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89:皇子们的惊慌,都不肯去东瀛就藩!

作者:大虞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时间,满朝文武但凡是手头有点钱的,除了那些在主要部门身居高位,基本不可能调动的,全都开始给朝廷捐献军饷了!


    “你小子还真能想到这些稀奇古怪的主意,连这个名单都能被你拿来圈钱了!”


    听完朱栎讲述的大概情况之后,朱元璋也是哭笑不得。


    不过这也是一件好事,至少也能缓解一下国库的紧张,多增加一点收入啊!


    “那些出身士族,或者和士族有什么关系的官员,才是贡献最大的!”


    “他们背后的士族既然不想让他们去东瀛,那就只能花钱消灾了!”


    朱栎闻言,却是不以为然地轻笑道。


    目前朝廷的这帮官员当中,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派系!


    只不过这部分人的比例太少了而已!


    朱元璋看了一眼这名单上的官员,以及相应的大概资料之后,脸色顿时就古怪了起来!


    朱元璋好奇地询问道。


    朱元璋这时摆了摆手,随即话锋一转地询问道。


    朱栎倒是没有这么悲观,他觉得有些事情只要肯去做,办法总是比困难多的!


    事在人为嘛!


    “罢了,这些头疼的问题,反正也都是你在处理,咱也不操这个心了!”


    “满朝文武,三百多個官员还是能够选出来的!”


    不过也怪他,对于朱松之后的这些个儿子们,朱元璋都是比较纵容的,也没有给他们太大的压力,他们会有这样的心态,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朝鲜那边,二十弟也有奏折送回来了!”


    朱元璋先是一愣,随即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


    知道是朱松这小子有一个好九哥,能够对他区别对待一下而已!


    朱栎就把接下来的计划大概说了一遍,如此第一批前往东瀛赴任的官员,也算是确定下来了!


    内阁在朝会上公布最终确定的名单之后,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那些不在名单当中的人,自然暂时都松了一口气,那些愿意主动前往东瀛当官的,自然也是高兴的!


    “都别瞎想了,回去都安心的待着吧!”


    虽然这帮小皇子们都没有就藩,也没有离开过应天,但至少他们脑子可不笨,知道什么地方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朱栎其实也能够理解这帮弟弟们的心态,转过头遇到朱元璋的时候,就把事情直接跟朱元璋也说了!


    “这帮兔崽子,区区一个东瀛,就能把他们吓破胆了?”


    “咱这个开国皇帝,最明白其中的艰辛之处!”


    几个小家伙可怜巴巴地对着朱栎就恳求了起来!


    朱元璋沉吟了片刻,最终还是点头答应了下来。


    “九哥都不知道父皇有意要让你们去东瀛就藩呢,你们跟着担什么心呢?”


    “理是这么个理,去掉这部分人,你先在能够确定的人员数量有多少了?”


    “实际上也都是你在背后帮衬着他,否则这小子什么能力,咱还不清楚么?”


    所以大部分读书人对于东瀛同样也是充满了抵触,更别说让他们跑去那里教书了!


    当官不想去东瀛,普通的老百姓,又有几个愿意去的呢?


    还有那些文弱的书生,他们愿意去东瀛那种地方教书,传播汉文化么?


    反正只要不去东瀛就藩,其他的什么都好说!


    “我们听说东瀛打下来之后,也得派藩王去就藩呢!”


    所以东瀛就算是打下来了,短时间内大概率不可能直接让藩王去镇守!


    实在不行,直接拍个勋贵武将领兵也就是了!


    治理地方,自然有朝廷的官员,要不然朱元璋和朱栎也不需要因为派遣官员们去东瀛的问题而操这么多心思了!


    “等先迁徙过去,再考虑教育这方面的事情也不迟!”


    有些饱读诗书之人,愿意为国分忧的才子同样也愿意主动为国分忧,去东瀛上任的!


    朱元璋不置可否地感叹道。


    朱栎点头说道。


    不管是朱元璋还是朱栎,对于这些愿意主动前往东瀛的官员,都十分的重视!


    这批官员大多数都是饱读诗书,而且刚刚进入官场不久,还没有被这个大染缸给污染的,满腔都是热血和报国之志!


