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7章 在下诸葛明,字闻德!

作者:别叫我上帝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皇叔,我真不是卧龙诸葛!》全本免费阅读


    第77章 在下诸葛明,字闻德!


    周瑜关羽僵持在赤壁时候。


    荆州他处,战如熊火!


    张飞、赵云、黄忠、魏延、文聘,五路分兵,从襄阳出发,借道南郡,攻打蔡瑁!


    南郡黄承彦、庞德公,战战兢兢!


    既担心刘备假途灭虢,将南郡据为己有,不战而下。却又不敢拒绝,以刘备今时今日的战力,想要拿下南郡,无异于探囊取物!


    细思考量之后,黄、庞两家欣然同意,开放道路,甚至备下酒席,犒赏五路大军!


    五路大军,如五把钢刀,穿过南郡,直插蔡瑁所属的三个州郡。


    ……


    桂阳城。


    太守府内,告急文书,如雪片一般不断的飞来。


    蔡瑁眉头紧皱,不断的打开新的折报,而看过的折报,则被他随手扔在了地上。


    原本干净锃亮的地板,此时飘零散落了一地的制片,不断的有阵风吹入,顿时飞扬在半空,久久不肯落下。


    “真是见了鬼了!”


    嘭!


    蔡瑁恨恨的一拳锤在茶几上,将一方茶几的一角,砸了个稀烂。


    张允坐在茶几旁的座位上,此时正闭目如同睡着了一般,这震天的一声响,竟然丝毫没有打扰到他。


    “蔡公,自你我撤离襄阳,来到这里,这已经是你砸碎的第十八张茶几了。”


    张允苦笑一声,叹息说道。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思跟我数这个?”


    蔡瑁目光如刀,落在张允的脸上,十分的不满。


    昔日在襄阳,张允号称他的智囊,出谋划策,经略荆州,将他的蔡氏门族扶持的壮大无比,甚至连荆州的兵马,也全部归于蔡氏的掌握之下。


    可是自从襄阳败北,千里逃命,来到桂阳,张允似乎就变成了摆烂的心态,整日无所事事,甚至所有的败绩挫折,都与他毫无关系了一般。


    这令原本便孤独无助的蔡瑁,倍加孤单,也倍加的懊恼愤怒。


    “刘备五路分兵,到了哪里了……”


    张允终于睁开了眼睛,眉头拧成了麻花,忧心忡忡的问道。


    “他娘的!”


    “武陵郡我已经布置的铁桶一般,原本希望南郡的那两个老不死的,最起码能保持中立,令刘备的兵马,绕走江夏。这样长途跋涉过来,必不能突破我武陵防线!”


    蔡瑁俯身拾起那张刚刚丢在地上的折报,一边拿手点指着,一边继续说道。


    “可是没想到,南郡黄、庞两家,竟然如此懦弱,直接给刘备的五路大军开了通道,还牵羊担酒的慰劳三军!”


    张允面色一变,也大感出乎意外:“我早已经料到,黄承彦不会拿自己毕生的基业,对抗刘备。可是也没想到他会如此软弱,竟然不需恫吓,就俯首投降!如此一来,我恐怕咱们武陵防线,凶多吉少了……”


    蔡瑁啪的一声,给了自己一个嘴巴!


    “我真是瞎了眼,让蔡奇去守把武陵!”


    张允的眼神忽然变得绝望而空洞,更带着几分麻木和习惯:“丢了?”


    蔡瑁摇头叹息,又缓缓的点了点头:“蔡奇那混蛋,也以为五路大军必不能经南郡,要绕走江夏,因此疏忽大意,个个喝得烂醉……”


    “因此被五路大军突袭而至,直接给宰了……”


    张允苦笑一声,无可奈何。


    蔡瑁任人唯亲,自在襄阳的时候,早就已经得罪了贤臣,一个个离他而去。


    黄忠、魏延、文聘,绝世猛将,也曾效力荆州,但蔡瑁不思抚恤,只知道排挤,却将自己德不配位的兄弟们,安置在了要紧的关卡!


    “我兄弟姐妹四人!”


    蔡瑁再一次将看过的奏报扔在地上。


    “我大姐如今和我外甥刘琮,被刘备困在襄阳,生死不知。”


    “三弟蔡熏,被刘备斩杀在江夏,如今幼弟蔡奇,又被刘备给斩杀在武陵!”


    “我与刘备,这辈子不死不休,血战到底!”


    张允叹了口气,丝毫没有斗志,缓缓的站了起来,来回走了几步。


    “蔡公,蔡熏被杀,江夏十万水军,归于刘氏。如今蔡奇再被斩首,武陵防线陷落,三万精锐,恐怕也要投降刘备了!”


    “不算襄阳的粮库,伱蔡家直接贡献给刘备的,便是十三万兵马!而且还是荆州的精锐之师!”


    张允猛地抬起头,目光冷峻的说道。


    “你……你这是什么意思!!”


