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推进工业化

作者:爱吃白马蜂蜜的峰师兄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裴明礼这么能干的人都开始向李治诉苦可见推行工业化在如今的大唐有多么困难。


    但是李治现在不能等。


    城外的学院已经开办了好几年,但是里面的学员却仅有几千人。


    这点人即使全部投入到科研工作当中也难以满足需求。


    因此李治必须要尽快将现代教育普及到全国。


    但想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面对来自朝堂的阻力之外还要创造出大量的社会需求。


    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眼中的劳动力,他们从十几岁开始就要跟随父母一起耕种劳作。


    因此大唐虽然推行了多年的科举并且给予学子们的待遇相当优厚。


    但依然没有多少家庭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读书。


    当然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大唐目前的大部分官员都是前朝遗留下来的。


    这些人当中有很多都是来自于中等以上的世家。


    这些世家一般都有自己的宗族祠堂。


    而宗族祠堂最大的作用就是设立私塾教授家族中的后辈子弟读书。


    接下来就涉及到了第二个原因。


    如今的科举考试是不糊名的。


    这就使得能够通过考试获得录取的其实大部分还是在朝堂上有关系的世家子弟。


    这也是为什么唐朝虽然推行科举制但世家大族仍然能够容忍的原因。


    第三个原因就是如今大唐官员的退休年龄规定是七十岁。


    很多官员除非由于各种原因实在是混不下去才会主动离任。


    否则他们都想要尽可能长时间的混迹朝堂为自己的后辈铺垫道路。


    如此一来每年空缺出来的官位就变得很少。


    朝廷能够提供的官位非常有限,参加科举的人又很多。


    如此普通百姓家的孩子读了书以后就基本上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百姓们送孩子读书看不到前途自然也就没人愿意了。


    李治创造需求的办法就是加速大唐的工业化让更多读过书的人进入到一个个工厂。


    这些读过书的人理解新鲜事物的速度更快,也能快速的在工厂中占据比较重要的职位。


    如此一来他们的收入就要比普通工人高上不少。


    百姓们最终看的还是家中子弟能不能赚钱。


    只要让百姓们认识到送孩子读书要比在家种地更能赚钱他们自然愿意送孩子读书。


    到那时李治也就能够将现代教育普及下去。


    这一切的前提就是首先将机械设备卖出去,但显然裴明礼目前的努力没能取得成功。


    李治听了裴明礼的话以后沉思了一会。


    随后他开口说道:“商家所担心的无非是设备的稳定问题。


    你便对商家明确保证我们售出的设备在三年内负责免费维修。


    在这期间我们还可以帮他们培养能够维修设备的人才。


    想来有了这些保证便会有人愿意尝试了。”


    裴明礼听了这话以后开口道:“若是如此我们势必要向商家的工坊内派驻人手。


    如此一来我们自己的工坊要如何维持?”


    李治开口道:“这些无需担心,学院和将作监都有许多储备人才。


    这些人足以满足我们自己的需求。”


    裴明礼道:“商家们从我方购买了设备和专利定然会与我方形成竞争,到时要如何应对?”


    李治想了想说道:“我方的货物尽量比其他商家的售价高些。


    如此才能给他们留下培养市场的机会。”


    裴明礼道:“那我方的销售岂不是要大受影响?”


    李治道:“如今外贸生意如此火爆,我们完全可以将商品销往国外。”


    裴明礼听了这话以后点了点头。


    随后再次开口问道:“眼下各家工坊已经准备更换电动设备,那些淘汰下来的设备要如何处理?”


    李治笑道:“自然是翻新一下售卖出去,到时卖的便宜一些或许还更受欢迎呢!”


    李治的话让裴明礼茅塞顿开,他也是第一次接触工业设备,因此对其中的门道还不是很了解。


    李治的话让裴明礼充分认识到了这些设备的商品属性。


    这样一来裴明礼也就知道今后该如何操作这些设备的买卖了。


    裴明礼很快在心中拟定了一个销售计划。


    那就是先将自己这边淘汰的设备低价卖出去,以此来打开市场。


    在这个过程中正好可以建立一家专门生产设备的工坊。


    一边靠翻修设备培养人才,一边生产和研发新的设备。


    当裴明礼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李治以后李治顿时眼前一亮。


    他高兴的对裴明礼说道:“本王将生意交给你打理简直是再英明不过的决定了。


    有了你的辅佐本王何愁赚不到钱?


    本王决定了,再给你加一成的工钱作为奖励。”


    裴明礼听了李治的话以后连忙说道:“殿下,无需再加了已经很多了。”


    裴明礼这话可不是客气。


    他如今每年至少赚个一两百万,这样的收入别说比照其他掌柜。


    就是比照全国的商家那也是其中的翘楚。


    如今李治还要再给他提高工钱可就让他开始感到不安了。


    李治摆手道:“你替本王打理这么多生意每日忙的脚不沾地。


    本王若是亏待了你其他人会如何看待本王?”


    裴明礼道:“不亏待,不亏待,小人拿的工钱已经太多了,再多的话小人心中实在难安啊!”


    李治道:“本王给的你便拿着,其他掌柜那里你也不用吝啬。


    本王能够如此轻松的赚钱全靠你等全心操持。


    这些钱本王掏得舒心,你等也该拿的心安。”


    裴明礼听了李治的话以后心中涌起一股暖意。


    李治这些年很少参与生意方面的具体事务。


    甚至就连府中的管家刘安也只是除了按时过来查账其他一概不问。


    以至于现在长安城中的许多新贵商家一直以为这一大堆买卖都是自己的。


    即使那些老牌商家见到自己的时候也是客客气气。


    李治当初为了裴明礼到皇帝面前告状的事迹早就已经在这些人当中传开了。


    李治能够为手下去得罪自己的兄长可见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有多近。


    可以说如今裴明礼在长安城中的地位丝毫都不次于一般的勋贵。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