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39、难以评断

作者:她的剑在哭泣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张骞怒不可遏的让禁军抓住阿克苏,卫宁沉思了一会儿,盯着乌孙公主看了一眼,然后对张骞道:“就地正法。”


    “杀了吧。”


    张骞愣了一下,但还是执行了卫宁的命令。


    乌孙公主感激的看了一眼卫宁,道:“谢谢大汉太子殿下。”


    卫宁摇头道:“回去吧,好好在大鸿胪待着,准备入宫。”


    “遵旨。”


    ……


    路上,张骞一脸不解的问卫宁道:“殿下,为何不好好折磨折磨乌孙这名侍卫?”


    卫宁没有回答。


    他很难评断这其中的事,但他想明白了。


    乌孙公主应当和这名护卫有感情的,但为何乌孙公主要将罪过全部推给阿克苏?


    不是她绝情,是她不想她自己的民族,因为阿克苏鲁莽的举动遭遇灭顶之灾。


    如果阿克苏将他们之间的情感说出来,那乌孙公主还如何嫁给大汉天子?


    当然了,她自己定是完璧的身子,这一点不容置疑,不然她没办法对大汉交代。


    阿克苏在乌孙公主眼中也必须死,她不能因为一个爱人而让整个民族遭遇到汉朝的雷霆之怒。


    所以她一路留下了许多标记,就是为了让大汉的禁军能找到他们。


    她若消失在长安,受苦受难的将会是她的族人。


    这些事,阿克苏从来都没考虑过,但乌孙公主显然考虑到了这些,她不能对不起族人。


    卫宁让张骞直接杀了阿克苏,也是为了避免日后的麻烦。


    至于乌孙公主做法是错是对,卫宁不予评价。


    他唯一的感触就是,国家一定不能弱小,若是国家弱小,那将会和乌孙一样的下场。


    ……


    乌孙公主回到了鸿胪寺,脸色阴晴不定,说悲伤其实也没有,阿克苏一定要死。


    为了国家大义,为了乌孙这个民族,阿克苏也必须要死。


    阿克苏太自私了,这是她不能容忍的,像个长不大的孩子,从来都替自己考虑。


    成长的路上要有取舍,面对国家大义上,个人情感不值一提。


    卫宁回到东宫的时候,便带着张骞去了未央宫。


    他自己不敢去,他怕将事情告知汉武帝,自己还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果不其然,张骞将事情告知汉武帝后,汉武帝怒不可遏,当即要革除张骞的官职。


    索性卫宁在一旁劝住了汉武帝,他将张骞以往的功劳告知汉武帝,又替张骞求了情,汉武帝才赦免了张骞,罚了他半年的俸禄。


    等张骞离去后,汉武帝问卫宁道:“六部下设的官职你有头绪了吗?”


    啊?


    卫宁狐疑的看着汉武帝,方才汉武帝还怒不可遏的样子,怎么现在像个没事人一样?


    “父皇,你这是……”


    汉武帝眯着眼,对卫宁道:“你真以为朕方才生张骞的气?”


    “一个女人罢了,朕会在乎?”


    这倒是符合汉武帝的性子,卫宁不解的道:“那伱这是……”


    汉武帝道:“朕给你唱红脸,你这个白脸唱好了,他才能更忠心于你。”


    “张骞是个不错的苗子,忠义两全,对大汉也绝对忠心,未来可以好好培养。”


    “将他留给你,朕放心。”


    卫宁倏地一愣,呆呆的看着汉武帝,这才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不由心中万分感动,一时竟不知说些什么。


    汉武帝微微笑了一下,道:“成了,快回去好好想想三省六部下设的官职,朕会给你清理所有障碍,把完完整整的江山交给你。”


    卫宁重重点头!


    他想起了戾太子刘据,当初汉武帝似乎也是这么尽心尽力的培养刘据,只是可惜最后巫蛊之祸……


    卫宁忽然打了个冷颤。


    戾太子会如此,那自己会不会也是如此?


    现在汉武帝固然宠爱有加,未来呢?


    巫蛊之祸牵扯的人实在太多,虽说现在距离那个时候还有一段时间,但历史上巫蛊之祸真要发生了,对卫家无疑天灾人祸。


    卫宁正思考着回东宫的时候,江充找到卫宁,抱拳道:“臣参见殿下。”


    卫宁狐疑的看着他,问道:“有事?”


    江充忙不迭道:“臣最近发现,有数名官吏在宫内违规坐轿行走。”


    卫宁蹙眉,淡漠的道:“这和你有什么关系?”


    “你在皇医署做的不开心?”


    江充惊慌失措的道:“臣不敢。”


    卫宁道:“那就不要管那么多闲事,好好研究医学疾病知识才是你该做的事。”


    “别人是否僭越,自有御史去查。”


    江充忙不迭抱拳:“遵旨,臣错了,臣告退。”


    卫宁看着江充的背影,从他身上看到了巨大的野心!


    他不满足在皇医署,他想去更大的舞台,想真正从事政治之事,所以才会找到自己弹劾其他官吏。


    ……


    关于三省六部的官职改革,在元狩三年五月份彻底完成。


    这一个月,汉武帝正式将乌孙公主阿云嘎纳入后宫,成为了赵容华。


    这一个月,大汉的官职彻底改变,以三省六部制取代了所有传统官职,赵周为中书令,卫青为门下侍中,桑弘羊为尚书左仆射,董仲舒为尚书右仆射。


    路充国执掌工部,王恢为兵部尚书,张汤依旧是御史大夫,吏部尚书公孙贺,刑部尚书王臧,礼部尚书主父偃,户部尚书东方朔。


    三省六部的主官全部调整完毕,大汉的官职体系彻底得以改变。


    以前冗余重复的官职制度变的更加精简,各部堂的职能更加明确。


    到夏六月的时候,江南太湖忽然发了一场大水,两岸庄家被淹没无数,江南的奏疏以最快速度传到汉武帝的案牍。


    汉武帝紧急召见三省六部部堂商议对策,卫宁在一旁旁听。


    户部的财政预算今年已经差不多了,能拨到江南的钱财没多少,这让君臣犯了难。


    户部的钱粮固然能送到江南,但同时要治水、救灾,户部的财政就显得捉襟见肘。


    朝廷也不能将大批量预算全部送去江南,万一未来其他地方出现点问题,户部应付不了。


    就在汉武帝和群臣犯难的时候,卫宁试探着对汉武帝道:“父皇,儿臣倒是有个办法,或许可以试一试。”


    汉武帝点点头,看着卫宁,问道:“什么办法?”


    卫宁言简意赅的道:“以工代赈。”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