    蔡瑁一怔,怒声喝道。


    他也没想到,一向在他面前俯首帖耳,唯唯诺诺的张允,竟然敢如此跟他说话,还当面指责他的过失。


    “蔡公……你我相交多年,我绝无它意,只是目前……”


    “你我手里兵马,只剩桂阳一地。如何固守,我也没有良策,因此才偶发牢骚而已。”


    张允手里兵马雄壮的时候,意气风发,假借蔡瑁,号令荆州,连刘表都死在他的手里,如今人单势孤,也便失去了昔日的锐气和霸气。


    “这辅佐刘备之人,到底是不是诸葛明?”


    蔡瑁忽然想起数日之前那封“焚烧襄阳学堂”的信,转头看着张允,困


    惑的问道。


    “似乎是,又似乎不是……”


    “这……难道还重要吗?”


    张允早已经被这个不知是不是诸葛明的诸葛军师,给逼的神魂俱失,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


    “诸葛家,有真才实学的,也就那诸葛三杰而已!诸葛瑾现在江东孙权的帐下为幕宾,诸葛诞听说是在江北,似乎有效力曹丞相的打算。”


    蔡瑁背负着手,慢慢的度着步子:“刘备帐下的这个诸葛军师,不是诸葛亮,便是诸葛二庸!”


    “诸葛二庸?”


    张允又是一阵苦笑!


    “诸葛均虽然是孔明和诸葛瑾的一奶同胞,可这智商却是天壤之别。至于那诸葛明嘛……只知道开办学堂,传虚妄之道,若真的有如此大才,昔日又怎会被你我虐成那样?”


    烧襄阳学堂,令他三十六弟子,葬身火海!


    烧西山,五百农人,死于非命!


    “不行,就算是死,老子也要死个明白!”


    蔡瑁忽然想起昔日对诸葛明所做的一切,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战!


    “我得写信问问司马徽和黄承彦,这个为刘备出谋划策的诸葛先生,到底是不是诸葛明!”


    蔡瑁颤抖着手,勉强抚平了执掌,润笔急书。


    “若真是诸葛明,你我恐怕挫骨扬灰,死无葬身之地了!!”


    “天下人皆可恕,可在诸葛明的眼里,你我罪无可恕!”


    张允默默走出府门,仰天叹息说道。


    “报!”


    “急报!”


    府外,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伴随着斥候嘶哑的吼声。


    咔!


    蔡瑁手里的笔,惊落在地上。


    “武陵陷落,连线九城,望风而降,刘备的五路兵马,已近江陵了!”


    ……


    武陵陷落,江陵已成前线!


    然则蔡瑁的兵马,典型的头重脚中,腰巨细!


    武陵最靠北,武陵防线,屯兵三万,防守刘备和江夏的兵马!


    桂阳在南,蔡瑁将亲信的五万兵马,尽数布置在这里!


    万一有一天刘备兵马到达,再一次做困兽之斗,殊死一搏。


    而身在中间的江陵郡,却城防空虚,人马单薄,面对刘备的大军,恐怕更是不堪一击!


    “你速速将这两封书信,发往南郡,交给水镜山庄的司马徽和黄承彦的府上!”


    蔡瑁哆哆嗦嗦的将书信写完,打发斥候迅速送走。


    此刻的他,仿佛已经预料到了自己的命运,丧失几个十几个城池,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丝毫不惊了。


    他至死也要搞清楚,这个把自己从巅峰打到抱头鼠窜,朝不保夕的诸葛军师,到底是何方神圣!


    难道真的是那个被自己冠以诸葛二庸,逼迫的离开襄阳,隐遁不出的诸葛明?


    绝无可能!


    然则那封奇怪的书信,又确实只有诸葛明,才会写的出!


    ……


    水镜山庄上,犹如小江南。


    虽然是二月时节,但百花斗艳,群芳争妒。


    司马徽端坐在小亭子的石凳上,手里执着书册,另一只手则握着茶碗,细细的品着自己假山上新下的香茶。


    刘备取荆州,氏族哗变,波谲云诡,荆州的局势可谓是风云变幻。


    可作为荆州高士的司马徽,却稳坐钓鱼台,丝毫不为所动!


    不管是最初的刘表掌管荆州,还是四大氏族掌权,又或者刘备统领荆州,他自忖都能泰然应付,不受损伤。


    因为他从来都是只点拨,只分析。却从来不出谋划策,不拍板定夺!


    看似滔滔不绝,实则从来不给人拿主意。别人要如何,与他也毫无关系!


    这正是他的谋事之学,立身之策!


    “报庄主!桂阳蔡瑁将军的书信到了!”


    家丁匆匆而入,将蔡瑁的书信呈报在面前。


    司马徽放下书本,轻轻的拆开来信。


    “诸葛庸?!”


    司马徽扶在石桌上的手一哆嗦,将身边的茶碗碰翻,茶水立刻倾倒在桌上,顺着桌沿如断了线的珠子,落在地上。


    司马徽微微定了定神,眉头紧皱。


    “诸葛庸?那个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