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章 大商谍网,琅琊阁

作者:尽付东流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阻止苏护去朝歌,是苏长青的第一个手段。


    可惜失败了。


    让人顶替苏妲己入宫,这便是他的第二个手段。


    当下,已是帝辛八年夏四月。


    此时闻仲正在北伐,帝辛早已在女娲宫题了淫诗,触怒女娲。


    按照封神定数,接下来要发生的事便是苏护反商。


    紧接着,各路诸侯围攻冀州,道貌岸然的西伯侯规劝苏护献上女儿苏妲己,由此揭开封神量劫的序幕。


    前些年,他从未直接对抗过封神命数,即便是北海叛乱、女娲宫降香,他也是冷眼旁观。


    一心只想带着苏家苟过封神。


    结果,他只是阻止苏护去朝歌,就招来了十八道王旨。


    这让他明白了,天命难违。


    如果不让妲己出冀州,还不知会惹来什么变数。


    都说量劫之中,天命已定,小数可改大数不可变。


    现在看来,小数也难改。


    这是苏长青来到封神之后,第一次感受到命运的力量。


    他只能让苏护顺应天数去了朝歌,同时安排洛九娘伪装成苏妲己入宫。


    洛九娘自从入苏楼之后,便从未以真面目示人,平时弹琴吟唱皆是白纱遮面。


    妲己自小被他保护在苏府,容貌更是无人知晓。


    此事,不会有人发现。


    可谓天衣无缝。


    当然,他让洛九娘伪装成苏妲己,并不是找个去恩州驿送死的替身。


    而是让她亲自入宫,成为大商宠妃。


    这,是他对天命的试探。


    “不出意外,那只千年狐狸精,已经在恩州驿等着三妹的躯体。”


    “可惜,她等不到了。”


    他给洛九娘的密信里第一条,便是让她绕行恩州驿。


    “也许,一直以来我对天命的理解就是错误的。天命便如同一号文件一样,违抗不了,只能顺从。只不过……阳奉阴违、欺上瞒下也是一种顺从。”


    苏长青喃喃开口:


    “希望天命不懂什么是弄虚作假。”


    ……


    翌日。


    冀州城外。


    苏护策马在前,身后跟着三辆堆满奇珍异宝的马车,还有一辆马车之中,坐着一位天资绝色的女子。


    “全忠,回去吧。吾不在时,一切都要听你二弟的话。无论发生了什么事,切莫冲动。”


    “父亲,你也一定要听二弟的话,在朝歌收敛脾气,无论发生了什么事,切莫冲动!”


    苏护哈哈大笑几声,与苏长青对视一眼后,便转身离去,给苏长青留下一个豪迈的身影。


    “长青,冀州拜托你了。”


    “苏家有你,为父不惧生死。”


    ……


    苏全忠目视苏护离开,眼中尽是担忧之色,道:


    “二弟,你的卦术从未失算过,可否告诉我,父亲此去朝歌,是吉是凶?”


    苏长青看了眼这位武艺超群的兄长,道:“此去朝歌,大凶。”


    苏全忠脸色惨白,握紧了双拳。


    苏长青叹息一声,又补了一句,道:“可若不去朝歌,便是忤逆王命,只有死路一条了。”


    苏全忠:“可恶啊!父亲若有事,我便反了这大商!”


    苏长青:……


    你们父子俩够了啊!


    全都一身反骨!


    苏长青看着苏护远去的车马,眼帘微眯,露出一抹冷意。


    不过,苏全忠说得对。


    反商虽然不理智。


    但若他谋划失败,苏护最终还是被卷入量劫出了事,苏家也只能反了。


    他不怕反,他只怕仙神的觊觎。


    ……


    当苏护的车架消失在冀州的原野之上,苏长青很快便回到了侯府。


    到了侯府之后,苏长青径直走向他的书房,书房里有一处暗格,打开后一间宽阔硕大的暗殿出现在他眼前。


    这座暗殿比一座广场还要大大,四周的墙壁上挂着数百幅人间各国的堪舆图,详细到山脉水系路线人口都清晰无比。


    大殿正中则放着九座沙盘,上书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九州名称。


    沙盘上,九州的各大势力,全都一目了然。


    大殿四周,则放置着一排排装有成千上万册书籍的巨大书架。


    此时。


    殿内足有数百名灰衣人正在紧锣密鼓的做事,他们从一根根暗管接过从上方传下的密信,然后走到对应的书架上,取下书籍,将其记录其上。


    “见过公子!”


    忙碌的灰衣人看到苏长青到来,齐齐跪地,躬身行礼。


    苏长青挥了挥手,诸人便立刻起身,又投入了忙碌之中。


    这里,是他苦心经营的核心所在。


    琅琊阁。


    一个一旦现世,可以强大到让人恐惧的谍报机关。


    一个连苏护都不知道的秘密机构。


    他像一个无所不知的黑暗巨兽一样,整理着从四海八荒的苏楼传来的各地秘辛。


    从风土人情,到王室秘密;从兵马布局,到牧耕草种;从仙神传闻,到民间信仰……


    种种秘辛,全都记录在阁中的地方志异之中。


    苏长青静静地站在阁中,俯视着他创造的一切,淡淡开口说道:


    “苏九,通知朝歌的筒子。大老爷,已经上路了。”


    “告诉他们,无论朝歌发生了什么,一切以保护大老爷安危为主。”


    “如有必要,可以用掉一切底牌。”


    “是!”


    他眼前,一位十三四岁的少年俯身行礼,抱拳领命。


    少年穿着的黑衣胸前,绣着一个奇怪的标志,在方形的白线之中,整齐的排列着九个圆筒。


    少年领命之后,立刻有人送上密信和笔墨,他快速的写了几行字,然后将密信放在一个竹筒里传了出去。


    笔墨纸砚,不是这个世界本来就有的造物。


    而是他来到冀州之后,根据并不清晰的记忆,找了许多匠人,捣鼓了许久才捣鼓出的东西。


    发明笔墨纸砚之后,他并没有推行天下,而是将其掌握在自己手里。


    他不是大商王族,只是一小小诸侯次子,并没有义务去造福大商。


    他要做的是在封神量劫之中,先保全自己的家族。


    方才领命的少年叫苏九,是谍报机关之中,主管传递情报的暗探。


    这些人组成了琅琊阁的传讯处。


    代号筒子。


    传讯处由九人掌管,苏九便是他刚刚提拔的第九人。


    代号九筒。


    此外。


    琅琊阁还有军情处、行动处、传讯处、赏罚处、人曹处等。


    这些部门也各自也有各自的代号。


    如军情处,下辖兵马科、策反科、国运科、特训科。


    代号。


    条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