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3章 诸葛明的后手,震惊世人!

作者:别叫我上帝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皇叔,我真不是卧龙诸葛!》全本免费阅读


    第93章 诸葛明的后手,震惊世人!


    许昌,曹操疑惑贾诩时。


    江东,柴桑。


    孔明出使东吴,已有三天,几次想要辞去,但孙权盛情,始终不放,诸葛瑾遵从主公的意愿,也是加意挽留。


    初来之时,孙权凭借江东雄厚的实力,对于诸葛亮有意刁难,更有轻视刘备之意。


    却被诸葛亮依照诸葛明之之计,反客为主,化被动为主动,如今的孙权,唯恐诸葛回到荆州,依旧撺掇刘备作壁上观,不助东吴!


    “刘备以新野微弱之力,退曹仁十万大军,如今拥有荆襄九郡,水陆军马部下二十余万,曹操必有所忌惮!”


    “孔明之言,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若曹操真的借道荆州,吞灭我江东,凭我经江东孤地,必然难以抵挡,纵然公瑾永烈,但兵力悬殊,早晚必败!”


    孙权思来恐惧!


    原本计划中的孙刘联盟,孙权希图以己为主,挤兑刘备,纵然他日联盟获胜,他江东也必趁机侵吞荆州,将刘备驱逐出境!


    可没想到等来的不是刘备恳求结盟的使者,而是仅仅聊表谢意的诸葛亮!


    感谢我归还长沙的盛情?


    孙权想起这句话就来气!


    若不是为了我孙刘联盟,我何必将嘴里的肥肉吐出来还给你?


    若你真的作壁上观不管我江东的死活,我莫不如将长沙变成战场,又何必将兵马钱粮都封存了还给你!


    孙权懊恼不已,连连叹息。不知如何是好。


    “主公,事已至此,主公当以好言抚慰,恳求诸葛卧龙,回到荆州,对刘备陈说利害,只要刘备答应与我联合,共抗曹兵,则我江东可免于大难!”


    张昭投顺曹操不成,此时已经铁了心要跟江东共生死,因此数日来也冥思苦想,思量对策。


    顾雍也点了点头,上前禀说道:“没想到我江东的命运,竟然掌握在了诸葛卧龙的手里!主公好歹说服孔明,促成孙刘联盟之事,唯有如此,可保江东!”


    江东氏族,身家性命俱在江东,更是畏惧一旦陷落,立刻一贫如洗,富贵成空!


    江边。


    江东文臣,排列两旁,孙权亲自出马,送诸葛亮!


    如此尊贵的待遇,自江东三世以来,还是第一次!


    “我本想再留诸葛先生,多住几日,又恐军情紧急,误了大事。所以只好忍痛与诸葛先生分手。先生此去,务必说服伱家主公和军师,共同抗曹,莫要轻信曹贼之言,置身事外。”


    孙权执着孔明的手,并排而行,两边文臣,一派肃立。


    “我亦认同吴候之言,曹操小人,不能轻信!但我主公刚刚统一荆州,民心未附。我兄长诸葛闻德,唯恐一旦战事兴起,荆州粮草匮乏,不能以持久战应对,因此对于主公北和曹操的意见,并未否定。”


    孔明做出犹豫之状,沉吟良久,这才吐口说道。


    “哦!”


    孙权微微一惊,瞬间又转忧为喜!


    原来荆州之所以不肯联盟抗曹,只因粮草匮乏!


    “孔明放心,你回去之后,只管告诉诸葛闻德军师,只要他能说服刘皇叔,与我联盟对敌,我必先送十万石粮草到阵前,以表诚意!”


    “至于以后嘛,我江东粮米富足,只要荆州需要,随时调拨,绝不含糊!”


    孙权回头,当着群臣之面,紧紧的攥着诸葛亮的手,发誓说道。


    孔明面带喜色,假意说道:“若如此,孔明心里,已有了八分胜算,必要说服主公,共破曹贼!”


    孙权拱手称谢,文臣百官,莫不称谢!


    孔明辞了孙权,拜别诸葛瑾,踏上小舟,荡桨摇橹,逆流而上,消失不见。


    “子瑜!”


    “若你弟孔明此去,能说服刘备,莫要和曹操言和,孙刘得以联盟,我必封你为上卿,江东首功之臣!”


    孙权看着孔明船只消失不见,忽然回头,看着身边的诸葛瑾,信誓旦旦的说道。


    “臣谢主公!”


    诸葛瑾大喜,跪拜称谢。


    ……


    鄱阳湖,八百里水寨!


