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有何不妥 将门出虎女,白……

作者:孤虚侯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顾逸道:“其一,永定侯樊缨之女,小樊将军,樊连城。”


    他这一句话出,朝中群臣才哗然想起来,这确实是个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小樊将军樊连城,是位于西北的永定侯樊缨义女,亦是樊家枪本代传人。她在军中常代母出战,战功累累,以年龄尚小为由多次辞去朝廷荫封,故无任何军职,但无论北方胡族又或者边陲汉人,因着尊重,都习惯称她小樊将军。”


    只要是军中,无论中央建章师、西北师还是关内侯李重照的朔方军,提及永定侯樊氏都极为尊敬。这是樊氏历代先祖不惜自身性命为国镇守边陲建立的声望。


    樊家家训,樊氏女永不争权,不夺势,不成亲,孤独终老,以国为家,只为守护国境安宁而存。


    因着不成亲的缘故,每一代的樊家枪传人其实都并非樊氏骨血,而是上一代的樊将军在战场收养的孤儿。大衍天下,无人不知樊将军,而在军中,樊将军亦是所有军人心之所向,信念所系,无论边疆京城军旅,都是如此。


    但至于方才为何没有人想起来,自然是因为——天高皇帝远,近亲远疏,边军在朝廷中没有代言人。即便天下百姓无人不记得樊将军,朝中文武各自事务甚多,未必时刻记得有这个人。


    但理论上,朝廷中最应该记得小樊将军的,就应该是东光侯裴元礼,毕竟名义上他是大司马大将军,天下兵马总调度,军方的人都属他管辖范畴。


    顾逸却不等众人回过个中味道,立即又道:“另一人,需从西蜀大宛山‘隐世宗’厉宗主手中调用,让他自本门中选一名忠心且武艺出众的弟子即可。”


    隐世宗宗主厉无咎是江湖中隐逸一派的代表人物,向来与世无争,亦多辅助朝廷安西南之民,算是朝廷在武林中最重要的支持者。


    这样一来,新飞凤四卫的身后势力中,既有文臣,又有武将;既有中央军,亦有边防军,既有门阀,也有武林,算是极为平衡全面的组合了。


    即便是如公仪休般年轻而又天才横溢的纵横家,亦不得不暗自佩服少师顾逸的目光如炬。他只见缝插针寥寥数语,便已经替太子,也替大衍天下厘定了最为稳妥的未来格局。


    也只有他这种毫无私心之人,才能对各方势力的动向意愿洞若明镜,取舍合宜。


    谢朗颔首,裴元礼、上官祐等亦无异议,这一代“飞凤四卫”的名单,便算是定下来了。


    一件大事既了,殿上气氛稍微松弛。


    这时光禄寺卿孔恒便向殿上呈上中秋蟾光宴的仪单。


    他递上仪单之后,偷觑了顾逸一眼,期期艾艾地道:“按少师所议,仪程加上了一条:于宫宴开始之前,由乐府舞部呈上……先朝之《白纻舞》。”


    顾逸神情不见如何,但朝臣已经大多变了颜色,立即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片刻之后,群臣神情更渐激昂,更有鼎沸之势。与方才问及刺客一事的沉默,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虽然公仪休是年轻一辈,不明前朝掌故,但他一观众人神情便不由得心中暗笑:想必这又是一个不需出钱出力劳心,只用高谈阔论、发表意见便可彰显自身之能力德行的话题了。故而人人均想插上一嘴。


    他当然是韬光养晦,深自抑藏,不看明形势不会表态。


    在这一众人中,只有左相上官祐是神情丝毫不动,处之泰然的。


    皇帝谢朗的神情,也是先诧异,而后平静至波澜不惊。


    顾逸待得众人议论之势稍歇,而后淡然问道:“有何不妥?”


    孔恒暗自抹了一把头上冷汗。


    其实顾逸连夜将议程批改完毕送过他处,他一阅之下就觉得不妥。但少师顾逸连夜促成此事,送文书的又是级别最高的少师御者烈长空,他想或者少师自有定夺,故不敢多置一喙,而只能拿来朝堂公议,以免到时出了岔子,他要背锅。


    此时,他便一头冷汗地道:“回禀少师,这《白纻舞》,似非祥瑞之舞……中秋宫宴上用,似不大吉利。”


    群臣中议论声蓦地加大了好几个量级。


    “何止非祥瑞之舞!简直就是亡国之音!靡靡之舞!”


    “一舞倾城,一舞灭国,说的就是此舞!”


    “乱世之舞,祸国之音!”


    顾逸倒是神态平静,只有左相上官祐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公仪休想这倒是难得一见,因上官祐一向老成稳重,喜怒不形于色。而且,上官家世代清流名臣,他本人又是谦谦君子,难得有什么事会令他变色的。


    不过他也心知肚明,这些臣子不过仗着顾逸在这些名教理论上向来大度而已。立国至今,还当真从未听说顾逸因为哪个人废话多说了几句就杀人的。


    打断众人议论的,却是皇帝谢朗,他欠身向顾逸,问道:“先代舞乐众多,不知少师为何单单想起要呈献这《白纻舞》?”


    哦,不过是因为昔年,他曾见过女子于月下燕歌台起舞,有人以笛和之,其歌为《白纻》,觉得非常不错,很有神女凌波,广袖拂云之感而已。


    顾逸其实对女乐向来不感兴趣,多年在宫中也就看过那一回,他过目不忘,认得那是汉地清商乐舞。此次他是为着要保舞部孙教习,于是明确了必须是清商乐舞,因为舞部目前只有孙教习素习清商乐,其他人无法替代而已。


    既谢朗来问,顾逸便答道:“本人不熟悉乐舞,虽然先代舞乐众多,却似只记得这一首,故以为它在众舞乐中较为重要而已。”


    顾逸话音才落,忽有一人击掌而笑道:“少师虽谦虚言不知乐舞,照我看,少师才是真正知乐舞之人。”


    “至少,比之满口节义忠诚,却于国死君灭时一无作为,反而委祸于一支乐舞之上的人,要真诚得太多了!”


    殿上众人至少一半色变。廷中大半都是先朝遗留的老臣,即便连裴元礼、当今皇帝谢朗,也都是先桓朝的臣子,不过


    <b>【当前章节不完整】</b>


    <b>【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b>


    <b>aishu55.cc</b>


    <b>【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b>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