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84. 名不虚传

作者:孤虚侯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全皇宫在等少师破防》全本免费阅读


    公仪休苦思了半天不伤害人的理由,最后期期艾艾地道:“你晓得师尊他,是有点洁癖的。”


    阿秋道:“我知道啊!我用的笔墨纸都是干净的,封的竹筒也是没有泥灰的!”


    公仪休只得道:“这洁癖的意思即是说,你若在他跟前做什么事,做的好,那是应当的;但若做得不好,现形在他面前,他会如芒在背,难受得很。”


    阿秋想了一想,最后肯定地道:“我杀人都是手起刀落,见血封喉,首级上没有一道伤痕不是整齐如切,干净利落一划到底的。”


    公仪休为之气结。见无论怎样暗示,师妹仍然不得要领,遂决定打开天窗说亮话。


    “阿秋,你愿意与我退出江湖,相对终老吗?”


    阿秋其时年纪本就小,更被公仪休这突如其来的表白吓一大跳,立刻地果断地道:“不想!”


    公仪休哭丧着一张俊脸道:“我也不想。可你若再让师父看见你的字,他忍无可忍下,必定会教我带你去后山练字,练不好必定不许出关。可你的字若要练到他心目中过得去的那样子,怕要等到来世了。”


    万俟清对阿秋的书法的期许,究竟是什么样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但公仪休是众弟子中最了解他的人,他一瞧师尊看了阿秋字迹后大受刺激的样子,便知大事不妙,顺带想起了此事上他也有份,立即汗流浃背。


    阿秋终于意识到师父对于书道的执念,变色道:“那怎么办?我一个神兵堂主,首席刺者,当真必须要精修书道吗?”她狐疑地瞧瞧公仪休,决定如实讲出心中看法:


    “你和墨夷师兄的字是比我好,可也并没有好到超凡入圣的境界,师父怎地不要求你们闭关精进,好更上一层楼呢?”


    公仪休捶胸顿足地道:“你何必管师父他如何想,你不叫师父看见你的字不就成了吗!你不去到他跟前现形,他这一世也不会想起这件事!”


    不懂的事情,便不必求懂,知道如何应付就成。阿秋自此学到了大师兄纵横权变的半成精髓。


    她从此深自藏拙,等闲绝不肯拿笔,比名家还吝墨宝,真有惜字如金之感。


    但不写字不等于她不认字,当赵灵应提判官笔虚点,自空中写就的无形“永”字,呈现于她眼前时,所有关于学书的往事记忆便纷纭而来,在脑海中涌现。


    眼前赵灵应负手而立,将一双判官笔收于身后,灵动俏丽的明眸正打量着她,留神看她的反应。


    很多片段线索在心中聚了又散,最终连缀成一根清晰的明线。


    大师兄学问广博,涉猎极广。他曾亲口说过,天下并非所有人学书都自“永”字始,这应是南朝某一书家传承的秘法,被万俟清习得后,才成为兰陵堂弟子学书的必经之途。


    赵灵应的判官笔用法,亦与江湖一般好手风格不同,提、挑、刺、划之间,竟隐隐含有书家诸体势,亦具风流皎丽之形态。


    再想到赵灵应方才特意于虚空书“永”字,自也是得过南朝那位书家的传承。她几乎便是明示了她笔法的源流,只是不知她为何能确定,阿秋必也修习过此道,且能识出。


    其实阿秋至今也不知师父是向谁习得此法。更不可能向赵灵应坦承她是兰陵堂弟子。


    唯一肯定的是,赵灵应的笔法渊源,必然与师尊万俟清所传的笔法,有千丝万缕关联,甚至可能本属一家。


    此刻赵灵应注视她的眼神,似考较,却更似试探。


    阿秋想了想,心中渐渐浮现出了一篇合宜答案。


    “如何?”


    这却是赵灵应见她默默凝神良久,如有所悟的情形,便再度开口问她。


    阿秋心中已有成竹在胸,迎上赵灵应眼神,道:“阿秋似有所感,但不知对与不对,说出来请昭容批评指正。”


    赵灵应眼中看不出喜怒,淡然道:“你说。”


    阿秋一字一句道:“观昭容行笔之法,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赵灵应听得她口中所出的第一句话时,已然悚然动色。


    此刻若在她身后,便可看到她执判官笔的手,已然微微发抖。


    但阿秋当然看不见。她只自顾自地一口气说下去道:


    “昭容以一‘永’字总摄诸相,撇如陆断犀象,折如百钧弩发,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雷奔,折钩如劲弩筋节。纤毫毕现,精微咸具,处处可见大家之法度。”


    赵灵应的灵秀花容,渐渐由诧异变作苍白,最终,她面上浮现的是凄迷与惘然。


    她望着阿秋,似是再想不到她竟然能说出这番话来,艰难地道:“你在哪里看过……”旋即记起自己答应为阿秋隐瞒出身之事,立刻又打住话头。


    阿秋以一双黑白分明的美眸看着她,恭谨地道:“不知关于昭容判官笔武功的来处,阿秋说得可对?”


    她所说的,却是来自于师父万俟清松雪堂中的一册书论《笔阵图》。那《笔阵图》未知是何人所作,亦未落款,但即便以阿秋那“自成一格、腔调清奇”的书道眼力,亦看得出来其气韵高古,意态万千。


    笔阵图论笔法,总结为七种,而“永”之一字,囊括了八种笔法,但此二者同时在兰陵堂出现,彼此必有传承关系。最大的可能,是“永”字的练法,传承自笔阵图,是笔阵图理论进一步的发展。


    因此,她以《笔阵图》论赵灵应的武功源流,自不能算错。


    而到此刻,她亦已明白一件事。


    无论“永”字练法也好,《笔阵图》也好,只可能出自世代钟鸣鼎食、诗书簪缨的门阀世族。而赵灵应本身出身吴郡望族,是东南本土世族大家,因此与这样的京中门阀,是能交结师友的。


    赵灵应以自己得自书道的武功相考较,最大可能是将她视作了故人的弟子传承。


    但阿秋不相信赵灵应会和师尊万俟清、以及兰陵堂有任何关联。


    师尊是胡汉混血,即便曾以北羌乐师身份混入南朝宫廷,取得再高艺术成就,其出身种族亦绝不容许他与吴郡大家之女的宫中女官赵灵应有任何交集。


    更遑论此后,他成为天下刺客总堂的主人,而赵灵应是大衍御前飞凤卫。


    她只是不知,赵灵应究竟将她视作了谁?


    长风萧萧,掠过宫城无尽之夜。这里是曾经叛军冲袭,斩首如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