曹丕在利用他智谋的同时,仿佛又在不时的提醒他:“我才是主人,你不过是奴仆而已。天下之势,我做主,你却不能!你只能顺从于我!”


    旁边一名温文尔雅的绝色美妇,眉目之间总是带着一丝忧愁,此刻正连同几名丫鬟,观看着曹丕练剑。


    “兄长,为何要作书提醒周瑜?以周瑜之智,又何须提醒?”


    司马懿低头沉思,双手笼在袖中,两撇凌乱的胡子似乎已经有数月未曾梳洗。


    曹丕爱意更浓,一把抓住甄姬的玉腕,信誓旦旦的说道。


    “既然世子主意已定,微臣愿替世子照护京师……”


    “到底是谁!”


    曹休乃是宗族之中,年龄最小,却极有出息者,多年来屡立战功,伸手他的喜爱,平时呼之千里驹,便是对曹休的莫大褒奖。


    曹仁正在犹豫之间,对于由基弓的来历,他也熟知,但由基弓的去向,他却并不知晓。


    曹丕挥动宝剑,穿梭于枝叶花间,如游龙一般,身形矫健,剑法谙熟。


    曹操眼前一阵发黑,胸口沉闷,似乎有一阵郁结难以排解,沉默良久之后,方才能开口说话。


    诸葛明再次点头:“张辽被擒,若周瑜以为江东从此无忧,则大祸不远了!”


    甄姬粉面微红,略过一丝羞涩之意,低声说道:“妾身一切都在将军身上,望将军怜惜。”


    曹操愤然转身,快步上了高阶,一转身,环视着众将:“孤不管他是何来历,依附于谁,杀孤爱将,孤必杀之!”


    颌下脖子上,六只箭镞并排插入,犹如一排利刃,整个切断了曹休的咽喉!


    荀攸点了点头:“我叔父荀令君接纳了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三位荆州名士。据他们所说,由基弓落在一个名叫黄忠的武将手里。而这名武将,见在荆州,臣服于诸葛闻德的手下。”


    曹仁答应一声,起身走到帐外,招呼一声,不多时,帐门再次掀起。数名虎贲士抬着一张巨大的木板,步入大帐,将木板放在大帐的阶下正中。


    若非藕断丝连,皮肉未断,可能曹休的头颅早就滚落到地面了。但此刻虽然仍旧与胸腔相连,但已不能固定,在门板放下的那一刻,原本端正的头颅又偏斜到了另一侧。


    但听曹仁之言,似乎曹休已遭不测!


    “曹休尸身便在辕门外,丞相一看便知……”


    司马懿迟


    疑了数秒,只好应道:“微臣遵命!”


    曹仁俯身禀报说道。


    “由基弓?莫非是昔日楚国名将、箭神养由基的宝弓?如今在谁的手里?”


    “东线战与不战,不取决于曹,而取决于孙!”


    曹丕舞剑已毕,收招定式,笑着来到甄姬面前,将宝剑放在桌案上,转头满是爱意的看着甄姬问道。


    诸葛亮连连摇头,认为可能性并不大:“上次曹操五十六万精锐,攻打樊城,无功而返!荆州的实力,他已尽知,并敌一向,犹然未必能够取胜,岂有分兵两路,齐头并进之理?再说东线主帅被我所擒,元气大伤,士气受损,想要振作,恐怕非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


    曹操一阵冷笑:“吕布又如何?还不是白门楼上被孤赐死?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吕布如是,袁绍如是!”


    许昌。


    世子府里,后花园中。


    “仲达,我有一个决定,想要与你商议!”


    “依兄长之意,莫非曹操没了张辽,依旧不甘心,还会在合肥发动战役,两线作战,攻打江东和荆州?”


    “父亲南征,孤军在外。我若安逸在许昌,非孝子也!我愿披挂上阵,前往军前效力。”


    “非也……并非如此。”


    诸葛明哈哈大笑,走到沙盘旁边,伸出右手,将宛城的一片军旗尽数搬起,置于合肥位置。然后转头,盯着诸葛亮问:“若如此,你可有攻打许昌之意?”


    “抬进来!”


    二人正在缱绻之际,忽然守门的侍从疾步而入,来到曹丕身前禀报说道:“启禀主人,司马先生到了。”


    荀攸低声说道:“此人与吕布年龄相仿,如今年过六旬,依旧神勇不减当年,尤其善射!丞相攻伐荆州,不可小觑了此人。”


    曹丕不以为然,连连摆手:“仲达之言虽然有理,但我意已绝!”


    他面色阴沉铁青,一步一步的跨下台阶,缓缓的走到曹休的面前。


    曹丕缓步走到司马懿面前:“我想前往宛城,助父亲攻打荆州!”


    程昱轻轻点了点头:“黄忠字汉升,南阳人也。世居荆州,刘表初镇荆州时,他便投入刘表麾下,屡立战功,平定荆州纷乱。后来蔡瑁张允弄权,再加上刘表年事已高,身体多病,黄忠逐渐被疏远。后黄忠愤恨,一怒之下辞官不做,隐居在南阳卧龙岗,再也不问世事。但不知何时结识了诸葛闻德,又如何会成为他的奴仆,微臣便不清楚了。”


    诸葛亮惊愕,瞠目结舌:“荆州虽然实力倍增,但若攻打许昌,恐怕依旧力有未逮!”


    “六箭弩!”


    曹操俯身蹲在曹休的面前,双目紧闭,面现痛苦之色,伸出右手手掌按在曹休的额头,等它从鼻端滑落的时候,已经抚平了曹休的眼睑,原本圆睁的双目也已经闭上。


    诸葛明微微摇头,笑着说道:“你可有攻打许昌之意?”


    曹丕轻轻应了一声,急忙整理衣冠,将桌案上的宝剑归入剑鞘,佩戴在腰间,别了甄姬,往大堂而来。


    曹操目光一转,跨步来到荀攸的身前,横眉看着荀攸:“哦?可是在荆州?”


    襄阳城,军师府中。


    只这一句话,已经令诸葛亮汗流浃背,暗中佩服兄长思虑缜密,毫无遗漏。


    “我儿!伱瞑目吧!我必替你报仇!”


    五大谋士,齐声惊骇,各自掩面,不忍直视!


    曹操站在高阶上,看的十分清楚。但此刻却一反刚刚听到消息之时的那份脆弱和萎靡。反而显得极为镇定。


    “诸葛闻德?又是诸葛闻德!”


    “只有传说中的由基弓,方才能发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