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15、肮脏的手段

作者:她的剑在哭泣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太学的五经博士全部生畏。


    他们看不上卫宁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卫宁从贱农出生,却坐到如此高位。


    这些人寒窗苦读数十年,钻研儒家经典学问,克己奉公,守法知礼,却一直只能教书育人。


    他们向往先圣那般,期待天子重用他们的治国理念。


    几十年的苦读,才成就今日地位,其中艰辛自不必多说,学问学成本打算被重用治国,却一直怀才不遇。


    卫宁从农民出生,现在却能参与机要大事,这让他们心里怎么能平衡?


    只是他们人言轻微,不敢和卫宁叫板,所以在孔圣后代出来后,他们才会积极配合孔安国唾弃编排卫宁。


    希望能将他名声搞臭。


    这是一种畸形的嫉妒心理。


    不过虽然他们心里不正常,但不代表脑子不正常。


    就算再怎么编排卫宁都行,但别越过了底线,过了这个底线,谁也兜不住。


    你看他们整天写文章说卫宁坏话,传的长安百姓都知晓,可谁敢去说卫宁家事?


    孔安国说要用卫宁母亲的私德做文章,大家顿时鸟兽散,谁敢参与?


    一群乌合之众!


    孔安国对这群人很不屑,他们不愿意参合就罢了,那就自己亲自来。


    背靠整个山东大儒,崤山以东打听打听,谁见到孔家人不给几分面子?


    即便他来长安,即便他只是个谏议大夫,依旧获得朝廷许多文官力挺。


    现在还没有世家大族这个概念,但孔家已经有这个趋向了。


    他怕什么?


    卫宁母亲德行有亏,怎么就不能说?


    我倒要看看一个骑奴,一个歌姬,一个贱农究竟能翻出什么天来!


    今夜孔安国不眠不休,不断润色文章,待写完后,第二日便交给自己的儒家弟子在长安传遍。


    ……


    清晨的长安,绵长悠扬的晨钟响起,长安四个城墙大门打开,外面挑担的百姓进城,城内早起的百姓出城。


    氤氲的烟火在长安上空飘起,家家户户的房屋上升起袅袅白烟,一片安宁祥和。


    几名读书人聚在一起津津有味谈论着什么。


    “据说卫大将军的三姐当年和卫青私通后才消失的。”


    “啊?那镇北侯岂不是卫大将军的儿子?”


    “姐弟私通,禽兽不如啊!”


    “简直胡扯!”有儒生反驳,“哪有什么证据,这样瞎说不道德。”


    “那你说说,卫家发迹之后,为什么卫三娘子就在蓝田,却不敢回长安?有什么值得她惧怕的?”


    “私生孩子又不是什么大事,卫家不会责怪她,霍去病不也是私通生下来的?卫三娘子为什么不敢回长安?她怕什么?怕面对什么?”


    “卫青小的时候不就和卫三娘子一起去郑家放牛?”


    “那个时候两人怕就有微妙的感情了。”


    “卫青发迹之后,等三娘子离开才正式娶亲的,此前为何不娶?”


    “这些还不能佐证吗?”


    “我怎么听闻卫三娘子是被卫大将军奸污了,所以才不敢回来?”


    “奸污是肯定被奸污了,但卫大将军的品德不该如此,应当是卫大将军的父亲郑氏奸污的。”


    一众儒生在窃窃私语,喜欢八卦的百姓纷纷围观。


    长安的百姓寻常也没有什么娱乐,就喜欢听这些陈年往事高层的八卦。


    这里面又掺着大将军卫青、镇北侯的母亲,简直不要太吸睛,顿时在长安城传的沸沸扬扬。


    一群士卒巡逻路过此地,今日负责巡查长安安全的是李沮。


    李沮是个暴脾气。


    听到这些事后,他眼珠子都快凸出来了,额头青筋暴凸。


    “我日你娘!”


    李沮抽刀,一刀砍了数名儒生,鲜血在大街上横流,另外儒生逃跑不及,被李沮一刀一个全部剁掉!


    他本是云中的一名盗贼,能有今时今日的地位全部是卫青一手栽培,当时和淮南王女刘陵私通,要不是卫宁保住了他,现在可能他已经被汉武帝杀了。


    无论卫宁和卫青对他都有莫大的恩德,如今听到长安有人做如此恶毒之事,他当场发怒,一刀一个砍瓜切菜,管伱是谁!


    李沮很快被抓,杀儒生群体是大事,尤其现在大汉的国策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生在大汉的地位很高,也是大汉的未来,治国需要这些人才。


    长安郡守当即将李沮缉拿归案。


    李沮的杀戮并没有停止恶言恶语的传播,反而更加做实了这些事。


    大将军大司马卫青府邸。


    张次公慌张的跑来,找到卫青,道:“大将军,出事了,李沮被抓了。”


    卫青愣了一下,狐疑的道:“因为什么原因?”


    张次公道:“李沮今天在长安砍了八名儒生,一刀一个,全部毙命!”


    卫青浑身一颤:“他疯了?”


    “这个狗东西脾气一直如此火爆,谁让他杀儒生的?抓了就抓了,让他死在牢狱内,不然迟早要让我们跟着他一起死!”


    卫青暴怒,但很快还是冷静下来。


    李沮跟了他很久,一直忠心耿耿,卫青深吸一口气:“总该有原因的,为什么?”


    张次公嘴角微微动了动,抬眸看了一眼卫青,有些心虚。


    “大将军,你……先不要发怒,千万不要和李沮一样冲动。”


    张次公之所以先说李沮的下场,就是为了让卫青保持冷静。


    卫青道:“我会冲动什么?”


    张次公:“那就好。”


    “长安的一些儒生,忽然就传出来一些难听的话。”


    卫青狐疑的道:“什么话?”


    张次公几次三番欲言又止,最后还是磕磕巴巴的将儒生们说的难听的话告知了卫青。


    安静。


    整个府邸陷入绝对的安静。


    张次公能感受到那冰冷的气氛,卫青一直都很沉稳,无论面对多少残酷险峻的战争,他从未见过卫青这样冷静至极的一幕。


    卫青的嘴角在轻扯,面皮在抽搐,脖颈的粗筋越来越明显。


    他的双拳紧紧握着,噼里啪啦的骨骼声响起,令人心悸。


    他一言不发,默默转头,提着长剑,便朝外走去。


    张次公一把抱住了卫青,哭喊着道:“大将军,你冷静,冷静啊!”


    “你刚才不是说李沮太冲动了吗?你也要冷静,杀人是最愚蠢的做法,你不该如此!”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