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首批海商返回

作者:爱吃白马蜂蜜的峰师兄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酒足饭饱的李泰此刻尚且不知他的三个朋友此时各自经历了什么。


    李泰特别享受这种被人众星捧月般的感觉。


    这也是他从来都只是和大儒们探讨文学和年轻官员探讨政治以及和那些年轻文人和官二代们吹牛的原因。


    真正的朝中大佬每一个都精明到了发丝。


    他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需要李泰仔细琢磨。


    除此之外这些人每天谈论的都是政治,而这些恰恰是李泰如今的短板。


    因此李泰才没有主动接近这些人而是从他们的后辈子侄开始入手。


    然而李泰却不知道,这些大佬中有很多人都还有很长时间的政治生命。


    他们凭借自己的门路都能将自家后辈提携起来,又何须李泰多此一举?


    如此一来李泰此时疏远他们又怎么可能换来他们的支持?


    高昌国被灭以后顺其自然的就被纳入了西域都护府的管辖。


    乔师望带着兵马前来接手以后,尉迟敬德等人便准备返回朝廷。


    临走的时候苏烈开口道:“那欲谷设这次胆敢派兵来协助高昌,我等是否应该给些教训?”


    尉迟敬德和程咬金两人听了这话以后都有些意动。


    他们也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


    此时又有十万大军在手,还真有些想要攻打欲谷设的冲动。


    一旁的乔师望看到他们的样子就知道要坏。


    于是他连忙开口道:“此事万万不可,大军在外一切皆有法度,几位将军切不可知法犯法呀!”


    乔师望此时可不敢不劝。


    这西域都护府离着国都如此遥远,他们几人在此胡闹一通之后倒是可以拍拍屁股走了。


    自己留在这里却是要天天面对欲谷设的大军。


    到时万一欲谷设咽不下这口气整天过来报复自己,那自己岂不是冤枉?


    尉迟敬德三人听了乔师望的话以后连忙打了个哈哈。


    尉迟敬德笑着开口道:“我等刚才所言不过是玩笑,乔都督切莫往心里去。”


    刚才几人一激动居然忘了乔师望可是驸马都尉。


    这位要是到陛下面前告上一状自己三人此行的封赏肯定毛都剩不下。


    说完这话三人也不再废话,赶紧匆匆和乔师望告辞,带着大军向着长安城返回。


    这一仗打得实在是轻松,因此几人此时的心情可以说是非常愉悦。


    当尉迟敬德等人准备返回长安的时候,广州城的码头上已经开始出现一些返程的商船。


    这些商船的吨位太小,无法跟着舰队前往遥远的波斯。


    于是他们就只好在罗越国(新加坡附近)附近停止向前,然后从这里开始一边返航一边与沿途各国进行交易。


    这些船都是两百料左右的商船,在大唐的舰队中也许不算什么。


    但是到了沿途这些国家却是妥妥的巨型商船。


    因此当这些船上的商人上岸与这些国家交易时,迎接他们的往往都是当地的王公大臣。


    这些小国的物产虽然不算丰富,但是沿途的所有国家合起来也足以将这些商人手中的货物吃下。


    于是当这些商人们返回广州的时候一个个的是既高兴又后悔。


    高兴的自然是这一趟航行赚了不少,而后悔的却是自己之前没能准备充分,以至于没能租到更大的商船。


    沉寂了一段时间的广州码头又一次开始有船舶停靠,很快就吸引了很多商家的注意。


    于是他们纷纷跑到码头想要提前预定一些货物。


    然而当他们到来以后却很快发现这些船都是大唐自家的。


    就当他们犹豫着要不要上前询问一下的时候。


    刚刚从船上下来的一位商人就站在码头上高喊道:“上好的香料有没有人要收购?”


    听了这话以后码头上的商人们同时一愣。


    紧接着不下二十名商人呼啦一下就围了上去。


    “这位兄台,你的货在下要了。”


    “凭什么你要了?明明是在下先到,应该卖给在下。”


    “兄台莫要跟这些人废话,你的货在下帮你卸了。”


    正当这些人还在争抢的时候,旁边又有人喊道:“各种宝石,犀角有要的没有?”


    “这里也有香料和宝石...”


    一瞬间整个码头顿时沸腾了起来,大批的商家很快就敲定了价格,高高兴兴地向着市舶司走去。


    那些刚刚返回的商人们此时已经笑得合不拢嘴。


    他们这一趟除了收获了许多商品之外还带回了大量的黄金和白银。


    这些东西可都是大唐银行承认的硬通货。


    他们只需要一转手就能换到大把的钞票。


    这一次的成功给了这些商人极大的信心。


    因此所有人完成交易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联系那些有着五百料以上商船的船东。


    他们必须要提前预定好下一次航行的货舱,以便早早地开始准备下一次贸易的货物。


    李治从阮鸿禧那里了解到这一切之后,高兴地说道:“如此看来我大唐的海贸算是彻底成功了。


    我大唐经济的一条腿很快就能跑起来了。”


    李治的高兴不是没有原因。


    大唐自己的海贸航线开通以后虽然出口的货物无需征税,但是返回时所带的货物通通都要交税。


    除此之外,大唐商船运载的货物更多,这就使得进口商品的数量大大增加。


    数量多了这些货物的价格自然就会下降,到时候很多商品就能逐渐惠及到普通的百姓。


    这样一来又能刺激一波消费。


    与此同时,这些商家又会将国内的商品大量销往国外。


    这就使得大唐国内的工坊能够扩大规模,招聘更多的劳工。


    如此又能让百姓们赚得更多。


    下一步李治准备鼓动李世民大力修建公路,将大唐与西方国家的路上交通发展起来。


    如此一来就是两条腿奔跑,大唐的经济就能彻底腾飞了。


    既然已经看到了成效李治当然不会犹豫。


    他马上让自己的几家产业扩大规模抓紧时间囤货。


    同时他还向几家船厂送出了十艘两千料货船的订单。


    “什么?造不了?造不了你还干什么船厂?没看见海贸现在有多赚钱吗?”


    阮鸿禧派出去下订的手下对着一个船厂老板直接说出了这些话。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