    周瑜白袍银铠,腰挎宝剑,正指挥三军,加意训练。


    水面之上,艨艟战舰,往来如飞,气势恢宏,震人心魄。


    “报!”


    “报大都督,寨门外一人,自称荆州诸葛孔明,要拜望大都督!”


    守门校尉驾乘小船,靠近周瑜的大船,高声禀告说道。


    “孔明?”


    周瑜一阵冷笑。


    “我交还了长沙,他却跑到柴桑对主公称谢,反倒显的是我懦弱,不敢与他荆州开战一般。如此奸猾之徒,不见也罢!”


    周瑜早就听说孔明到了柴桑,屡次称谢江东归还长沙之事。心里早就不爽,因此就要将他拒之门外,令他颜面扫地,稍解心中之恨。


    “不可,不可!”


    身后吕蒙急忙上前,挽住了周瑜的手臂。


    “我等归还长沙,虽有孤地难保的缘故,也是为了不伤和气,联盟抗曹。若大都督意气用事,将孔明拒之门外,却不是拂逆了主公的意思,背负起来破坏孙刘联盟的罪名?若他日江东氏族以此为


    据,声讨与你,大都督虽然不惧,恐怕也会徒增烦恼。不如请他进来,再相机行事。”


    凌统也说道:“我听闻他在柴桑,主公好生招待,几次三番,恳求孔明说服刘备,抵抗曹操。诚如子明所言,这破坏联盟的罪名,事关江东生死,大都督可担当不起啊!”


    周瑜又是一阵冷笑!


    “刘备敢置身事外?曹操南下,必攻荆州,新野樊城,首当其冲。孔明也只能忽悠我家主公,却瞒不过我!”


    众将再次劝说,周瑜火气稍减,令校尉引孔明入寨,到大厅相见。


    大厅外,金戈耀耀,铁甲铮铮,三百校刀手,分列两边,杀气腾腾。


    孔明手摇折扇,缓步而入,面带微笑,从容自若,旁若无人。


    步入大厅,周瑜白衣胜雪,腰间悬剑,眉宇之间见风雅,英气勃发射斗牛!


    身后吕蒙、凌统、韩当、黄盖等众武将,一个个盔明甲亮,气势雄浑。


    “孔明,你来这里,也是道谢我归还你长沙的么?”


    周瑜面沉似水,冷笑一声,言语之中,似乎结成了冰凌。


    “非也,我不是来感谢大都督,却是来让大都督感谢于我的!”


    孔明哈哈大笑,心中早有绸缪!


    “江东或战或和,不在孙权,而在周瑜!你此去,对孙权,送一‘吓’字,对周郎,送一‘激’字。孙权不吓,不能下决心,周瑜不激,不能倾全力。”


    临来之时,诸葛明的话,孔明早已烂熟于心,深切领悟。


    “我感谢你?笑话!”


    周瑜一阵冷笑:“妖言惑众之辈,若我在柴桑,定要当面揭穿你。你还敢来我鄱阳,大言炎炎!”


    身后吕蒙凌统众将,知道孔明在柴桑将孙权唬的战战兢兢,均觉颜面无光,一个个怒目而视。


    “我来江东之前,人言江东智谋第一当属张昭,用兵之道还属周郎。但以亮所见所闻,江东才华,只周郎一人而已!”


    孔明微笑看着周瑜,于夸赞称道之间,轻松的绕开了被识破计谋的尴尬。


    周瑜面色果然舒缓了许多,但依然冷峻如霜。


    “非是你计高,我主公仁厚而已!你所说来这里,是为让我谢你,此话怎说?”


    “你口舌虽利,我帐下刀斧手未尝不利。若说不通,留下首级!”


    一阵甲胄之声响起,门外三百名校刀手,各执兵刃,冲入大殿,将孔明围在正中。


    孔明镇定自若,站在刀锋之间,手摇羽扇,微微一笑,睥睨群雄!


    “曹操百万大军,不日南下。图谋荆襄,并吞江东,其心昭然若揭,天下皆知。”


    周瑜点头,眉毛一扬,英气逼人:“曹贼亡我之心不死,但我二十万将士,也非惧死之辈,誓与江东共存亡!”


    孔明并不谦让,从桌案前提过一张椅子,坐在刀丛之中,怡然自得的说道:“周郎自然无所畏惧。但周郎可知,你斩陆绩,叱张昭,将吴地氏族得罪了个遍,为何你家主公,一言不发,任凭你为之?”


    周瑜仰然而立:“我忠心为国,天日可见,主公自然知道,又何必问?”


    孔明哈哈一笑:“岂不闻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此一战,若能大胜,则鸟尽弓藏。在外功高震主,在内氏族诋毁,周郎班师回朝之日,便是你命丧之时!”


