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参观

作者:爱吃白马蜂蜜的峰师兄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橡胶到手以后李治的情绪连续几天都处在亢奋的状态下。


    这东西的用广泛并且很多都与石化产品相关。


    这就使得橡胶制品将成为大唐的又一类独特商品。


    到时候先用来搜刮一波国内的那些富户和外国人,等到工艺成熟以后再普及到全民。


    一波操作下来肯定能为自己赚上一笔暴利。


    除此之外,正在研制的蒸汽机也将能用上橡胶制作的密封圈。


    到时候蒸汽机的效率就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这也就意味着在未来不远的一段时间内蒸汽机将能够成为各个工坊的主要动力。


    到时无论是石油的开采还是矿坑的排水以及纺纱织布都能用上蒸汽机。


    如果颜立德等人再争气一些,能够快些让电动机得到应用。


    那么大唐的百姓们很快就能摆脱靠天吃饭的日子了。


    现在这个阶段正是推动工业化进程的最好时机。


    一是因为大唐地广人稀,无论是大唐的贵族官员还是那些世家大族,富商豪绅都很难从有限的人口身上剥削到太多的利益。


    二来是大唐现在整体来说还很穷,无论是贵族阶层还是普通百姓都渴望能够快速致富。


    而工业化生产不但能够提供更多的物质享受而且需要雇佣大量的工人。


    工业化配合着李治之前推行的国有经济就能让国家权力最顶层的那些人看到真金白银。


    这就使得他们没有了反对工业化的理由。


    而百姓们获得了农田以外的额外收入也就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生活好了自然也就没有人整天想着造反了。


    李治怀着愉悦的心情又一次投入到了养殖场的工作当中。


    接下来没过几天养殖场也接连迎来了一波好消息。


    首先是最新一波小鸡经过二十多天的孵化以后终于开始破壳,并且成活率达到了九成。


    接下来几天鸭和鹅也相继达到了九成左右的成活率。


    这个成活率要比之前提高了两成以上。


    同时也意味着养殖场已经彻底达到了运营的标准。


    李治又连续观察了好几天的时间,生怕这些新生的小家伙们挺不过初生期。


    幸运的是这些小家伙都顺利地活了下来。


    到了两周以后李治的心终于彻底放了下来。


    到这时他才想起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自己之前居然忘记了。


    那就是养殖场里面到现在都还没有兽医。


    于是他赶紧写了一封奏折,让太仆寺紧急加派两名兽医过来。


    这奏折刚刚写完李治又猛地一拍自己的大腿。


    他忽然间想起来自己居然忘记了要培养一批银行的员工。


    银行可是一个专业要求很严的行业,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怎么可能运营得起来?


    于是他又另写了一封奏折让李世民尽快挑选一些人来跟他学习有关银行业务的一些知识。


    这方面虽然他自己懂得也不多,但是用来应付眼下的局面绝对是绰绰有余的。


    忙完了这些李治静下心来仔细地梳理了一下自己目前所面临的局面。


    他觉得自己现在的摊子铺得有些太大,而自己身边能用的人手却又太少。


    他决定改变目前的状况。


    今后如果再想进行某项工作至少要提前将人才培养出来。


    李治在这边反思着自己的做事方法。


    长安城里的袁天罡却正在忍受着孔颖达和那两名算学教授的骚扰。


    自从袁天罡带领着学生们帮户部解决了账目问题以后,这三人就整天纠缠着他。


    孔颖达是死活都要兑现自己的承诺,想要将祭酒的职位让给袁天罡。


    而那两名教授则是想要让他去主持算学的教育工作。


    这一天袁天罡实在是被烦得有些受不了于是他直接拿城外的学院威胁起了孔颖达。


    他对孔颖达说道:“孔祭酒既然想要下官接替职务,那便请找人接替下官眼下的职责。”


    孔颖达愣了一下说道:“此处乃是晋王殿下的私人产业,本官哪里有插手的资格?”


    袁天罡道:“既然如此那孔祭酒便无需多言,下官是不会舍弃眼下这些学生的。”


    孔颖达劝道:“袁大人还请三思,晋王殿下虽然看中大人然则此处毕竟只是私设,大人的政绩便是再好恐怕前途也是有限吧?”


    袁天罡说道:“下官在此任教是为提高自身学识,至于其他下官从未多想。”


    孔颖达又道:“既然袁大人有此想法,那国子监藏书无数岂不是对你更有帮助?”


    袁天罡摇头道:“下官擅长算学推理于文学一道并无兴趣。”


    他这话说完孔颖达顿时没了言语。


    这所学院中其他科目的实力肯定是远远不如国子监。


    唯独这算学一道却是甩了国子监八条街不止。


    孔颖达不再说话那两名教授却是来了精神。


    只听其中一人开口道:“那便请袁大人不辞辛劳兼任个算学博士可好?”


    袁天罡说道:“国子监乃是国家学府,学员课业与此处大为不同,本官实在是无法兼顾。”


    另一名教授说道:“袁大人只需教授算学一道便可,其他科目自有他人代劳。”


    袁天罡摇头道:“大人有所不知,此处的算学与国子监大为不同,本官前去任教反而会影响学员功课。”


    孔颖达此时开口道:“袁大人,不知我等可否参观一下贵学院?也好见证一下此地的不同之处。”


    袁天罡笑道:“能得孔祭酒指正乃是求之不得,下官岂有拒绝的道理?”


    说完这话他伸手虚引示意三人随他而行。


    目前这里有三十多个班,暂时还没有划分年级。


    袁天罡带着三人沿着第一间教室开始参观。


    这间教室里正在教授论语,老师的水平只能算是一般。


    讲课的内容对孔颖达来说自然没有什么可看的。


    不过教室的布局倒是让他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教室的面积很大,主体结构是砖瓦水泥。


    几面镶嵌着玻璃的木窗正好能让他们清楚地看到里面的情况。


    里面大概有五十多名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单独的桌椅。


    教授站立的地方有一个小台阶,面前还摆放着一张桌子。


    最让三人惊奇的就是墙上挂着的那块黑板。


    这是他们从来都没有见过的东西。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