    他们的品级可能都不高,也都是小官!


    “吏部那边已经重新拟定了候补的140人名单,您可以过目!”


    听到朱栎这么说,几个小家伙的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别提有多高兴了!


    “九哥还能骗你们不成?”


    更关键的是,朝鲜可不是直接打下来的,基本就是不战而降!


    但是东瀛就不一样了!


    “应该快了吧?”


    毕竟东瀛的局势可不是这几个小家伙能够镇得住的!


    “不过他能够做到这一步,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这140名官员,全都是吏部最近考核,准备提拔升迁的一批人,无一例外!


    后续还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处理!


    就比如教育、百姓迁徙,这些才是最难安排的!


    “九哥,你说的是真的?”


    朱栎听到这几个弟弟的话之后,也是一阵哭笑不得!


    不过对于这些弟弟,朱栎也不抱什么希望了,基本上都是温室里长大的花朵,让他们去镇守东瀛,那不是开玩笑么?


    也可以说,洪武中期主要的一些藩王全部就藩之后,朱元璋对于老来得子之后再生下来的这些皇子,就比较宽容了,并没有对他们有太大的期望,更多的可能就是希望他们能够富贵一生!


    所以即便真要派一个藩王去东瀛,那也只会从已经就藩的皇子当中迁一个过去,而不会选择这四个小家伙!


    再加上旁边还有大明的几个塞王护着,朝鲜根本就乱不起来,所以根本不用担心的!


    不过花钱之后的效果,也是确实可见的!


    就比如现在的朱元璋,心情的确很不错!


    毕竟有大把大把的银子入账,而且这银子大部分还来源于他同样最为讨厌的世家大族当中!


    毕竟他也想不到其他更好的办法了,只能把这些要升迁的官员都给派去东瀛!


    而且咱给你连升三级,你还得对咱感恩戴德!


    至少表面上,你不能有负皇恩了对吧?


    “这其实就是变相给他们涨一点俸禄而已!”


    毕竟朱匣秋一辈子就生了一个儿子,而且这个儿子还不想当皇帝,只想当藩王来着!


    朝廷当前也才刚刚解决了官员选拔的问题,然而这才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呢!


    为此,朱元璋还特意在奉天殿单独召见了这部分官员,龙颜大悦之下,全都给他们封了大官!


    朝堂上,官员们因为东瀛的事情而瑟瑟发抖,皇宫内那些还未成年就藩的皇子们同样也是如此啊!


    朱栎就把李信又拟定出来的一批名单,直接交给了朱元璋。


    当然,未来是否能改变这个结果,暂时还不确定,但至少大方向上还得继续这么走才行!


    “话也不是这么说,也得他自己有那个头脑,肯学才行!”


    二六零五:f七零零:四三:六零零零::七四e


    二十一皇子沈王朱模、二十二皇子安王朱楹、二十三皇子唐王朱桱、二十四皇子郢王朱栋、二十五皇子伊王朱全都还没就藩呢,如今也都已经到了就藩的年纪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同时也有些无奈。


    朱栎也帮着朱松说了句话。


    “哦?”


    “第一批百姓迁徙的事情,户部那边也已经着手在准备了,预计三个月后就会陆续出发,从海路迁徙到东瀛!”


    朱栎这时话锋一转地笑道。


    朱栎有些无语地点了点头。


    “你觉得打下整个东瀛,还需要多久?”


    “这李信还真的是省事啊!”


    另一方面,那就是东瀛又要派哪个藩王皇子前去镇守的问题了!


    “怎么全都是些需要升迁的官员?”


    那东瀛呢?


    “行,那就这么办吧,把这些就要升迁的官员一并给算上!”


    “确定了220人,还剩下140人!”


    “这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啊!”


    “你们这又是从哪里听来的消息?”


    毕竟这些世家大族所倚重的官员跑去东瀛当官了,那他们在大明本土的生意还有利益又该如何保证?


    “我们都不想去东瀛啊!”


    这些全都是朝廷当前所需要解决的麻烦和难点!