    周郎勃然变色,木然不动,两只眼睛盯着孔明,一言不发。


    “但若此战大败,江东陷于曹操之手。你家主公,自然求和。到那时节,众人为求自保,更会将你推出抵罪。唯有周郎之死,可救江东,可解曹操之恨!”


    “你家主公,胸怀大志,必不会臣于天子!他岂会为了你区区一将,舍弃天下?”


    “是故此战输赢胜败,你必有一死!”


    帐下吕蒙、凌统、韩当、甘宁等辈,各自惊惧,面色煞白。孔明之话,句句在理,想要反驳,却又无从下手!


    周瑜脸色逐渐又白转红,沉默良久,冷然问道:“你又如何救我,让我谢你?”


    孔明舒腰站起,将羽扇背在身后,淡淡说道:“唯有荆州,可以救你!”


    “荆州若破,江东胜败输赢,都无有你周郎容身之地!”


    “荆州若在,可助你败曹操,保江东!江东虽胜,但荆州始终是你心腹大患!”


    “你主公,是猎者,而你周郎,是猛禽雄鹰。荆州,便是你的保护伞!既不可吞没,也不可养大。”


    周瑜手抚摸着剑柄,往来缓缓的度着步子,低头沉思。


    良久。


    “哈哈!说来说去,你还是想要我出兵,助你荆州抵挡曹贼而已,却说得如此冠冕堂皇!”


    周郎忽然转身,看着孔明,抚剑大笑!


    “周郎果然不愧是周郎!哈哈!”


    孔明也抚掌大笑,之前紧张尴尬的气氛,化为乌有。


    “虽是如此,你的分析,也不无道理!我当谢你救命之恩!”


    周瑜走进孔明,低头附耳,低声说道。


    “不必如此,三分天下,势在必成。你我皆在此棋局之中!”


    孔明笑吟吟的说道。


    “孔明智谋过人,胆识不凡。不愧是卧龙先生,刘皇叔


    的谋主!”


    周瑜笑吟吟的说着,又在无形之间,讥讽孔明虽有大才,却不能以谋主身份,辅佐刘备。


    “岂敢……我兄长诸葛闻德之才,胜我十倍!我能早晚聆听教诲,已是受益匪浅,于愿足矣!”


    孔明连连摇手,慨然叹息说道。


    ……


    鄱阳湖水寨内,周瑜大排宴席,与诸葛亮并排坐在上首,其余众将,分列两方相陪。


    “孔明,孙刘联盟,势在必行,还要多赖你从中斡旋协调,同力破曹!”


    周瑜端起酒杯,其他众将,也各自高高举起酒杯,共同敬孔明。


    诸葛亮急忙起身,双手捧着酒杯,谦逊的躬身向周瑜和众多猛将行了一礼。


    “亮何德何能,不过奉我兄长之命行事。若果然能促成合作,亮之幸也!”


    周瑜举杯,一饮而尽,将酒杯倒立,放在孔明面前。


    “孔明此去荆州,我周公瑾在此立誓,曹贼不败,我绝不会动荆州一草一木。荆州军前,但有所需,我必竭尽全力相助!”


    周瑜正色说道。


    孔明只好相随,也连续干了数杯,其余众将,自然不能落后,各自随同干杯。


    甘宁、韩当等人,想要分别与孔明对饮一杯,却被孔明谢绝:“军情紧急,不可耽误,亮别了酒席,便要急急回转襄阳,向主公军师禀报详细,因此不敢贪杯。若他日大破曹贼,在把酒言欢,可好?”


    周瑜见状,挥一挥手,其他众将也便不再勉强。


    酒席散罢,周瑜亲自驾船,将孔明送出鄱阳湖口,一路上查看水军阵营,将士威武。


    孔明看到周瑜练兵有方,布阵精妙,也十分佩服,自觉单以行兵布阵而论之,自己未必赶得上周瑜。


    “也许我兄长诸葛明在此的话,可以看出周郎布阵的缺点和命门。而我却觉得周密完美,毫无破绽!”


    孔明心中暗想!


    出了鄱阳湖口,孔明弃了大船,上了自己的独木小船。


    周瑜挽着孔明的手臂,一直到了小船之上,方才松开。


    “孔明,你我皆是大才,今日虽各为其主,却勠力同心。他日三分天下,早晚不免兵戎相见!”


