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二十二章 朱元璋:独断专行的感觉美滋滋

作者:楚国隐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三百二十二章朱元璋:独断专行的感觉美滋滋


    这世间,任你帝王将相、美人如玉,终究不过是尘埃一粒。


    随着时间的推移,之前丞相李善长被杀、丞相制被废一事,终究还是慢慢的归于平静了。


    顶多就是议论议论李善长案是不是还要牵连其他人,或者说谁谁谁倒霉催的被牵连上了,结果刚到手没多久的位子又空出来了。


    但这些议论,终究不过是偶尔的只言片语罢了。


    真正的议论热点,还是即将到来的底层官员招考。


    此事从一开始的小道消息流传,到之后的正式公布,可以说引动了无数人的心神。


    学而优则仕!


    仅仅这一句话就能看出这个国度千百年来对于官位的推崇。


    不然为何后世那么多人考公?


    一方面固然是图稳定、图个能吃上一辈子的铁饭碗。


    但另一方面何尝不是觉着那位子天生就高人一等?


    上辈子的胡惟庸,钱挣了可不少,房车什么该有的也早就有了。


    可放在老家,在一众亲朋好友眼中,却还不如谁谁谁家小子考上一个估计一年工资还不如胡惟庸一个月收入的公务员。


    连后世咨询如此发达的时代都是如此,那更何况现在?


    现在这个时代,那可是明明白白的士农工商四个阶层!


    甚至后世不少人嚷嚷的“寒门再难出贵子”之类的话。


    可实际上,他们哪里知道,在眼下这个时代,他们连当寒门的资格都没有。


    因为只有父辈祖辈是正儿八经的有功名的读书人,且家道中落致贫了,那才能叫寒门。


    一般人家,你穷归穷可别想自称寒门,那叫僭越,会被人大嘴巴子抽脸的!


    也正因为如此,如今既然有这么个机会,大家怎么可能不疯狂?


    这可是能够一夜之间光耀门楣改变阶层的机会!


    真要是通过考试了,那可就是实打实的官员,那就是“士”了!


    这让人如何不期待、如何不激动?


    也正因为如此,接下来的时间里,大明各地的学子前赴后继的朝着应天府涌来。


    那场面,甚至比之前的科举之时还要热闹了几分。


    而刚刚消停了几个月的应天府各大客栈、食肆、酒楼、青楼的一应东家、掌柜们,也再次迎来了一轮让他们笑得合不拢嘴的学子潮。


    对他们来说,外地来的学子可太香了!


    但凡能来参考的,哪怕最穷的,那都至少家里是个百来亩地的小地主。


    所以这些学子兜里是真心不缺银子的。


    更何况,年纪轻就代表着不是老油条,再加上热血、好面子的通病,那妥妥的都是大肥羊啊。


    这谁看了不眼馋?!


    而一应学子们,这会儿也顾不上算计自己兜里的钱够不够用了。


    他们疯狂的在一个个酒楼、青楼、客栈里各种来回窜。


    为的不过是跟某些应天府本地消息灵通的学子们多打听些消息而已。


    没办法,首善之地、天子脚下,这消息、门路远远不是外地土鳖学子们能比拟的。


    这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还真就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消息或者说建议给流传了出来。


    其中最重要,同时也是最核心的一条就是“小心胡大老爷”1


    当胡大老爷听到这传闻的时候,他正在左手揽着如诗右手搂着宛如,一边一个的尽享齐人之福呢。


    “什么玩意儿?”


    “他们打听来打听去最后就打听了这么个玩意儿?”


    “闹呢?”


    “咱虽然科举的时候稍微改了改原本的题目,可咱也没怎么刻意针对啊!”


    “怎么着?自己不行还怪到老子身上来了?”


    这几天被胡大老爷滋润得红光满面的如诗、宛如,听到胡大老爷这番话直接笑出了声。


    如诗到底是先来的,性子更是直爽不少,知道胡大老爷私底下其实非常随和甚至玩起来比她们疯多了。


    因此她也半点不在意的笑着看向胡大老爷戏谑的问道:“老爷,您刚刚这话,您自个儿信嘛?”


    胡大老爷一脸坦然的重重一点头。


    “信啊!怎么不信1”


    “本官主打的就是一个坦诚,没干就是没干,本官为的是尽忠王事、为国选材,可不是故意刁难!”


    胡大老爷这话一出,如诗、宛如干脆直接笑出了声。


    得!


    什么话都不用说了,这笑声就是最好的反馈了!


    恼羞成怒的胡大老爷干脆气沉丹田、腰马合一,两只臂膀一起发力,居然一左一右同时抱起了两位美人儿,大步的就朝着内间走去。


    显然,胡大老爷这是眼见着嘴巴说不过,打算动用家法了!


    就这来妮子居然敢笑话自家老爷的罪过,这不得好好鞭挞鞭挞?


    这边厢胡大老爷在外室小院美滋滋的过着小日子,颇有点乐不思蜀的意思。


    与此同时,朱元璋这边也感觉自己的日子越发的好过了。


    怎一个爽字了得啊!


    这没了李善长这个丞相的掣肘,整个朝堂那还真就成了他的一言堂了。


    别说掣肘了,这会儿连正经敢言语一声的都没有了。


    一个个朝臣这会儿都成了只会听吩咐干活的应声虫。


    之前在朝堂上被李善长带着一帮子人在朱元璋下了圣旨以后都被怼了回来的禁海解除令,这次终于被朱元璋毫无半点掣肘,丝滑得无法想象的一次性通过了。


    看着朝堂之上众人甭管是真心还是假意,但最终齐声应和通过决议的“盛景”,朱元璋真就是从心底里甜到了嘴里啊。


    真就是喝口水都甜掉牙的那种甜蜜。


    爽!


    太爽了!


    对于他这种性子执拗、霸道的人来说,这种独断专行、说一不二的感觉,真就是爽到不行的体验了。


    这一刻,他无比庆幸自己毅然决然的拿下了李善长并且一举废掉了丞相这个位子。


    真要是有个丞相坐镇朝堂的话,他怎么着也不可能跟眼下一样的顺利。


    毕竟丞相也是要面子的嘛,他提出的重大国策,这丞相甭管是同意还是不同意,那多少都得出来嘀咕两句此行。


    不然岂不是显得他那个丞相没屁用?


    如今倒好,丞相没了!


    以后也不会有了!


    美滋滋啊!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