    “一口吃不下一个胖子,慢慢来吧!”


    毕竟在大明本土,如果能够当教书老师的话,那么他们肯定都会选择在本土教书,尤其是西北这边,西安府和汉中才是首选!


    再不济,去北平府还有太原府,乃至应天府也都比去东瀛好啊!


    读书人本就文弱,有几个愿意出海到东瀛,去教化那些还未开化的倭寇流子的?


    东瀛人,在汉人的心目当中,留下来的印象本来就不好!


    毕竟洪武年间,那么多倭寇屡次侵犯我大明沿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不都是这些血腥残忍的倭寇犯下的罪行么?


    一个是皇党派,像是淮西集团,还有一些和皇家关系亲近的,皇亲国戚之类的,都属于这一类!


    而另外一类,便是士族派!


    这些官员,基本上都出自世家大族,亦或者是受到了世家大族照拂而发迹的!


    当然,东瀛打下来之后,派遣官员是肯定的事情,但也只是一方面!


    朱元璋挑着眉毛问道。


    “这还是咱老朱家的种么?”


    “父皇真的不会派我们去东瀛?”


    最小的伊王朱,在洪武三十三年,也已经十二岁了,让他去东瀛的可能性是最小的!


    “挑选一些原本就要动的官员,对朝廷的影响也能降到最低!”


    “名和利都有了,至少也能说得过去了!”


    不管是朱元璋还是朱栎,都没想过让这些皇子去东瀛当藩王的!


    因为要派,那也是朱匣秋这一脉的子嗣!


    “话是这么说,不过收了钱就得办事,这批人肯定是不能出现在名单上了!”


    “那就定在三天后,让这些官员连同家眷一起出发,我这边还专门为他们准备了一辆火车,先送他们到北平府,然后从塘沽港出海,乘坐蒸汽机船前往东瀛!”


    “没办法,这也是最优解,毕竟在地方上主政的一些官员,人家干的好好的,也不能说动就动!”


    “这小子在朝鲜还发展的不错,至少已经算是能够独当一面,彻底站稳脚跟了!”


    毕竟对他们而言,东瀛现在就是个战火纷飞、兵荒马乱的地方,真要让他们去东瀛就番,那就真的是好日子到头了!


    东瀛的情况,和朝鲜可不一样!


    朱松去朝鲜就藩的时候,能够有底气,那完全是因为朱栎再给他当后盾,把一切都给他安排好了!


    “朝鲜现在的情况咱不担心,咱担心的是东瀛!”


    “九哥,伱能不能跟父皇说说,千万别把我们派到东瀛去啊?”


    他们的利益和这些世家大族深度捆绑在了一起,基本上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世家大族还想要维持朝中有人好办事这种‘方便’,就只能花钱来保住这些官员!


    剩下的四个,不管有能力的,还是没能力的,全都在担心朱元璋会把他们的封地定在东瀛!


    但实际上,也就是这些皇子们自己想多了!


    “烽儿到东瀛也已经有快四个月了吧?”


    几个小家伙闻言,这才欢天喜地的一哄而散!


    原本就没考虑短时间内会有藩王的因素啊!


    不过让朱栎没想到的是,自己的这帮弟弟们,居然会因为东瀛的事情,特意跑来找自己!


    除了年龄尚且还不够的伊王朱之外,其他四个皇子弟弟是结伴一起过来找他的!


    “最多也就是七八天的功夫应该就能抵达了!”


    朝鲜已经成为大明的一部分了,朱元璋直接让韩王朱松就藩朝鲜!


    “那就给这些官员全部连升三级?”


    朱栎一本正经地解释道。


    所以只能给钱!


    捐钱还能落得一个好名声,同样也能保住自己想要保住的官员,最起码还能让皇帝看着你顺眼啊,这样总不至于还把你流放到东瀛那种地方去了吧?


    朱元璋听完了朱栎的讲述之后,顿时就无语了!


    “按照烽儿目前的进度,估摸着也就是两个月内的事情了!”


    朱栎想了想,给出了一个大概的时间。


    也就是说,整个东瀛打下来,基本上需要半年左右的样子,跟原本估计的大差不差!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