    周瑜孔明惺惺相惜,各自伤感。


    ……


    荆州城内,太守府里。


    二十万兵马,各自调派已毕,所有的战略布置,皆由诸葛明军师一体承担。


    此刻,诸葛明正端坐在桌案之前,细细的看着各方斥候送来的折报。


    他甚至信息战的重要性,因此自从掌管荆州,便强化斥候网络,不论许昌还是柴桑,甚至曹操的军营,周瑜的鄱阳湖水师大寨内,都有着他安置的眼线在内。


    但这一切,都是他一手亲自操作,纵然是主公刘备,亲信马良,爱将赵子龙,也丝毫不知。


    “军师,曹贼前军已到宛城,席卷荆州,不过是数日之间的事,然而孔明入江东,至今杳无消息。我心中实在不安……”


    刘备如同热锅里的蚂蚁,心中焦虑不安,无法镇定,此刻正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来绕圈的度步,一会儿又站到府门口眺望片刻。


    “是啊军师。孔明虽然多智,但江东也是龙虎之地,谋士成群,若孙权诚信投顺曹贼,拿下孔明,作为觐见之礼,岂不是……”


    马良欲言又止,眉头紧皱,也是忧心忡忡。


    孔明智力超群,他日必是主公成其大业的股肱之臣,若是才出山,便成了这场大战的牺牲品,未免太过可惜了。


    “孔明下江东之前,也曾得军师指教提点。他自己也聪慧过人,纵然有危险,应该也能逢凶化吉。可是周郎之谋……”


    简雍话说到一半,也戛然而止。众人心中,多有替孔明的安危担心之意。


    诸葛明微微一笑,环视众文臣一眼,缓缓的站了起来,伸手扶住刘备,将他轻轻的按在座椅上。


    “你等众人,皆看低了孙权了!”


    众人微微一怔,大惑不解,纷纷盯着军师。


    “孙仲谋城府之身,超乎你们的想象。江东人人可投降,唯独他不可投降。只要投降,他必死无疑!这个简单的道理,便是鲁肃之流,都能想得明白,何况贵为人主的孙权?”


    “但他若表明了立场,又如何能看清楚手下文臣武将们的立场?是故才表现的事态难决,优柔寡断。却让周瑜这个少壮派出来收拾局面,打击主和派的势力。若无孙权默许,周郎敢立斩陆绩?江东陆郎,可非寂寂无名之辈!”


    刘备那颗焦躁的心,此刻依然上下起伏,难以控制:“我所担心的,就是孙权误信他人,委曲求全,坐视我荆州被灭不理。”


    诸葛明哈哈大笑:“主公放心,此刻孙权畏惧的,是我荆州坐视他江东不理,任他江东灭于曹贼之手!”


    “孔明此去江东,非但没有丝毫危险,还会被处处待为上宾,孙权周瑜,皆认他为救命之主!”


    众人再次哗然,不知军师为何如此自信。江东远在千里之外,波谲云诡,情势复杂,怎能处处如军师所言?


    但刘备对诸葛明信任有加,从不怀疑。听了诸葛明的话,心里果然踏实了许多。


    “主公,兄长,我回


    来了!”


    正在众人议论之际,一人意气风发,飘然而入,风神英姿。


    正是卧龙诸葛亮!


    众人欣喜若狂,急忙迎了上去,将孔明引入正堂。


    “孔明拜见主公,拜见军师!”


    “此一趟,幸不辱命!”


    孔明现在刘备和诸葛明面前恭敬的行礼,再拜说道。


    “孔明,到底如何,你快说来听听。你这次去往江东,我们全都担心你的安危,唯独军师说你安如泰山!”


    马良第一个挤出人群,来到孔明的面前,迫不及待的说道。


    “诚如我兄长所言,我这一趟去,孙权引我作上宾,周瑜更甚,差点与我结拜为兄弟!”


    诸葛亮目光看了诸葛明一眼,皆是崇敬之意,乐呵呵的说道。


    “细细说来,细细说来!”


    刘备也急切的问道。


    诸葛亮接过侍从递过来的清茶,一饮而尽,润了润喉咙,带着一路风尘,将如何依照军师诸葛明的安排,恫吓孙权,智激周瑜之事,详细说了一遍。


    “此皆我兄长军师的功劳,我不过是依计行事,不值一提。”


    孔明说完,淡淡一笑说道。


    但底下听的众人,却知道这简单的一句话之后,是如何的凶险和激荡人心!


    若是换了旁人,恐怕见不到吴候,便已经死于江东氏族人之手了。又如何能出入吴候宫,漫步水师寨,看似危如累卵,实则安如泰山?


    刘备听得入神,如听传说一般,孔明叙说完毕,沉吟良久之后,方才回过神来,慨然赞叹!


    “诸葛卧龙,不负盛名!”


    孔明叙述完毕,众人无不盛赞其智谋无双,敬佩其胆识过人。</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